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对手来了,印第安新旗舰发布,国内强者之战

最近摩托车圈里有个挺大的事儿,就是那个和哈雷齐名的美国老牌子——印第安,在国内市场放了个“大招”,正式开卖了两款新的顶级巡航摩托车,一款叫“Challenger 挑战者”,另一款叫“Pursuit 领航家”。

这可不是普通的小打小闹,价格一出来,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挑战者系列要卖到40万8千块,而更豪华的领航家更是标价48万8千块。

这个价格,在国内都能买一辆相当不错的家用轿车了,比如奥迪A4L或者宝马3系的中低配。

哈雷对手来了,印第安新旗舰发布,国内强者之战-有驾

所以很多人都在问,花这么多钱买一台摩托车,它到底牛在哪儿?

它这是要明着跟摩托车界的“老大哥”哈雷戴维森叫板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掰开了揉碎了看看,印第安这次到底拿出了什么看家本领。

这次最大的变化,也是最引人争议的地方,就是它的发动机。

咱们一提到美式巡航车,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多半是哈雷那种标志性的、带有“马蹄音”的大V型双缸发动机,风冷散热片层层叠叠,结构简单粗暴,讲究的是一种原始的机械感和文化情怀。

但印第安这次发布的挑战者和领航家,彻底颠覆了这个传统印象。

哈雷对手来了,印第安新旗舰发布,国内强者之战-有驾

它们用上了一台叫做“PowerPlus”的全新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不再是风冷,而是换成了更现代、散热效率更高的水冷系统;也不是哈雷坚持的底置凸轮轴、每缸两气门的设计,而是采用了更先进、性能更强的顶置凸轮轴、每缸四气门技术。

说得通俗一点,这就好比以前大家都在用算盘,讲究的是手感和传统,突然印第安拿出了一个高性能计算器,虽然没了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但运算速度和能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这台发动机有两个排量,一个1769CC,一个1834CC,换算成汽车的说法就是1.8升左右。

但你可别小看它,大排量版本能输出126匹马力,扭矩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81牛米。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

一台普通的2.0升自然吸气家用轿车,马力也就150匹左右,但扭矩一般只有200牛米出头。

哈雷对手来了,印第安新旗舰发布,国内强者之战-有驾

这台摩托车的扭矩几乎和汽车相当,但它的重量只有汽车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所以你可以想象,当你拧动油门时,它给你带来的那种推背感,绝对是普通家用车给不了的,是一种能让你心跳加速的猛烈。

在纯粹的动力性能上,印第安这次确实把哈雷的同级别车型甩在了身后。

光有强劲的心脏还不够,身子骨也得硬朗。

印第安给这两款新车配上了全新的铝合金车架,这种材料的好处是,在保证车身足够坚固的同时,还能减轻不少重量,让这台庞然大物操控起来更灵活一些。

刹车用的是世界顶级的Brembo品牌,悬挂系统也请来了知名的Showa和Fox,而且都是高性能的可调节版本。

这些名字在摩托车爱好者听来,就如同汽车爱好者听到“米其林轮胎”、“BBS轮毂”一样,代表着顶级的性能和品质。

哈雷对手来了,印第安新旗舰发布,国内强者之战-有驾

更厉害的是它的电子系统。

现在的高端汽车上有的东西,它几乎都配齐了。

比如,它有三种骑行模式,可以根据天气和路况选择“雨天”、“标准”或者“运动”模式,电脑会自动调整动力输出和刹车灵敏度。

最关键的是,它标配了“弯道ABS”和“弯道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这东西非常重要,普通的ABS只能在你直线刹车时防止车轮抱死,但如果你在转弯的时候紧急刹车,车子很容易侧滑摔倒。

而弯道ABS能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身的倾斜角度,智能地分配刹车力度,让你在弯道里也能安全地减速。

这对于一台又重又快的巡航车来说,简直是救命的配置。

哈雷对手来了,印第安新旗舰发布,国内强者之战-有驾

除此之外,还有监测你侧后方车辆的盲区提醒、防止你在坡道上起步时溜车的坡道辅助、可以加热也可以制冷的座椅、电动调节的挡风玻璃、定速巡航、能播放高品质音乐的音响系统,甚至连车两侧的储物箱和尾箱都是遥控智能锁。

可以说,印第an是想把一台豪华旅行车的所有舒适和科技配置,都塞进了这台两轮猛兽里。

看到这里,文章开头那个问题就变得更尖锐了。

印第安放弃了传统美式巡航车所标榜的“纯粹”,也就是那种风冷、结构简单的原始感,转而拥抱了水冷、高科技、高性能的现代化路线。

从产品力上看,它在动力、操控、安全、舒适性上几乎是全面超越了同价位的哈雷。

但原作者也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疑问:如果这条路是对的,那为什么之前同样走这条路的另一个美国牌子“胜利(Victory)”,最后却倒闭了呢?

哈雷对手来了,印第安新旗舰发布,国内强者之战-有驾

这个问题确实问到了点子上。

“胜利”摩托和印第安其实是“师出同门”,都属于美国北极星工业集团。

胜利当年也是主打现代设计和高性能,想开创一个美式巡航的新时代。

但它失败了,核心原因在于它缺少一样东西——历史。

在美式巡航这个极其看重品牌文化和传承的圈子里,哈雷有一百多年的故事可以讲,印第安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摩托车品牌,它的历史比哈雷还要早。

这两个牌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而“胜利”是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创造出来的全新品牌,它没有故事,没有底蕴。

哈雷对手来了,印第安新旗舰发布,国内强者之战-有驾

消费者花几十万买的不仅仅是一台机器,更是在买一种归属感,一种文化认同。

“胜利”给不了这个。

所以它既没能吸引喜欢传统的哈雷车迷,也没能凭借性能去和欧洲、日本的运动型摩托车竞争,最终落得个两头不讨好的下场。

但印第安不一样。

它手握着“美国第一”这张历史王牌,它有资格和哈雷平起平坐地讲故事。

所以,它的现代化革新,就不是一个“愣头青”的莽撞尝试,而是一个“老王者”的强势回归。

它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市场:我不仅有和你一样深厚的历史,还有你现在比不上的强大技术。

哈雷对手来了,印第安新旗舰发布,国内强者之战-有驾

那么,这场“神仙打架”对我们国内的普通消费者和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中国的摩托车市场很特殊,我们的摩托车文化发展时间不长,很多骑士都非常年轻,思想也更开放。

对于大部分中国消费者来说,我们并没有那么深的“哈雷情结”或者对“风冷纯粹”的执念。

我们更务实,花同样的钱,谁不希望买到性能更强、配置更高、骑起来更安全舒服的车呢?

所以,印第安这种“不讲武德”式的全面升级,其实非常符合中国高端消费者的胃口。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自己国家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你看现在国产的巡航车,比如春风、奔达这些品牌,它们也都没有去模仿老旧的风冷技术,而是一开始就朝着高性能、高配置、现代化的方向在努力,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这说明,用现代科技去打造更好的骑行体验,这条路在中国是行得通的,也是受到市场欢迎的。

印第安和哈雷的这场竞争,无论最后谁输谁赢,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会促使厂家拿出更好的产品来吸引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