中国汽车产业正呈现“长期技术领跑+短期动态向好”的良性态势:一边以新能源与智能化筑牢全球竞争力,实现话语权反转;一边靠政策兜底、智能驾驶落地、新赛道突破激活市场活力,细分板块协同发力,勾勒出高质量发展路径。
长期来看,技术突破是中国汽车的核心底气。新能源领域成效显著,2025年10月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51.6%,前10月累计销量1294.3万辆,渗透率46.75%,较2010年的0.04%实现跨越式增长。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五年提升40%、成本下降50%,纯电车型平均续航近500公里,国产化率超95%;固态电池专利占比反超日本,形成技术壁垒。智能化层面,组合辅助驾驶新车占比从2020年16.2%升至62.1%,城区NOA渗透率达7.01%,技术输出已成常态——比亚迪授权丰田技术,大众牵手小鹏,华为、宁德时代产品供应全球,国际认知从“跟随者”转为“引领者”。
长期技术积淀之外,近期行业动态同样亮点纷呈。政策端,新能源汽车全额免征购置税政策将结束,理想、蔚来、奇瑞、问界等17家主流车企推出购置税兜底方案,自掏腰包补贴锁单消费者,为Q4销量注入强心剂。新赛道上,机器人产业再迎突破,宇树科技完成IPO辅导拟境内上市,其人形机器人已能完成绝大部分工作动作,支持离线预学习与实时复刻,有望引领产业发展。智能驾驶加速落地,9月乘用车NOA前装搭载率升至29.15%,单月交付破60万辆,机构预测城区NOA渗透率年底前或明年一季度将破10%,L3/L4落地提速。
各细分板块表现分化,投资方向清晰。乘用车11月1-9日零售41.5万辆,累计零售1967.1万辆同比增7%;新能源乘用车同期零售26.5万辆,累计1041.5万辆同比增21%,比亚迪、吉利、小鹏等龙头受关注。重卡市场表现亮眼,10月销量同比增60%,1-10月累计增24%,全年有望冲刺110万辆,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等值得关注。两轮板块聚焦头部品牌与出海优势企业,智能汽车、机器人赛道的地平线、禾赛科技、拓普集团等零部件企业成重点标的。
从长期技术引领到短期政策与新赛道红利,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协同向上的关键阶段。技术迭代巩固全球竞争力,政策与新赛道激活市场活力,未来随着各板块持续发力,中国汽车产业将进一步夯实全球引领地位,释放更多发展机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