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棱角分明的法兰西盒子车,挂上焕然一新的厂徽,竟敢在日本叫价419万円,换算成人民币都逼近20万。这价码,直接翻了国内一倍不止!莫不是玩儿起了“出口转内销”的把戏?
瞅瞅现在各家车企的做派?恨不得把座舱变成太空舱,自动驾驶恨不得一步到位。雪铁龙Berlingo倒好,一副“爱咋咋地”的做派,脑门儿方正,愣是敢在东瀛街头招摇过市,还敢卖这么贵。难道是岛国人民独沽一味“反潮流”?
先细瞧这车本身。新厂徽的确够精炼,六边形金属徽章,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车身三围也不算大,四米四开外,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里挪腾,比飞度还矫健那么一咪咪。底盘祭出的是EMP2平台,这玩意儿听着兴许有些生疏,但它跟标致508L师出同门。后悬架还煞有介事地做了调校,据说是为了提升过弯的循迹性。动力么,1.5T柴油机配上爱信8AT,表显百公里油耗4.8升。在岛国这油价高企的地方,这油耗简直是锱铢必较之人的福音。
不过嘛,问题也来了,这车凭甚能卖到这般身价?莫非仅仅是因为它忝为“法兰西浪漫”的代言人?
跟同样是骡子出身的雷诺Kangoo比肩,Berlingo的确多了几分匠心独运。可拆卸的后排座椅导轨,预留了露营装备的接口。车顶还镶嵌着锚点,能系紧冲浪板或是帐篷。换而言之,这车不仅能载货,还能带你浪迹天涯。日本《Car Top》杂志就揶揄道,别人都在较劲屏幕尺寸,它倒是在琢磨怎么把野餐篮摆平稳。这话说得略损,但也颇有几分道理。
双电动侧滑门,开口足够阔绰,能吞下标准尺寸的宅急便货箱。这细节,想必是顾及到了岛国的物流需求。不过平心而论,在这个智能座舱内卷成麻花的年头,Berlingo这内饰,确实有点“素面朝天”。
那么,岛国人民会否倾囊以购?这才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日本车市阅历颇深,消费者对汽车的理解也更为多元化。他们未必一味追捧高科技配置,更看重实用性、靠谱程度和别具一格的调性。Berlingo这种“移动起居室”的理念,或许恰恰搔到了某些人的痒处。
另一方面,日本的汽车文化也颇具特色。他们对小型车、K-Car有着异乎寻常的偏爱。Berlingo虽不是K-Car,但它的尺寸和实用性,也契合了一部分日本消费者的心水。
当然啦,价格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儿。20万人民币,在国内能遴选到不少配置更胜一筹的合资车,乃至一些颇具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车型。但置诸日本,考虑到进口关税、运费以及品牌溢价等因素,这个价格似乎也差强人意。但要说它物超所值,那也未必尽然。
归根结底,Berlingo在东瀛走俏,或许并非因为它有多么出类拔萃,而是因为它足够与众不同。在这个千人一面的市场里,它像一个穿着亚麻布衬衫、叼着石楠木烟斗的法兰西老饕,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洋溢着别样的风情。
当咱们都在竞逐智能、互联的时候,雪铁龙却执拗地捍卫着“实用即浪漫”的法兰西哲学。他们似乎在警醒我们,汽车不单单是代步工具,更是生活的一个切面。
所以,你会为这份“不智能的睿智”买单吗?亦或说,你认为汽车最要紧的,到底是智能科技,还是实用性和生活格调?这问题,或许没有圭臬。
恰如雪铁龙设计师隐匿在A柱的雪铁山形纹章一般,真正的奢华,或许压根无需摇旗呐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