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时下班路过汽车城,总能看见吉利的门店里人进人出,有时候还得排队试驾;反观旁边的奇瑞店,虽说也有人逛,但热闹劲儿总差了点意思。周末跟发小聊买车,他原本纠结吉利星瑞和奇瑞艾瑞泽8,最后还是选了星瑞,理由特实在:“楼下小卖部老板开的就是星瑞,说开了三年没出啥毛病,而且街上跑的吉利比奇瑞多,真要是剐蹭了,找个维修点也方便。”
其实不止他这样,身边不少准备买10 - 20万家用车的朋友,聊起选车第一反应往往先想到吉利,再才会提奇瑞。查了乘联会2024年的全年销量数据更明显:吉利全年卖了187.8万辆,稳稳站在自主品牌前三;奇瑞虽然也涨了不少,全年145.2万辆,但跟吉利比还是差了一截。为啥大家选车时,更容易倾向吉利而非奇瑞?不少网友在论坛里聊的真心话,倒是把这些现实原因说透了。
一、“路上见得多,买着就踏实”——销量和认知先赢一步
很多人买车都有个“从众心理”,不是盲目跟风,而是觉得“大家都选的,大概率不会错”。就像网友“老杨开车”说的:“我家小区停车场,数数吉利得有十几辆,帝豪、星越L、极氪001都有,奇瑞顶多两三辆。我买车前问了三个开吉利的邻居,都说油耗、保养成本挺符合预期,心里就有底了;问奇瑞,身边就一个人开,想多打听点都难。”
从官方数据看,吉利这几年的销量确实一直在自主品牌第一梯队,2024年乘联会的数据里,它的狭义乘用车销量比奇瑞多了40多万辆。这意味着不管是一二线城市的街头,还是三四线城市的县城,你更容易看到吉利的车在跑。这种“高频曝光”慢慢就形成了认知优势——提到10万级轿车,大家会先想到吉利帝豪;提到20万级家用SUV,星越L也常被列入备选;但提到奇瑞,很多人可能只记得瑞虎8系列,其他车型的印象就没那么深了。网友“小桃选车记”就说:“我刚开始不知道奇瑞有艾瑞泽8,还是销售推荐的,之前一直以为奇瑞只做SUV,反观吉利,不管是轿车还是SUV,一提到名字我就有印象,选的时候自然会先考虑。”
二、“想要的车型它都有”——覆盖范围比奇瑞更全
买车就像买衣服,得有适合自己的款才行。不少网友吐槽,选奇瑞时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不是预算内没合适的车,就是想要的配置找不到;但吉利不一样,从几万块的入门车到几十万的新能源车,轿车、SUV、MPV几乎全涵盖了,总能找到贴合需求的。
比如预算8 - 10万想买台家用轿车,吉利有帝豪、缤瑞COOL,前者是卖了十几年的“国民神车”,皮实耐用的口碑早就立住了;后者年轻运动,适合刚工作的年轻人。但奇瑞在这个价位的轿车,可选的就只有艾瑞泽5 PRO,车型少了点,想挑个不同风格的都难。再比如想要20 - 25万的新能源SUV,吉利有极氪X、银河L7,一个偏个性一个偏家用;奇瑞虽然有iCAR 03,但定位更偏向小型SUV,想要大空间的家用车,就没那么合适了。
网友“大刘要换车”就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想换台7座MPV,预算20万左右,看了吉利的嘉华,空间、配置都够;再看奇瑞,压根没这个价位的MPV,总不能为了品牌硬选不适合的车吧?最后只能选吉利。”这种“车型覆盖广”的优势,让吉利能接住不同人群的需求——刚毕业的年轻人、三口之家、多孩家庭,甚至追求高端的用户,都能在吉利的车型里找到选项,而奇瑞在部分细分市场的“空白”,就把一些潜在用户推走了。
三、“老家也有维修点”——服务网点比奇瑞更方便
买车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的保养、维修才是长期事儿,这时候“网点多不多”就成了关键。不少网友说,选吉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服务网点比奇瑞更下沉,哪怕是小县城,也能找到吉利的4S店或授权维修点;但奇瑞的网点,很多时候只在市区有,县城里想做个保养都得跑几十公里,太麻烦。
网友“阿明在县城”就深有体会:“我家在河南的一个小县城,吉利的维修点就在县城边上,换个机油、做个小保养,半天就能搞定;之前帮表哥看奇瑞,他说每次保养都得开车去市区,来回一百多公里,光路上就得两小时,太折腾了。”从官方披露的信息看,截至2024年底,吉利在全国的服务网点超过3000家,覆盖了95%以上的县级行政区;而奇瑞的服务网点大概2200家,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覆盖密度,确实比吉利差了些。
对于大多数家用车用户来说,“方便”比啥都重要——车子出点小问题,家门口就能修,不用来回跑;保养不用特意请假,周末半天就能搞定。这种“省心”的体验,让不少人在选车时,下意识就偏向了网点更多的吉利。
四、“会说也会做”——品牌感知比奇瑞更接地气
如果说销量、车型、网点是“硬实力”,那品牌宣传和用户沟通就是“软实力”,而吉利在这方面,显然比奇瑞更懂普通人的心思。网友们常说,奇瑞是“理工男”,埋头搞技术(比如发动机热效率、鲲鹏混动),但不会“说”;吉利则是“会做也会说”,能把技术优势转化成用户能听懂的“好处”,还能跟用户玩到一块儿。
比如吉利的CMA架构,它会告诉用户“这是跟沃尔沃联合开发的,安全、操控都靠谱”,再结合星越L、领克01这些车型的实际体验,让大家觉得“这技术确实有用”;而奇瑞的鲲鹏超性能电混,虽然技术参数不错,但很多用户只知道“省油”,具体好在哪、跟其他混动有啥区别,就说不清楚了。再比如用户沟通,吉利会搞车主露营、亲子活动,还会在社交平台上跟网友互动,收集大家的建议;奇瑞则显得低调很多,除了新车上市,平时很少有跟用户互动的动作。
网友“小李爱聊车”就说:“我选吉利,是因为觉得它懂我——我关心安全,它就强调沃尔沃技术;我关心油耗,它就给出具体的续航数据。奇瑞虽然技术好,但总觉得跟我有点远,不知道它的优势到底能给我带来啥。”这种“接地气”的品牌感知,让吉利在用户心里的“亲近感”更强,也让更多人愿意选择它。
其实说到底,不是奇瑞不好,而是吉利更贴合大多数家用车用户的“现实需求”——路上见得多、选车有得挑、维修方便、还懂自己。网友们说的这些原因,看似都是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凑成了大家选车时的“倾向性”。毕竟买车不是买玩具,得实用、省心、符合自己的生活,而吉利,恰好把这些点都做到了用户心坎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