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取消绿牌特权,国家停止扶持,市场将如何洗牌?

最近,咱们老百姓身边聊起车,总绕不开一个话题:就是那些挂着绿色牌照的新能源车。

很多人心里都有个嘀咕,这些车之所以现在这么火,到处都能看见,很大程度上是不是因为国家给的“特殊照顾”?

你想啊,在一些大城市,买个汽油车摇号比中彩票还难,可买新能源车直接就能上牌;开车上路,汽油车要分单双号限行,绿牌车却能天天跑;更别提买车的时候还有补贴,能省下一笔钱。

这些好处实实在在,吸引了不少人。

新能源车取消绿牌特权,国家停止扶持,市场将如何洗牌?-有驾

可问题也跟着来了,要是有一天,这些“特殊照顾”都没了呢?

绿牌不再有特权,上路跟汽油车一个规矩,国家也不再掏钱补贴了,那会是个什么结果?

是不是这些今天看起来风光无限的新能源车,就会一下子卖不动,大家又都回头去买汽油车了?

这事儿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

按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来看,如果真把这些优惠政策都拿掉,新能源车的日子肯定会很难过。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一个商品突然涨价,还取消了附赠的优惠券,买的人自然会变少。

咱们可以一条一条地分析。

首先就是上牌这个大问题,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一张蓝色的车牌是多少人的“心病”。

新能源车取消绿牌特权,国家停止扶持,市场将如何洗牌?-有驾

很多人选择新能源车,说白了就是图个省事,图能尽快开上车。

如果这个最大的便利没有了,大家都要在同一起跑线上摇号排队,那新能源车最直接的一个吸引力就消失了。

其次是出行方便,不限行的特权对于每天需要开车上下班的人来说,是实打实的刚需。

一旦取消,电车和油车在路权上变得完全一样,那种优越感也就没了。

最重要的还是钱。

过去几年,从国家补贴到免征购置税,买一辆新能源车里里外外能省下不少。

现在虽然国家补贴退了,但购置税减免还在。

要是未来连这个也取消,那大部分纯电车的价格可能就要往上涨个一两万。

在现在这个大家买东西都精打细算的时代,价格稍微一动,就可能影响很多人的购买决定。

新能源车取消绿牌特权,国家停止扶持,市场将如何洗牌?-有驾

而且,新能源车本身的一些老问题,比如冬天续航打折、出远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开几年后卖二手车不值钱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在改善,但还没到完全解决的地步。

当它的使用成本和便利性优势不再那么明显,甚至综合算下来和汽油车差不多的时候,人们心里那杆秤自然会重新掂量一下,那我还买它干嘛呢?

这么一看,新能源车的市场似乎真的会受到巨大冲击,市场份额被汽油车抢回去,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看得更深入一些,就会发现事情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总觉得新能源车是靠政策“喂奶”长大的,但可能没意识到,它早就过了那个阶段,已经开始自己“跑”起来了,而且跑得还挺快。

我们刚才担心的那些问题,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弱了。

就拿那个被说得神乎其神的“绿牌特权”来说,它的作用范围其实很有限。

全中国有几百个城市,真正需要为了一个车牌挤破头的,也就那么几个一线城市。

在更广大的二三四线城市、县城和乡镇,给车上牌根本就不是个难题。

新能源车取消绿牌特权,国家停止扶持,市场将如何洗牌?-有驾

你去问问那里的车主,他们买新能源车,绝大多数都不是冲着那块绿牌去的,而是因为用车成本真的低。

在自己家里装个充电桩,晚上睡觉时充上电,一度电几毛钱,充满一次也就花个几十块,就能跑上三四百公里。

而同样的路程,汽油车加一箱油得好几百块。

这个经济账,老百姓心里都算得清清楚楚,这才是他们选择电车最朴素、最直接的理由。

再说说补贴和价格。

现在买新能源车,国家层面直接给的钱已经很少了,主要就是购置税的减免。

我们就算把这个也算上,跟旁边汽油车市场那“杀疯了”的降价幅度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你到4S店去看看,以前一些热门的合资品牌汽油车,现在为了卖出去,动不动就降价七八万、甚至十来万。

一款二十万左右的B级车,现在可能十二三万就能落地。

新能源车取消绿牌特权,国家停止扶持,市场将如何洗牌?-有驾

这种降价力度,早就把新能源车那点政策优惠给抵消得一干二净了。

可结果怎么样呢?

结果是新能源车的销量不但没降,反而还在节节攀升。

根据最新的数据,就在2024年4月份,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也就是新卖出去的车里新能源车所占的比例,已经历史性地突破了50%。

这意味着,现在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这个数据非常有说服力,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汽油车疯狂降价的情况下,消费者依然用自己的钱,投了新能源车的票。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不是因为政策,那大家到底图新能源车什么呢?

答案其实已经藏在了我们身边那些新车里。

现在的新能源车,早就不再是七八年前那个只能满足代步、还有点“弱不禁风”的初级产品了。

新能源车取消绿牌特权,国家停止扶持,市场将如何洗牌?-有驾

它已经进化成了一个全新的物种,一个“装在轮子上的智能设备”。

你看看现在那些卖得火爆的新能源车,它们吸引人的地方,已经远远超出了“省钱”这个范畴。

比如小米SU7,二十多万的起售价并不算便宜,但为什么订单能排到好几个月后?

买它的人,很多是被它那种科技感、那种流畅的智能座舱体验、那种和手机无缝连接的便利所吸引。

它更像一个大号的数码产品,而不仅仅是一台车。

再比如华为深度参与的问界系列,动辄三四十万甚至五十万,买的人络绎不绝,销量甚至超过了同价位的奔驰、宝马。

难道这些车主会在意那一点点购置税优惠吗?

显然不是。

他们看中的,是车里的那块大屏幕能不能看电影,是语音助手聪不聪明,是自动驾驶能不能帮自己省点力,是车内的座椅是不是像家里的沙发一样舒服。

新能源车取消绿牌特权,国家停止扶持,市场将如何洗牌?-有驾

这些体验,是很多传统豪华品牌的汽油车给不了的。

还有像理想汽车,它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把车打造成了一个“移动的家”,有大空间、有冰箱彩电,解决了全家出行的各种痛点。

蔚来汽车则通过极致的服务和独特的换电模式,建立起了强大的用户口碑。

这些品牌的成功,没有一个是单纯靠低价或者政策扶持得来的。

它们都是因为在产品本身下了苦功夫,真正做到了比同价位的汽油车更好开、更好用、也更好玩。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真的取消所有“特权”,新能源车会怎样?

短期内,市场的增速可能会放缓,一些产品力不行、纯粹靠政策混日子的品牌可能会被淘汰出局,这其实是市场回归健康的正常过程。

但从长远来看,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因为新能源车,特别是中国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智能化、电气化带来的全新用户体验。

这就好比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一样,当人们体验过那种便捷、智能和充满乐趣的交互之后,就很难再回去了。

这个进步的轮子一旦开始转动,就不是一两项政策的调整能够让它停下来的。

消费者的选择,已经从“政策让我买什么”变成了“我真正需要什么”,而新能源车,恰好给出了一个更符合未来趋势的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