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汽车绝地反击! 三张王牌打出翻身仗,新能源产量暴增31%背后的真相
谁能想到,曾经从全国第一跌到第七的重庆汽车,只用了五年就杀了回来? 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95万辆,暴涨31%,这背后可不是运气好。
重庆汽车产业的故事像坐过山车。 2016年,重庆造出315万辆汽车,全国每八辆车就有一辆是重庆制造。 好景不长,三年后产量直接腰斩到138万辆,排名掉到全国第七。
问题早就埋下了。 重庆汽车当时走的是低端路线,单车利润低。 消费升级一来,低端车卖不动了,整个产业链都在苦苦支撑。
转折点出现在2022年。 重庆市政府下了狠心,真金白银砸向新能源汽车产业。 不是发发文件就算了,而是实打实的补贴和支持。 有个叫老李的配件厂老板,接到政府电话说可以参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培训,还有50万技术改造补贴。 他转型做新能源配件后,现在每月订单达到两三百万。
重庆汽车能翻身,靠的是三家企业各打各的牌,形成了完美的配合。 长安汽车作为老大哥,搞出了启源、深蓝、阿维塔三个新能源品牌,覆盖不同市场。 2024年上半年,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卖了30万辆,增长70%。
赛力斯走的是另一条路。 和华为深度合作后,问界M9成了50万元级别的销冠。 华为的智能技术加上赛力斯的制造能力,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2024年上半年,问界品牌销量达到18万辆,增长639%。
第三张牌是鑫源汽车。 它不跟前面两家硬碰硬,而是专注新能源多功能车,主打海外市场。 从埃及到德国,从韩国到俄罗斯,鑫源的SWM品牌已经卖到了全球近50个国家。
这三家企业能成功,离不开重庆完整的产业链。 全市有624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220家汽车软件企业,连充电桩都覆盖到了乡镇。 重庆已经建成42.2万个充电桩,平均每两辆新能源车就有一个充电桩配套。
现在重庆又在布局下一个风口:“AI+汽车”。 长安汽车已经和百度、华为、腾讯合作开发AI驾驶系统。 重庆独特的8D路况成了智能驾驶的天然试验场,连无人驾驶公交车都已经在永川上路了。
出海也是重庆汽车的重要战略。 鑫源汽车就是个例子,他们的全球化步伐很快。 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增长了69.1%,接近百亿元大关。
从巅峰跌落再到强势回归,重庆汽车产业的翻身仗打得漂亮。 政府的真金白银投入、三家企业的错位发展、完整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