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让很多人看得一头雾水,又觉得信息量巨大。
主角是两位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一位是远在美国,话题度一直很高的法拉第未来(FF)创始人贾跃亭;另一位则是咱们国内汽车界的硬派代表,长城汽车的掌门人魏建军。
事情的起因是,贾跃亭的公司发布了一款叫FX Super One的新车,可这车一亮相,国内的网友们就感觉不对劲了,这车怎么看怎么像长城魏牌刚推出不久的MPV车型——高山9呢?
一开始,大家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抄袭”。
毕竟,法拉第未来这款新车,除了车头换上了一块据说有42英寸宽的大屏幕,可以用来显示各种图案,显得特别有科技感之外,整个车身的造型、侧面的线条,甚至车里的座椅样式和一些细节处理,都和魏牌高山9几乎一模一样。
这就好比两个人,除了发型不一样,从脸型到身材再到穿的衣服,都看不出差别。
所以,网络上立刻就出现了“贾跃亭抄袭长城”的质疑声,这似乎也符合很多人对贾跃亭过往行事风格的印象。
然而,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
有细心的网友在浏览法拉第未来的官方网站时,在介绍FX Super One这款车的页面上,发现了一段非常奇怪的文字。
这段文字虽然很快就被删掉了,但还是被手快的网友截了图,并在网上传开了。
截图里的内容直接写着:“高山9全系标配智能电四驱系统,搭载前后双电机与毫秒级扭矩分配技术”。
这一下就捅破了窗户纸,“高山9”这个名字明晃晃地出现在法拉第未来的官网上,这已经不是巧合能解释的了,更像是工作人员在复制粘贴产品资料时不小心露出的马脚。
这个小小的失误,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家立刻明白过来,这可能根本不是什么抄袭,而是一次事先计划好的合作。
也就是说,法拉第未来的FX Super One,很可能就是拿了长城汽车的正式授权,直接在魏牌高山9这款成熟车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包装,然后投放到美国市场。
所谓的“抄袭风波”,其实是个大乌龙,背后隐藏的是两家公司之间可能已经达成的某种合作协议。
那么问题就来了,长城汽车,一个在国内以技术扎实、作风稳健著称的主流车企,为什么要和贾跃亭这样一位在中国市场信誉备受争议的人物合作呢?
这就得提到贾跃亭在不久前提出的一项新战略,他称之为“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
这个战略听起来挺宏大,说白了,贾跃亭是想利用法拉第未来作为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的“美国身份”,来充当一个中间人的角色。
他的想法是这样的:一方面,把中国强大且成本有优势的汽车供应链,包括像高山9这样已经开发完成的整车平台,引入到美国,供法拉第未来使用。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极大地缩短新车的研发周期,并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一直挣扎在量产困境中的法拉第未来来说,这无异于一剂强心针。
另一方面,他可以反过来帮助这些合作的中国车企或供应链公司,借助法拉第未来这个“桥梁”,更顺利地进入壁垒重重的美国市场,实现产品的出口和价值的提升。
对于一直渴望打入美国市场的中国车企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听上去很有吸引力的方案。
我们再来看看高山9这款车,它在国内上市还不到两个月,主打的是高端豪华和乘坐舒适性,市场定位清晰。
可就是这么一款车,被运到美国,换上FX Super One的名字后,整个故事就变了。
法拉第未来给它的新定义是“AI 具身智能生命体”,一下子从交通工具拔高到了人工智能的高度。
定价也水涨船高,达到了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58万元,比国内的价格贵了不少。
但根据法拉第未来公布的消息,就是这样一款“换壳”并重新包装的车型,已经收到了超过一万台的付费订单。
这个数字相当惊人,要知道,法拉第未来倾尽心血打造的第一款车FF91,在过去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总共才交付了16辆。
从16到1万,这个对比足以说明,贾跃亭的这套新玩法似乎在美国市场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也让他看到了公司起死回生的希望。
不过,如果长城与法拉第未来的合作被最终证实,对于长城汽车而言,这笔买卖是福是祸还很难说。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市场是中国汽车品牌一直想攻克却始终未能大规模进入的战略高地,如果能通过与法拉第未来合作的方式“借船出海”,无疑是一条捷径。
但风险同样巨大。
最核心的风险,就在于与贾跃亭这个人物的捆绑。
由于之前乐视的债务危机,贾跃亭在国内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标签深入人心。
长城汽车多年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来的,是一个踏实肯干、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
与一个信誉存在严重污点的商业人物深度合作,很可能会给长城自身的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国内消费者的反感。
这种合作,就像是一场赌博,赌赢了,可能为长城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但如果赌输了,赔上的可能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品牌声誉。
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