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毫米也叫L?岚图这次升级的底气在哪?岚图为啥敢这么反套路?

岚图汽车正式发布旗下中大型插电混合动力轿车追光L,宣传语直接甩出俩关键词:"精准升级""豪华体验"。

可眼尖的网友一瞅参数表:车长从现款追光PHEV的5088毫米变成5125毫米,整整加了37毫米(约3.7厘米)!

轴距也从3000毫米升到3010毫米。

这比现款PHEV的零百5.9秒升到多少,官方还没公布具体数据!

更关键的是,这次不再是简单的"加长",而是搭载了1.5T发动机加前150千瓦加后230千瓦双电机的混动系统,纯电续航从262公里直接跳到410公里。

评论区直接刷屏:"这才叫真升级!""终于不是数字游戏了!"

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1和乾崑ADS 4智驾系统,配置清单看得人眼花缭乱。

更关键的是,预售当天热度爆棚,预售价格待定!

好家伙,难道这次岚图真的下狠手?

今天咱就来扒扒,这追光L到底是"精明升级"还是"智慧破局"。

37毫米也叫L?岚图这次升级的底气在哪?岚图为啥敢这么反套路?-有驾

第一部分:37毫米也叫"L"?岚图这次升级的底气在哪?

先说重点:岚图追光L正式发布,官方宣传"基于现款追光PHEV全面进化",最显眼的变化就是车身尺寸升级。

车长从5088毫米到5125毫米,加长37毫米,轴距从3000毫米到3010毫米,加长10毫米,高度也从1515毫米到1522毫米。

这不只是"1厘米",而是"接近4厘米"的实质加长!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吐槽:"就加这点长度,也好意思叫L版本?"

但别急着下结论,真正的硬货藏在动力系统的每一个细节里。

现款追光PHEV搭载1.5T发动机加双电机组合,系统综合功率390千瓦,零百加速5.9秒。

追光L采用全新"岚海智能超混系统",由1.5T发动机(110千瓦)、前电机(150千瓦)、后电机(230千瓦)构成。

这个配置更均衡,电机配置更科学,系统集成度更高,性能更精准。

说白了,现款追光PHEV的动力配置是追求"堆砌参数",而追光L则是"精细化调校"。

这就像两个人都跑步,一个是蛮力狂奔,一个是科学配速,最终的效果截然不同。

续航方面的提升更是夸张。

现款追光PHEV纯电续航262公里,追光L直接拉到410公里,电池从43千瓦时升级到63千瓦时三元锂电池。

综合续航也从1260公里升到1400公里。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今天充一次电,可以用一个多星期,而现款需要三四天就得充一次。

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这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从"焦虑型续航"升到"放心型续航"。

快充速度也升级了,现款逐步推进,追光L直接采用800伏架构,12分钟就能从20百分充到80百分。

相当于你早上起床刷牙洗脸的时间,车子就补充够一天的电量。

智能座舱全面升级到另一个境界。

追光L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1和乾崑ADS 4智驾系统,这不是简单的屏幕升级,而是整个交互逻辑的重塑。

装备激光雷达,支持高速领航辅助加自动泊车升级版,整体智能体验跻身旗舰级别。


说到这儿,业内人士的分析就有意思了:"岚图这次不玩数字游戏了。"

37毫米也叫L?岚图这次升级的底气在哪?岚图为啥敢这么反套路?-有驾

37毫米的加长虽然看似不起眼,但配套的动力升级、续航翻新、智驾升级才是真正的"L"的意义。

这是从PHEV到插电混动新世代的过渡。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干脆加长超过10厘米,像别的品牌那样?

这恰恰说明了岚图的精明之处。

第二部分:除了37毫米,追光L还优化了啥?这些升级才是用户最在意的!

如果你问岚图内部的研发人员,为什么只加37毫米而不是大幅加长,答案就藏在用户的真实反馈里。

岚图官方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追光PHEV现款车主最常吐槽的,根本不是"车不够长"。

他们吐槽最多的是什么?

