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风波后汽车缺芯,闻泰科技出手,竟成最大赢家?

最近,一件关于半导体公司的大事闹得沸沸扬扬,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了。

事情的主角是一家叫做安世半导体的公司,它本来是荷兰的企业,后来被我们中国的闻泰科技给收购了。

这本来是一次挺成功的跨国合作,结果现在却演变成了一场牵动全球汽车行业的风波。

安世风波后汽车缺芯,闻泰科技出手,竟成最大赢家?-有驾

荷兰政府突然插手,冻结了安杜的资产,还把中方的负责人给停了职,这一下就把全球的汽车厂商给急坏了,因为很多车都等着安世的芯片才能开下生产线。

这件事不仅让我们国家的商务部站出来严正表态,也让我们普通人看明白了,原来一个小小的芯片,真的能“卡住”一个庞大的产业。

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一家公司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而作为大股东的闻泰科技,又有没有机会在这场风波里扳回一局呢?

咱们得先从闻泰科技和安世半导体的关系说起。

闻泰科技最初是做手机代工的,虽然规模不小,但在核心技术上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为了转型升级,闻泰下定决心,花了一大笔钱,收购了安世半导体。

安世可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它在汽车用的半导体领域是世界级的领头羊。

这次收购在当时被看作是强强联合,闻泰科技借此拿到了进入高端制造业的门票,从一个代工厂摇身一变成了半导体行业的巨头。

安世风波后汽车缺芯,闻泰科技出手,竟成最大赢家?-有驾

而安世半导体呢,也正好赶上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好时候。

从2018年到2024年这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增长了九倍多,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

安世搭上了这趟快车,业绩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到了2024年,一年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一百四十七亿元,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利润累计超过了一百零五亿元。

可以说,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安世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闻泰科技也实现了自己的产业升级。

然而,就在一切看起来都顺风顺水的时候,荷兰政府突然出手了。

他们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理由,在9月30日宣布冻结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资产,并且在一年内不许公司进行任何资产、人员或者技术的变动。

紧接着,荷兰法院又应公司里一些高管的请求,把闻泰派过去的首席执行官张学政的职务给暂停了,另外找了一个第三方来接管公司。

这套操作下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把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从中方手里夺走。

这个举动非常突然,也完全超出了正常的商业纠纷范畴,带上了浓厚的地缘政治色彩。

这一下子,不仅让闻泰科技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也给全球的供应链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安世风波后汽车缺芯,闻泰科技出手,竟成最大赢家?-有驾

为什么安世半导体一出问题,全世界的汽车厂都跟着紧张呢?

这就得说到安世在行业里的地位了。

我们平时总听说芯片很重要,但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手机里那种最先进、最贵的芯片。

可实际上,一辆现代汽车里,需要成百上千个各种各样的芯片。

安世生产的,主要是那些看起来不太起眼,但又缺一不可的基础芯片,比如功率器件、分立器件。

打个比方,如果说智能驾驶芯片是汽车的“大脑”,那安世生产的这些小芯片,就相当于汽车的“神经”和“血管”,控制着车窗、车灯、雨刮器等等无数个小部件的正常工作。

这些芯片虽然技术要求不是最顶尖的,但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极高,而且用量巨大。

安世凭借着规模和技术优势,在好几个关键的细分领域里,市场占有率都是全球第一,有些产品甚至占到了市场份额的四成。

现在这个最大的供应商突然不能正常供货了,全球的汽车生产线立马就面临着“断炊”的风险。

本田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工厂直接宣布停产或减产,日产也表示库存告急,就连大众、宝马、奔驰这些大牌车企都发出了警告,如果问题几周内不解决,停工减产是早晚的事。

安世风波后汽车缺芯,闻泰科技出手,竟成最大赢家?-有驾

想找替代品也没那么容易,汽车芯片的验证周期非常长,通常需要三到六个月才能进入一家车企的供应商名单,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其他厂商的产能本来就紧张,临时也满足不了这么大的缺口,价格还比安世贵不少。

这场风波,把全球汽车产业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面对荷兰方面的强硬手段,中国和闻泰科技也迅速展开了反击。

首先,我们国家的商务部第一时间就表明了强硬立场,谴责荷兰政府不当干预企业内部事务,并要求荷方承担全部责任。

随后,商务部还发布了出口管制令,对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和供应商出口特定产品进行了限制。

这是一招精准的反制,因为安世虽然总部在荷兰,但其相当一部分生产和封装测试环节都在中国,特别是位于东莞的工厂是其重要的生产基地。

这一系列行动表明,我们不会坐视自己的企业在海外被无理打压。

与此同时,安世中国管理层也表现得非常强硬。

在荷兰总部切断技术支持、停发中国员工工资后,安世中国发布公开信,强调自己是独立经营的中国企业,员工应该遵守中国公司的规定,无需听从外部指示。

安世风波后汽车缺芯,闻泰科技出手,竟成最大赢家?-有驾

之后更是宣布恢复对中国客户的供货,并且要求所有订单必须用人民币结算。

这一系列操作,不仅稳住了国内的阵脚,也向外界宣示了中方对中国境内资产的实际控制权。

更关键的转机出现在国际层面。

荷兰政府之所以敢这么做,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特别是美国在9月29日公布的一项出口管制规则,给了荷兰所谓的“法律依据”。

然而,经过我国经贸团队的努力磋商,美方同意将这项规则暂停实施一年。

这个消息一来,荷兰政府行动的正当性就被大大削弱了,他们干预的理由也就不那么站得住脚了。

在内外部的多重压力下,荷兰方面的态度也开始出现松动。

除了外交上的交涉,闻泰科技也已经启动了国际仲裁程序,准备用法律和商业规则来解决问题。

同时,安世中国也在积极寻找国内的晶圆供应商作为替代,像新洁能、士兰微等国内企业都有能力接上供应,这不仅是应急之举,更是为长远的供应链安全打下了基础。

最新的消息显示,荷兰经济大臣已经公开表示,与中方的会谈富有建设性,相信芯片供应很快就能恢复。

这表明,我们的反制措施和积极沟通已经起到了效果。

虽然最终的结果还需要等待,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闻泰科技重新拿回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的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这场风波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掌握核心技术、建立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才是保障产业安全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