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最近的大动作让汽车圈再次炸锅。余承东在享界S9T新车发布会上放出了一组“硬核数据”:截至9月16日,“鸿蒙智行”已实现93万台交付,目标是在11月前突破百万台。对比比亚迪两个半月至三个月的销量,这个数字听起来似乎没那么刺眼,但却牵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神经。从销量到品牌格局,从技术创新到行业标杆,这个里程碑背后,暗藏一场深水区的博弈。
既然要说意义重大,那先看清三重门。第一重是用户信任的考卷。华为从手机到汽车跨界,旗下一手扶持起的问界品牌,已经占鸿蒙智行销量的80%。借问界做口碑,打实用户基础,华为这手棋下得漂亮。试想,越来越多的车企与华为合作,使用鸿蒙智行系统,消费者自然会被华为品牌实力所吸引。要是不信,你看看当初牛奶、饮料打着“雀巢工艺”“可口可乐代工”的旗号,销量那叫一个猛。华为这是在用问界告诉全行业,“我不仅能造手机,还能带着车企一路开挂成豪华品牌!”
接着第二重,好戏就在“豪华自主品牌”这个词了。华为杀进汽车赛道绝不是为了玩票,而是要做推动行业创新的大哥。还记得曾经那个“十万出头,皮实耐用”的自主汽车年代吗?那时候的大部分国产车,质量低、颜值差、技术还甭提。华为这次死磕高端车,无非是要逼整个行业内卷到技术,而非一味卷价格。尊界S800这个案例就已经说明问题——联合江淮搞豪车,105天卖了1.4万台,还超越了劳斯莱斯和宾利的国内销量。这个成绩单,摆明了不给老对手留面子。有人会想,国产车凭啥卖得过超跑?答案简单:“产品强硬+品牌拉得上台面”,消费者自然觉得花这份钱值得。
第三重门才是未来最看的领域——自动驾驶。要说智驾系统,特斯拉当然是先行者,但华为的强势在于不讲武德地“砸钱+技术”。其激光雷达融合方案加视觉系统,妥妥站在技术风口浪尖。有人吐槽华为是在堆料炫技,那可是没看时代潮流。特斯拉不爱用激光雷达,理由是成本高,而华为敢用,不仅因为造得起,还因为它压得下供货价。再加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华为确实展示了“你不行我可以”的底气。
当鸿蒙智行最终达成百万目标时,不只是为赛力斯擦亮招牌,更将是一场汽车行业的“管理系课本案例”级别的革命。华为已不是一个简单时尚科技品牌,它正是一次又一次实践中告诉全行业,跨界并不是门豪赌,而是用实力说话的游戏。而未来可期的是,传统车企不会坐以待毙,“卷”起来的背后,消费者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如今我们最该问自己:昔日的国货期待,如今真的照进现实了吗?在面对华为的革命动员令时,其他车企是否能掀起新一轮技术浪潮?消费者敢把豪华车选择权交给国产车,又为何不敢给新技术一份信任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