"续航焦虑""充电等待时间""智驾体验不够沉浸"。

所以追光L的改动,全是"用户痛点精准打击",这就是所谓的"用户导向设计"。

舒适性和空间优化是第一个方向。

虽然车长加了37毫米,但后排腿部空间、坐垫厚度、座椅靠背角度优化等细节升级为核心关注点。

新增的后排腿托设计,提升了长途乘坐舒适性,这对于经常跑长途的家庭用户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车内隔音材料也升级了,高速行驶时的噪音控制更佳,让你开上高速不再是聆听发动机的"音乐会"。

后备箱容积也有相应提升,能装更多东西,对于喜欢自驾游的人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带上更多家当。

续航与低温性能是第二个方向,这直接关系到用户的钱包。

新一代63千瓦时三元锂电池组,低温衰减率更低。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下,续航损失约20个百分,相当于410公里的续航,到了冬天还能跑到328公里。

比现款PHEV强太多了,现款的低温衰减更明显,用户体验就打折。

充电功率和速度全面提升,800伏架构配合12分钟快充,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试想一下,你在高速服务区停留12分钟,补充80百分的电量,这对长途驾驶的体验提升是巨大的。

安全配置升级是第三个方向。

安全气囊数量增加,这意味着在碰撞发生时,乘员受到的保护面积更全。

智驾系统从"辅助"升级到"领航"级别,ADS 4系统能力显著增强,包括复杂路况自适应等高阶功能。

这个升级有什么实际意义?

意味着你在高速上可以更放心地把车交给系统控制,从"人工驾驶"到"人机共驾"再到"系统主导"的过渡已经开始。

还有一个不太起眼但很关键的升级:节能模式。

市区通勤时,追光L会自动切换两驱,减少不必要的电机启动,降低电耗。

这不是技术突破,但是用户体验的细致升级。

业界观察者的评价很中肯:"岚图这波升级属于用户导向设计。"

不是盲目堆参数,而是把用户吐槽最多的续航、充电、智驾体验全改了。

37毫米可能保持了车身比例协调,但配置升级才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第三部分:加37毫米却大升级?岚图为啥敢这么"反套路"?


现在问题来了:别的车企加长版动不动超过10厘米,岚图为啥只加37毫米,却把核心预算花在续航、动力、智驾上?

这背后到底是"精明"还是"破局"?

答案其实很清晰,关键在于市场定位和用户价值观的转变。

从竞品看,中大型插电混合动力轿车市场正在升温。

比亚迪秦和汉系列主打传统混动,拿下了大量家庭用户。

极氪追光对标B级豪华,主打科技感。

岚图追光PHEV月销稳定在一个水平线,属于"品质稳定器"的选手。

如果追光L盲目加长超过10厘米,会发生什么?

车身比例可能失调,制造成本会大幅上升,这样反而削弱价格竞争力。

现款PHEV售价25.28万元起,合理的参数升级能吸引换购用户,而不是吓跑他们。

2024年10月,岚图汽车交付17218辆,实现九连涨的成绩。

这说明用户对岚图品牌的认可度在上升,品牌效应在积累。

从用户看,调研数据显示,买中大型轿车的用户最在意的是什么?

"开起来有劲""用起来放心""科技感前沿"。

单纯追求"车长数字"的用户比例其实很少。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岚图选择"精准加长加强动力加长续航",而不是"传统大幅加长"。

保持了价格竞争力(预售价暂未公布,但预期不会显著高于现款高配),又用实际体验打动用户。

从财务看,这个策略也更聪明。

大幅加长需要重新设计车身,修改模具,这些前期投入是固定成本。


而配置升级可以通过供应商成本控制、采购量增加等方式,逐步摊薄成本。

更关键的是,岚图这次押注"配置加体验"而非"尺寸竞赛"。

37毫米的加长是"面子",410公里续航加华为智驾是"里子"。

用户买回家坐进去,续航里程更长、智驾体验更强、充电时间更短。

这种感受是天天都能体验到的,不是看参数表能感受到的。

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不是用参数去打动消费者,而是用每天的使用体验去赢得口碑。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追光L正式发布后,网友的讨论热度瞬间爆棚。

评论区成了"大型讨论现场",各种疑问、吐槽、期待混在一起。

咱挑几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一个个来聊。

问题一:"只加37毫米,怎么好意思叫L版本?"

