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五菱缤果S,现在成了“网红”,还得了个“中国十佳车身大奖”,这听起来确实挺风光。但咱们的日子都是在路上过的,一台车到底能不能让我们安心,关键其实不是这些花哨的头衔和奖项,得看它真能为我们普通人的出行带来啥。有必要问一句:“安全”这玩意,对一台车来说,到底应该是个啥标配?是不是所有人都理所应当地享受得到,还是说,这又是厂家用来营销的噱头?
不少人买车看的是外形,看的是价格,有的甚至还看有没有智能座舱、有没有自动折叠后视镜这些高科技玩意。但换个角度想,咱们每天开车出门,碰到的最多其实都是未知——红绿灯前的“喇叭侠”,小区里的“踢门王”,高速上的“加塞王”,路上的意外,可不会提前跟你打招呼。所以,那些标榜自己安全配置很足的车,到底怎么保障咱们腚下这一方天地呢?
先看看这个五菱缤果S耍的这些花活,什么“五环笼式车身”、“三大吸能结构”,再加上什么“182mm前梁吸能盒”,这些听起来都挺专业。有时候我也挺佩服工程师们,光车身结构就能玩出这么多名堂。不过咱们普通人要的,其实不复杂:撞上了,能保证人没事;翻车了,能爬出来。这些复杂的钢材、结构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是不是比多放几个气囊还管用?
咱们不妨再问一句:一个拥有74.5%的高强钢以及20处“超过1500兆帕热成型钢”的车身,遇到惯用的碰撞会不会一点事都没有?现实中,一台车能不能保护好人,不只是钢铁堆出来的。结构合理,力传导路径清楚,吸能效率高,加上电池安全没毛病,才是真格的。厂家经常喜欢用各种“碰撞试验”“误用测试”炫技,一台电车能做到16种碰撞工况、80多个误用实验,我只能说他们还是懂市场的——毕竟大家都怕电池出事。
缤果S的电池安全我看也是重点,他们喊了个口号,说什么“0自燃、不起火”,还吹自己电芯、结构、进水防护都到了顶级水准。说实话,电池自燃这些年确实让很多人心里打鼓,汽车圈新闻隔三差五就有哪儿哪儿烧着了的。所以他们敢这么宣传,敢“不怕碰,不易自燃”,敢给维修费用压到90%以下,我觉得倒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但实际效果,还得靠时间和真实事故来检验。
我觉得比较值得琢磨的,是汽车安全的门槛到底应该设在哪儿。如果A0级的小车都能做到这种钢材比例和电池安全,干嘛还有那么多廉价车在“边角料”上糊弄我们?是不是逼着大伙都得盯着这些技术细节买车?假如买个便宜车就是“自杀式消费”,那这行业可就该反思了。车企们应该把这些安全标配普及开,而不是当成卖点去养价格。
那咱们再聊聊所谓的安全配置。全车ESC电子稳定系统、Autohold自动驻车、HHC上坡辅助,外加四安全气囊,这些的确是现在比较主流的配置。可有些人问:同样价位的其他车,有没有全标配?毕竟市场就是这样,谁低,谁容易被选。但现实中,经常见到低配车型“裸奔”,一个ESC都不给配。厂商是不是该答个题:“你们的心究竟偏向谁?”
540°全景影像这个功能,我觉得对于新手司机还挺有用。在城市道路那种停车位比卷子的选择题还难的环境下,多一双眼睛总比少一双强。尤其是底盘透视,对于那些怕剐到底盘、撞到障碍物的人来说,实际上选择缤果S可能真是个避免“交学费”的好办法。可问题又来了,这么高端功能,是不是意味着你就能开得更放心?开车上路,从不是盲看屏幕能解决的事,最终,人的反应速度、判断力还是决定着你的下场。厂家说办好了,觉得万无一失,但开得太顺手、太依赖,很可能让人产生“我就是老司机”的错觉。
再看看充电与续航。纯电续航430公里,快充功能做到35分钟就能从30%冲到80%,还带外放电能力,这个对于一家人周末出行或者小城市通勤,无疑很便利。但别忘了,实际用车环境里,电池的真实续航和充电速度,往往会因为天气、路况、电网、甚至充电桩数量而大打折扣。这时候,所谓“技术领先”是不是能抵消掉所有的麻烦?你愿意信厂家,还是愿意信小区那台“加速老化”的充电桩?
如果再把价格因素考虑进去,售价6.88-8.18万,一台A0级的小车做了这么多事,这说明什么?是不是意味着安全不该被当成奢侈品?这样定价,在同级别里其实还算厚道。一般说来,国产自主品牌,普及安全配置,让大家花“小钱办大事”,对中国家庭来说无疑是福音。但又一转身,市场上总有“减配王”,总有人为了那点毛利宁愿偷懒。你会不会有个大胆的期望,今后买车就像买手机,安全防护起码清一色给到位了?
但再问一句,买车真是把安全交给技术就万事大吉?你能保证每一次开动都是技术在兜底吗?现实证明,最安全的车,挡不住最随意的人。厂家把所有高门槛、高标准、专业术语统统堆在一起,最后受益的是谁?是技术派,是工程师,是市场,但最应该受益的,还是那些平时就规规矩矩开车的人。你再牛逼的车身结构,再厉害的智能安全,一遇到马路杀手、抢道高手、分心老司机,也该拉响红灯了。
汽车安全不应该是少数人的特权,更不应该是只写在宣传单上的口号。五菱缤果S把一堆高大上的技术、炫酷的数据都堆在一起,这是好事。谁都希望更多的车企能把安全做成底线,而不是溢价条件。但同时,技术进步带来的安全感,是靠车企、靠工程师,也是靠我们自己的驾驶责任感。如果你买了最牛逼的缤果S,却用它呈现最危险的驾驶方式,这一切配置都成了摆设。
所以回头想一想,中国汽车行业这些年的进步值得点赞,但真正让我们变得安全的,是车企把安全放在最底线,是我们主动去选择安全,是我们平时真的把安全当回事。中国十佳车身大奖,很牛,但咱普通人真正需要的是每一台车都配得起它,不管你是五菱、比亚迪,还是任何其他品牌。
最后,汽车工艺再精湛,钢材再坚固,电池再可靠,唯有这个“安全”二字,是大家心头的头号底线。别让安全只做表面功夫,别让安全成为商业噱头。咱们开车的人心里得有杆秤,厂家用技术守护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生活的每一公里。技术为人而生,是车企的责任,更是咱们的幸运。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