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专利颠覆认知:电池回春术能否让电动车二手市场重焕生机?

比亚迪又悄悄整出了一个“大招”。前段时间,他们申请的电池自修复专利闹得挺热乎,这技术如果真能落地,可能会彻底改变咱们对电动车的想象,甚至捡回二手车市场的一堆逻辑。倒不如说,有些行业的“铁律”都可能直接被颠覆。

比亚迪新专利颠覆认知:电池回春术能否让电动车二手市场重焕生机?-有驾

先来说明白点,是个根据比亚迪的专利说明,这玩意儿能通过比如电桩,或者连上车的自我修复模块,对电池做一种类似“电疗”的手法,把已经衰减的电池干到一个“回春”的效果,咋说呢,就像是岁数大了去养生馆泡个脚,再敷个药膏啥的,出来神清气爽,跑起来腰也不酸脚也不疼了。如果你也开电动车,应该知道一个普遍现象吧,就是车辆开个两三年,电池性能会断崖式下跌,买的时候续航500公里,几年后可能掉到400公里甚至更低。现在挺糟心吧?

于是很多车主在车龄到了三四年后,一咬牙就换电池,这可不是小钱,动辄两三万元;不换吧,这车残值直接跌到地板。同级的燃油车吧,开个八年十年,修修补补基本还能保持差不多状态,但电动车有点像电子产品,贬值太快太狠。比亚迪这套技术呢,要是让车子过了一段时间还能来个续航回血,甭提多得劲了。举个例子,秦 PLUS EV三年的老车续航从500km掉到420km,修复完能回升到470km,这对于车主来说,相当于啥——他自个儿多开了50km的里程。

比亚迪新专利颠覆认知:电池回春术能否让电动车二手市场重焕生机?-有驾

这里头讲到个经济账,就是性价比,修复电池的成本显然要比直接换一整块电池划算多了。不单是车主省钱,这技术一旦大规模普及,连电池回收市场都得慌神。本来行业的惯例是一旦电池衰减到80%,就差不多离报废不远了,回收回去只能变废为宝,进行拆解重组再利用。现在要是能修复,这生意还怎么做?原来低价回收电池的套路估计直接作废了。

再说更恐怖的一点,这技术可能对二手车交易也有点颠覆意义。不知道大家原来买二手电动车是不是和买二手手机差不多,第一反应就是,这电池有几年了,是不是用了没多少电,续航拉垮?但如果自修复能常规实现,同样是上牌三年的车,比亚迪的电动车可能因为续航数据漂亮些,二手价格保值高一截。二手市场,甚至整个新能源车的产业链,都将因为这个黑科技进入新一轮的重组和博弈。比亚迪的车你以后再买,可能就不是在买“贬值货”,而直接买了一块带Buff的“回血神器”。

比亚迪新专利颠覆认知:电池回春术能否让电动车二手市场重焕生机?-有驾

质疑肯定有有些人就担心修复过程会不会有风险,尤其是电池“热失控”啥的——大伙儿都知道,这东西一旦失控,轻则电池废了,重则车都能炸了。但比亚迪还是早早就做了应对预案,人家专利里明确强调了分级修复和安全监测,啥意思,就是它修复的力度是根据电池衰减水平调整的,另外还得装上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盯着电池的各种状态,发现异常就立马终止。所以在理论上,安全性应该能被保障。

不说别的,比亚迪这波技术真有些颠覆性的东西,它跨越的不只是技术门槛,更改写了整个“电动车使用的逻辑”。以前咱们都有个认知:“电池衰减是不可逆的”,但现在它直接告诉你,等车越老,续航还能通过点操作整回来。这对于市场来说,注定是一场撼动:消费者更愿意选择长久使用价值高的车型,而车企需要在电池技术上干出更大的差异化特色去竞争。

比亚迪新专利颠覆认知:电池回春术能否让电动车二手市场重焕生机?-有驾

当然啦,啥时候能量产,修复的效果到底能不能像实验里那么牛,还是有待验证的。不过比亚迪在技术落地方面多年积累的口碑和实力,还挺让人期待的。行了,还是那句话:公共充电桩、行业链条,甚至整个市场都得捏好劲儿,等着瞧比亚迪的“黑科技”怎么重新定义这场新能源车的赛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