这个问题问出了很多人的疑惑。

从参数看,追光L不只是车身长度加37毫米,轴距也加10毫米,关键是动力系统、续航、智驾的全面升级。

对标同级产品,这37毫米配套的系统升级,足以支撑"L"的定位。

"L"不仅代表"长",更代表"大幅升级"的意思。

比如你看其他品牌的L版本,有些只是改个尾标,加个小包围,配置没啥变化。


而追光L是整体的升级,动力、续航、智驾都在向上。

37毫米也叫L?岚图这次升级的底气在哪?岚图为啥敢这么反套路?-有驾

这就像一个学生从及格升到良好,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学习能力和理解深度的提升。

问题二:"410公里续航在冬天会不会大幅缩水?"

这个问题问得很实际,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

岚图官方数据是CLTC工况410公里,这是国家标准工况。

实测城市通勤,匀速60公里时速能跑到350公里加。

新一代63千瓦时电池配备恒温系统,这就是关键。

恒温系统的作用是保持电池在最适宜的工作温度,降低低温环境下的损耗。

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续航损失约20个百分,相当于410公里到328公里。

比现款PHEV强很多,现款的损失更明显。

冬季通勤完全够用,长途建议提前规划超充。

岚图全国超充站覆盖已经很广,11月的新闻里显示已覆盖全国大部分高速服务区。

问题三:"1.5T发动机加双电机动力够吗?油耗怎样?"

追光L系统功率设计更均衡,1.5T加双电机架构优化,这不是简单的"1加1等于2"。

日常驾驶电机驱动为主,只在加速或长途时启动发动机。

这样的配置策略,平均油耗优于现款PHEV。


官方数据WLTC工况油耗5.67升每百公里,日常通勤纯电续航410公里覆盖。

37毫米也叫L?岚图这次升级的底气在哪?岚图为啥敢这么反套路?-有驾

换句话说,如果你每天通勤20公里,一周五天上班,完全可以用纯电。

只有跑长途时才消耗汽油,大幅降低用油成本。

对于大部分家庭用户,一个月的油费可能只需要几百块钱。

问题四:"12分钟充到80百分真的吗?需要什么充电桩?"

这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追光L采用800伏高压快充架构,12分钟20百分到80百分是在直流快充站前提下。

家用充电桩是220伏7千瓦规格,充满电约8小时。

晚上谷电充电(通常0.3元每度),成本更低。

岚图标配节能模式,市区通勤时自动优化电耗分配。

说白了,你不一定每次都用快充。

大部分时间家里充电,用谷电省钱,偶尔跑长途用快充。

这样成本控制得很好。

结语:岚图追光L,从"数字游戏"到"智慧升级"的转折点

从2025年9月追光L的这波操作就能看出,岚图的思维已经升级了。

不再玩"数字游戏"了,37毫米的加长是"基础",但410公里续航加华为智驾加63千瓦时新电池才是"核心竞争力"。

37毫米也叫L?岚图这次升级的底气在哪?岚图为啥敢这么反套路?-有驾

对于消费者来说,与其纠结"加长多少厘米",不如问问自己:这车续航够用吗?

充电时间能接受吗?

智驾体验先进吗?

如果答案是"是",那追光L的这波升级,值了。

下次再有人说"加长版必须加15厘米加",咱就把追光L的配置单甩过去。

续航翻新、智驾升级、动力均衡,这波升级,是"精明"也是"破局"。

追光L原本计划于2025年12月正式上市,11月已开放外观配色与配置版本的选择通道。

用户支付2000元订金可抵扣5000元购车尾款,首任车主还可享受终身免费基础保养及三电系统终身质保。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25万到30万买中大型插电混合动力轿车,你会选"升级版"的追光L,还是选择其他品牌的"传统加长版"?

这个选择,可能代表了消费者对汽车本质理解的不同。

有人追求视觉上的"大",有人追求体验上的"好"。

追光L的出现,给了第二种人一个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