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公里考验,日、德、美、法系车差距明显,谁更靠谱?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买车绝对算得上是家里的一件大事。

新车开回家那会儿,摸着锃亮的车漆,闻着车里那股新车的味道,心里别提多美了。

那时候看的都是外观好不好看,配置高不高,动力猛不猛。

20万公里考验,日、德、美、法系车差距明显,谁更靠谱?-有驾

可汽车毕竟是个消耗品,是个要陪着我们跑遍大街小巷、走过风风雨雨的伙伴。

当时间流逝,里程表上的数字从几千、几万,慢慢跳到二十万公里的时候,这辆车真正的品性才算是彻底暴露了出来。

这就好比看人,不能只看年轻时的光鲜亮丽,更要看经历岁月洗礼后的状态。

二十万公里,就像一道分水岭,把日系、德系、美系、法系这些不同派别的车,各自的底子和毛病都照得清清楚楚,谁是真靠谱,谁是“绣花枕头”,一目了然。

咱们先聊聊在老百姓口中口碑最两极分化的日系车。

一说到日系,丰田、本田这两个名字就像是刻在大家心里的烙印,代表着“省心耐用”。

这个印象可不是空穴来风。

你随便找个修车厂的老师傅问问,开了二十多万公里的凯美瑞、雅阁,最常做的项目是啥?

20万公里考验,日、德、美、法系车差距明显,谁更靠谱?-有驾

答案多半是换机油、换刹车片这些常规保养。

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核心大件,只要你按时保养,它们就真能做到兢兢业业,不给你添堵。

比如说,一辆零几年的老凯美瑞,跑了二十万公里,发动机启动还是一把着,怠速的时候车里安安静静,几乎感觉不到抖动,更别提什么漏油、烧机油的烦心事了。

这就是日系车的造车哲学,它们不追求最顶尖、最花哨的技术,而是倾向于使用那些经过市场长期检验、足够成熟可靠的技术。

这种务实的态度,换来的就是极低的故障率和相对便宜的维修保养成本,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这种“不找事”的踏实感,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日系车的缺点也和它的优点一样突出。

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舒适性,它们的底盘调校普遍偏软,开起来就像开船,在市区里慢悠悠地晃着挺舒服,可一旦上了高速,速度超过一百公里每小时,那种轻飘飘的感觉就会让人心里发虚,变道超车时信心不足。

而且在内饰用料和设计上,日系车也总是显得有些“抠门”,大面积的硬塑料,中规中矩的设计,总让人感觉少了一点高级感。

所以,日系车就像一个过日子非常踏实的伴侣,可能不会天天给你制造浪漫惊喜,但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最稳固的支撑。

20万公里考验,日、德、美、法系车差距明显,谁更靠谱?-有驾

说完了稳重的日系,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它的老对手——德系车。

以大众和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德系车,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它们强调的是一种工程师的严谨和对驾驶体验的极致追求。

新车状态下,德系车的行驶质感确实没得说,底盘扎实厚重,高速上稳如泰山,转向精准,动力响应也更直接,开起来人车合一的感觉非常棒。

尤其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配上双离合变速箱这套“黄金组合”,在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还能兼顾一定的燃油经济性。

坐进车里,那种精致的内饰做工和富有科技感的氛围,也确实能满足很多人对“高级感”的追求。

然而,这份激情和精致的背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当里程数来到二十万公里这个节点,德系车的一些通病就开始集中爆发。

最著名的就是“烧机油”问题,尤其是一些特定型号的大众和奥迪发动机,后备箱里常年备着一瓶机油几乎是车主的标配。

20万公里考验,日、德、美、法系车差距明显,谁更靠谱?-有驾

有的车主反映,车子老了以后,两三千公里就得加一升机油,这笔开销可不小。

还有那个曾经被吹上天的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行驶和堵车路段,顿挫、异响的问题也开始变得频繁,维修起来价格不菲。

此外,德系车复杂的电子系统,在车辆老化后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故障,仪表盘上时不时亮起的故障灯,足以让车主心烦意乱。

所以,德系车就像一位才华横溢但身体不太好的艺术家,它能带给你无与伦比的享受和激情,但你也得有足够的耐心和金钱去照顾它时不时冒出来的小毛病。

接下来看看美系和法系这两个相对小众的选择。

美系车,像别克、福特,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宽大、舒适、用料厚道。

车身尺寸大,内部空间宽敞,座椅像大沙发一样柔软,开在路上很有气场,特别适合商务接待或者对空间有高要求的家庭。

但老款美系车也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那就是“油老虎”的称号。

因为车身重,发动机技术相对老旧,它们的油耗普遍偏高,尤其是在跑了二十万公里之后,各种零部件老化,油耗更是水涨船高。

20万公里考验,日、德、美、法系车差距明显,谁更靠谱?-有驾

同时,一些老款车型的变速箱匹配也存在问题,导致其可靠性和保值率一直不太理想。

至于法系车,比如标致和雪铁龙,可以说是汽车界的“偏科生”。

它们最大的优点在于底盘调校,那种柔中带韧的行驶质感,是很多更高级别的车都比不上的,过弯的稳定性和滤震的舒适性结合得非常好。

但是,法系车的缺点也同样让人难以忍受,比如天马行空的设计导致很多操作不符合常理,电子系统小毛病多,维修网点少,配件难找,再加上那低得惊人的保值率,让很多喜欢它的人最终都望而却步。

聊了这么多合资品牌,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变化,那就是咱们自己的中国品牌汽车,已经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了。

在二十万公里这个考场上,越来越多的国产车也交出了令人惊喜的答卷。

过去我们总觉得国产车只能靠便宜和堆配置来吸引人,但现在,在最核心的技术层面,我们已经有了十足的底气。

就拿新能源来说,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不仅做到了极低的油耗,还彻底解决了传统变速箱的顿挫问题,行驶起来平顺又安静,很多跑了几十万公里的网约车,核心的三电系统依然稳定如初,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像奇瑞这样的车企,甚至敢于提出发动机终身质保的承诺,这份自信,是很多合资品牌都不敢给的。

如今的国产车,在设计、做工、智能化配置以及最重要的长期可靠性上,已经有了和合资品牌正面叫板甚至超越的实力。

所以,当我们今天再讨论二十万公里后谁更靠谱时,眼光真的不应该再局限于那几个老牌的国外品牌了,把目光投向我们身边这些日益强大的中国汽车,或许会发现一个更值得信赖、也更具性价比的新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