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厂的销售说,从10到13万,能买到的其实还挺多,懂车人都知道,可能比大众的差别不止一点点。)
我一坐进去,又想起之前朋友说,这车空间变大了,但我倒觉得坐起来还挺舒服的,比上一代多了点宽裕。我特别在意两个点:一个是打火的感觉,唤醒时的反应快慢,一个是开空调时动力的真实感受。
我翻了下车友的评论,有人说速腾L的前排座椅比它的老款更软,腿托还能调节,挺有人性。但说实话,自己试了试,温和调节窗外风景,感觉整个车的悬挂偏向那种稳,不算硬,也不飘,算是刚刚好。你问我实操差别?好比和同价位的别的车比,比如轩逸、雷6,动力响应遇到坡时,速腾L的推背还算有,别的点像油门线性、刹车线性,都是偏平顺。
你知道我怎么想的?我觉得这个价位,差别其实主要在于你愿意为了这些现代感花多少钱。智联系统先不说,毕竟现在都标配了。说到价格,你问估算:这车基本配置在11.5万左右,最贵那款,大约13万,差价还是挺明显的。是不是有人会觉得,没必要为几千块多选点装配?我也犯难,但谁让我喜欢那个大屏幕,听起来更未来感点。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照片,上面是新车的轮毂细节,18英寸的轮毂镀亮了,边缘也挺有质感。我猜测——(这段先按下不表)——轮胎尺寸的变化是不是为了提升操控感?毕竟,205/55 R17比之前的小码轮更讲究,稍微宽一些,抓地力可能更高。
轮胎的成本其实不低,估算每条在700-900元,平均下来如果要换一套,百公里轮胎磨损得的油费+轮胎成本,可能比我平时骑车的油耗还多一点(这段也不太准确,毕竟我没算得很细)。但不管怎么说,轮胎的选择不就是生活里的鞋子?你不可能用一双旧袜子,换新了当然舒服。
再说,备胎这个事,我深有体会。有朋友说,速腾的备胎还得自己选装,这还挺麻烦。我心里想:不选装,拆个轮胎还得找修理店帮忙,这实际上还挺费事的。可是我也在想,不装备胎,这是不是在削减成本?对,似乎也有点像拼装式快装鞋,方便拆卸,但可能少了点安全感。
你知道我最困惑的点?我一直在想:为了这么多细节,是不是大多车厂都在做看似豪华,实操可能在后面?比如说这个车的后排空间,按官方尺寸,得 2731 毫米轴距,这个尺寸我觉得在A级车里算中上,但坐久了,还是会觉得腿部空间偏紧,用我那朋友的话来说:要不要再长点就好了。
你说,厂家做研发的时候,考虑的到底是用户真需求还是市场卖点?我觉得挺复杂的。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因为一方面觉得大屏和自动驾驶辅助很有用,另一方面又觉得省点钱买个自己喜欢的配置,才弥补点实际让人用得舒服的点。
有个细节我没细想过,以前的速腾也是我一直挺喜欢的,用耐操、开几年还能值钱,感觉结实比什么都值钱。这次新速腾L除了颜值有变化,还在那些传统优点上做了改善,但会不会,所以,过两三年我还会喜欢?还是会觉得变化太大?其实我更关心那点实用性。
哦对,你有没有注意到车里的噪音?我觉得随着轮毂变大和轮胎宽了,风噪略有增多,但还在可以接受范围。用我同事的话说:温馨提醒,下次开车别总把声音调到最大。呵呵。
说到我最关心的还是,买这车,能不能长时间舒服。毕竟这一圈,车新颖,各种配置出新,实际使用感受更重要。
你猜?我在试驾时,感觉到动力储备虽然够用,但要是满载或者长途跑,动力会不会有点吃紧呢?这估算可能不够准确,毕竟车还得跑几年才能验证。
这段时间,我反复想:我们像是在拼拼凑凑一个生活模型。就像我那个修车的朋友说:你车里每个零件像拼图块,能组合出不一样的感觉。但我还在琢磨,这样的拼凑,到底能持续多久?还是那句话——
你觉得,除了颜值和屏幕,真正实用有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