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行业新闻,估算美国在用电汽车占比已经超过15%,而中国大概在6-8%左右(样本少,估算也有偏差),这个速度让人挺头疼。尤其是看到某些新车出门就得抱个充电器的场景,忽然觉得未来是不是电动车的天下?好像真有点底气。
我记得前两天,一朋友在微信里问我:你觉得国产新能源车,能追得上特斯拉吗?说完还笑:毕竟,咱们的制造成本比人家低点。这不,刚看到零跑Lafa5这款车亮相,心里忽然冒出点思考。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一张零跑Lafa5的侧脸左上角搭配着一面不起眼的黑白标签:长4米43,宽1米88,轴距2735mm。这姿态让你一看就知道,走的是小钢炮路线。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差不多和高尔夫、Yaris差不多的尺寸,算中等偏紧凑,适合城市穿梭。这个长宽比,能带来什么变化?我自己想的,不太好判断,也许会让车身更紧凑,操控更灵敏,但空间是不是牺牲了点?这个得看内饰设计。
说到设计,你会喜欢那种激进的外观吗?我挺喜欢的。前脸的密闭式中网,贯穿式灯组,带点未来感。这种科技脸,你要是开在十字路口,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太张扬了吧。毕竟,造型激进点,也意味着制造成本上升,生产工艺得更严丝合缝,供应链就得更紧密。你看,一辆车的外观要漂亮,就像衣服设计,线条要缝得顺畅,光是灯组的拼接,可能就要经过几十道工序。
这次我注意到,零跑用了熏黑轮毂,哑光质感,搭配窗沿也一样,整体给人一种运动+科技的感觉。轮毂的尺寸是18英寸左右(估算一下),这个大小既保证了操控感,也不至于不耐看。你说,普通家用,是不是轮毂越大越行?轮毂越大,刹车盘的距离就越长,刹车效果当然好,但也会带来乘坐震感更明显,好在这车还可以调校悬挂。
关于动力,我觉得以它的定位,160kW的单电机看着挺火爆。375马力(估算)不算多,但够城市战斗。它会加入双电机四驱,也挺合理。你是不是在想,靠谱吗?我试着比喻,就像两个水管供水,一个快一点,另一个快一点,合起来水流更顺畅,动力反应更快。
这让我好奇,续航呢?这个配备两个版本:515公里和605公里(估算数据,样本有限)。这数据听着不错,但实际用车,续航可能会根据驾驶惯变化。有人会问:这个电池容量是多少?我猜大概60kWh(依据车身尺寸和续航比),可以粗算下百公里耗电:预计在10-12kWh/百公里(体感),比起一些老牌燃油车还算节能。
我觉得,最迷人的不是外形,而是那份未来感。我还在犹豫,前面不是讲了吗?供应链压力。芯片、激光雷达,这些硬件加起来可不便宜。如果要配顶级硬件,成本会大上不少。零跑用了高通8650芯片,硬件是不是能保持稳定?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个芯片我还没细想过,估计是要支持某些高速数据处理和自动驾驶。
一线销售的朋友曾经跟我说过,车卖得好,不光看外观,还赖硬件和技术。车内那几颗传感器,光是布局就像做拼图游戏。要做自动驾驶,不只是硬件够用就行,还得软件调校好。这就像咱们买手机,硬件强大不代表用得顺畅,软件调得合拍才是真的硬核。
我对Lafa5最感兴趣的,还是它的价格策略。毕竟,国产车是不是要在性价比上做文章?你会认为它的售价会在什么区间?我猜,刚上市可能在20万左右。这样一来,能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而且,未来在政策和补贴下,等它量产起来,价格还会有所折扣。
我还在琢磨,零跑会不会为这个小拉法打造一些特别版?像个性能版或者运动版之类的,除了外观细节,还能提升悬挂调校甚至动力。大部分人买车,除了外形,最关心的还是操控感。就像我那修理工朋友说:车子跑得快,线条又酷,才叫真帅。
一期一会,我想起了调研中发现的一点:80%的年轻用户最喜欢有科技感,有趣味的设计。这款Lafa5在设计上也朝这个方向努力。我难免会觉得,造型越激进,维护起来是否麻烦?毕竟,灯包线缝、漆面、轮毂都得更细致。
说到维修,我怀疑它的可靠性。毕竟,硬件复杂的车,如果真成了常客修理、保养不就变得麻烦?我真希望零跑能考虑到这个问题。像手机一样,关键部件采用更耐用的材料,就能减少后续出问题的概率。
关于这车能火不火,还是得看最终售价、市场反馈。只是不知道,像你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会不会被它的外形吸引,愿意掏腰包去试试?摊个手,真是个无解的问题。
(这段先按下不表)国产新能源车盘子里的竞争真不小。比起老牌合资,那些品牌积淀深,售后体系完善。而零跑这几年,还是在强调科技创新和性价比,我敢打赌,它要再坚持下去,未来或许能和更大牌对标。
总觉得,一个细节可能决定成败。比如这个车的门把手,你有没有留意?很多新车都开始用隐藏式设计,出门一拉就像打开秘密箱子,其实很考工艺。我要是零跑,可能会考虑用光感或者触控式开关,既方便又科技。
这个市场,对激进设计+科技感的追求,好像热度还挺高吧。只是,有没有可能我们看的只是表面风骚,真正的核心,还是要看性能和耐用?嗯,我得继续观察,未来几年会怎么变。
说到这我突然想问:你觉得,这车未来上市后,能跑多少公里?会不会像某些车一样,还没享受完激光雷达带来的便利,就觉得价格虚高?答案可能出人意料,但我还是保持点想象空间。
而且,现在汽车的设计越来越像手机,硬件越高大上,但其实用起来是否真能比前辈更好用?这个问题,留给你我慢慢品味吧。
未完待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