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湾的防波堤最近好像裂了个口子,据说跟最近的台风有关。这玩意儿就跟中国车企进军欧洲似的,看着风平浪静,底下暗流涌动,搞不好哪天就决堤了。这可不是我瞎说,你看这2024年10月欧盟给中国电动汽车加的35.3%关税,就像给防波堤上又糊了层水泥,看着挺结实,但挡得住啥?挡不住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决心,更挡不住欧洲消费者想买物美价廉电动汽车的渴望。
还记得德系车在中国呼风唤雨的那些年吗?销售经理西装革履,香槟配红酒,那叫一个风光。2010年代,德系车在中国市场份额一度高达25%,简直是躺着赚钱。现在呢?风水轮流转,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展台人山人海,老外拿着手机一顿狂拍,那感觉就像当年咱们围观进口豪车似的。比亚迪这招够狠,直接在匈牙利、土耳其建厂,绕开关税壁垒,摆明了要在欧洲本土玩真的。奇瑞、长安、广汽,也都摩拳擦掌,欧洲建厂计划一个比一个宏大。你看,奇瑞直接盘下了日产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旧工厂,准备大干一场,那气势,啧啧,不知道日产老总看了啥感想,估计心里五味杂陈,手里握着保温杯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这还没完,价格战才是真正的杀手锏。中国电动汽车比欧洲对手便宜20%-30%,就算加上35.3%的关税,那价格还是香啊!再加上宁德时代这个电池巨头撑腰,电池成本优势碾压欧洲车企,这仗还怎么打?大众、宝马、Stellantis这些老牌车企,现在也开始慌了,赶紧推出新款电动汽车,又是降价又是合作,甚至Stellantis直接和零跑搞起了技术合作,这画面,就像一个练了十年铁砂掌的老拳师,突然发现对手用的是加特林,连忙掏出手机下单买同款。丰田、日产这些日系车企也急了,纷纷在欧洲建厂,但成本竞争这块,还真不好说能不能拼得过中国车企。我仿佛看到丰田章男坐在办公室里,眉头紧锁,手里转着地球仪,思考着破局之道。
2025年6月,比亚迪海豹PHV在欧洲PHV销量榜上夺冠,这可是个标志性事件,就像当年中国乒乓球队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上夺冠一样,振奋人心!欧洲市场对SUV的需求暴增,中国车企刚好抓住了这个风口,70%以上的在欧销量都是SUV,这供需关系,简直完美!我仿佛看到欧洲的大街小巷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SUV呼啸而过,而欧洲本土品牌的SUV则停在4S店里积灰。
这场竞争,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全球汽车产业霸权的争夺。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预计达到670万辆,几乎是德国汽车产量的两倍!欧洲市场俨然成了中国车企的主战场。如果中国车企能在欧洲站稳脚跟,那称霸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也指日可待。欧洲车企现在面临的,是结构性挑战,电动汽车推广和产业竞争力脱节,电池和回收技术还依赖中国。说句不好听的,日欧车企的好日子,真的到头了?
我仿佛看到一个巨大的棋盘,上面摆满了棋子,代表着各个国家的汽车企业。中国车企像一匹黑马,横冲直撞,搅乱了原有的格局。欧洲车企像一群老贵族,虽然底蕴深厚,但行动迟缓。日系车企则像一群忍者,伺机而动。未来会怎样?谁会成为最终的赢家?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