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华热销反美遇冷,马斯克舍近求远之谜:本土市场缘何被冷落?

特斯拉最近这感觉,太刺激了。

就像坐过山车,在中国市场,大家正尖叫着冲上云霄。可一扭头,它在美国老家,却正体验着自由落体的失重感。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这冰火两重天的奇景,就这么同时发生了。

直接在中国市场王炸

先说咱们这儿。特斯拉扔下的这颗炸弹,叫ModelYL,一个专为中国家庭打造的六座加长版。一亮相,市场就炸了。

特斯拉在华热销反美遇冷,马斯克舍近求远之谜:本土市场缘何被冷落?-有驾

要问有多火?北京一家店的销售小哥说,新车刚发没几天,全国订单就冲破了12万台。算下来,平均每天都有一万个家庭,决定把这台车开回家。这速度,印钞机都得踩脚油门。

产能也玩儿命地跟。上市第一周就交了900台车,每天都有150个车主喜提新车。这哪是卖车,简直是发车。

老家后院怎么起火了

然而,镜头一转,回到大洋彼岸的美国,画风突变。一股寒气,正在美国的电动车市场里悄悄弥漫。而且这冷风,不止吹向特斯拉一家。

去年,美国电动车市场还红火得不行。120万辆的销量,接近50%的同比增长,所有人都觉得电动爹的时代来了。谁能想到,今年市场突然一脚刹车踩死,二季度销量甚至还掉了6.3%。

整个上半年,美国总共才卖了60.7万辆电动车。这个数,还不到我们国家近700万辆成绩的一个零头。电动车的渗透率,也一直在10%的门槛上磨蹭,死活上不去。

美国消费者那股尝鲜的劲儿,好像过去了。一份调查报告冷冰冰地揭开了真相:现在只有16%的美国人说“可能会”买电动车。要知道,前年这个数字还是25%。更扎心的是,高达63%的人直接摇头:“不太可能”或者“压根不考虑”。

马斯克自己也不省心

特斯拉在华热销反美遇冷,马斯克舍近求远之谜:本土市场缘何被冷落?-有驾

大环境不好就算了,特斯拉自己在美国也混得憋屈。老板马斯克本人,整天在网上怼天怼地,掺和各种政治浑水。这下好了,搞得一半美国人爱死他,另一半美国人恨死他。不爽的人,直接用钱包投票,就是不买你特斯拉。

在加州这个铁杆大本营,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从巅峰的55%一路掉到了43.9%。你退一步,别人就进一步。本田、丰田、现代这些老炮儿们,闻着味儿就扑上来了。疯狂打折,疯狂上新车,大口大口吃着本该属于特斯拉的蛋糕。

眼看着税收优惠政策快到期了,别人家都在玩命促销。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却显得异常“佛系”,没啥大动作。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地盘,被对手一点点蚕食。

转身allin中国

视线回到国内,特斯拉完全是另一副“卷王”嘴脸。ModelYL这款六座加长版,不仅是中国特供。马斯克更是放话,这车“永远不会”在美国卖。他给的理由也挺有意思:美国人都在等全自动驾驶,不需要这种车。这话听着,多少有点内涵。

这款“特供车”33.9万的定价,也算是给足了诚意。再加上不断给Model3升级续航,还计划在上海工厂搞个更便宜的ModelY。特斯拉这架势,显然是把宝彻底押在了中国。

说白了,欧美的增长故事讲不动了,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前所未有。但问题是,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可不是新手村。这里是地狱难度的修罗场。比亚迪、小米这些本土狠角色,正虎视眈眈,用更猛的新车挑战特斯拉的地位。特斯拉头顶那层“科技光环”,也越来越暗了。

结语

特斯拉在华热销反美遇冷,马斯克舍近求远之谜:本土市场缘何被冷落?-有驾

一边是老家的冷板凳,一边是新大陆的热炕头,马斯克的棋局,确实让人看不懂。或许在他眼里,卖车只是个过程。他的终极目标,是那个由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主导的未来世界。

但这条路,风险太大了。如果FSD和机器人这些“未来科技”迟迟落不了地。而汽车这个基本盘,又在国内外市场的夹击下没顶住。那特斯拉就不是双线作战,而是两头挨打了。

说到底,美国市场的不给力,逼着特斯拉把砝码加到中国。但国内的白热化竞争,又让这场豪赌充满了变数。马斯克想用AI的宏大故事,给特斯拉的未来续命。但这其中的风险,可能比机会更大。

对现在的特斯拉来说,最要紧的,恐怕还是回归商业本质。先把车卖好,稳住自己的地盘。讲再多星辰大海的故事,也得先解决眼前的柴米油盐。抓不住汽车这个主业,那通往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