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来源 | 长城官方
作者 | 苏鹏
魏牌,这个以集团掌门人姓氏命名的品牌,从诞生之初便替长城汽车冲在第一线。
2016年,魏牌推出VV系列承担起品牌向上突围的任务,并一度成为国产豪华 SUV 标杆。
电动化上半场,魏牌在新技术形态下一边试错一边向前奔跑,虽市场表现一度跌入谷底,但试错经验也让长城摸索出转型范本,并在智能化下半场实现逆袭。
魏牌的沉浮也证明了长城不是一家故步自封的车企。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长城总是能在试错中纠偏,同时吸纳友商的成功经验,内化之后为自己所用。
比如长城一度被外界诟病“不会营销”,甚至魏建军都公开反省,“这么好的东西卖不出去,我们没有用户思维”。
为此,长城借魏牌之手引入了DTC模式(Direct to Consumer 直接触达消费者的品牌商业模式)。关于营销的改革,魏牌又冲在了最前列。
来源:长城官方
“(我们)会积极吸收新势力的成功经验,例如如何对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如何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这些是需要我们去提升的。”魏牌CEO冯复之谈及DTC模式,如此对未来汽车Daily在内的媒体表示。
行业竞争正值白热化,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比拼早已不是单一产品力之间硬碰硬,而是一场涉及产品定义、技术实力以及终端服务的闭环竞争。
借助技术储备,魏牌在蓝山与高山的助力下重新回归月销破万行列。并且今年魏牌还将推出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在产品和技术层面,长城始终给魏牌提供支撑。
而在营销方面,魏牌正着手补齐产品定义与终端服务的两道短板。
肉眼可见的是,一边试错,持续纠偏的魏牌已经完成蜕变。其将传统车企的严谨制造与新势力的灵活营销进行融合,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内核”。
技术党的胜利
今年下半年,魏牌重回“月销破万”的关键节点。
蓝山与高山是魏牌销量崛起的支柱。蓝山是一辆中大型SUV,高山定位是中大型MPV,两者的定价都在30万级别。
无论从车型定位还是身处的价格区间,两款车型都面临着高饱和的市场竞争。
蓝山要与理想L系列为首的“增程帮”,以及问界等“华为派”直面竞争。“增程”与“华为”是经过市场论证的“爆款因子”。在蓝山发布之前,还没有产品能在这两个技术流派面前讨到好处。
高山则要应对岚图梦想家、腾势D9以及别克GL8等产品的围追堵截,压力不比蓝山小多少。
但从结果来看,蓝山与高山两款产品都在各自的战局中撕开一道裂缝。
蓝山交付量一度达到8000辆,已实现10万台以上的累计交付;全新高山自5月正式上市以来,累计交付已接近2万台,最新新能源插混MPV周销量榜单显示,高山以1830辆的周销量力压梦想家、腾势D9成为周榜冠军。
谈及魏牌的阶段性胜利,冯复之认为是长城给魏牌提供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弹药”:
“长城35年的造车底蕴,在研发、质量、生产、供应链整个环节的管理非常严谨,这是长城汽车为魏牌提供的巨大优势,我们可以基于市场的需求变化,持续不断地推出优秀的产品与技术。”
蓝山与高山均搭载了长城的Hi4性能版智能四驱电混技术,这对增程技术路线造车来说是降维打击。
来源:长城官方
相比于增程式 “串联发电(所有动力均由电机驱动)” 的底层逻辑,Hi4融合发动机、前电机、后电机三大动力源,通过 4 挡 DHT 变速箱可实现“三擎九模” 智能切换。
技术路线更复杂的Hi4技术,给用户带来的好处也更直观:其打破了增程动力“满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的桎梏,且综合能效更高。
Hi4技术源自长城多年技术储备的蜕变,而智能化领域,长城也投入了更多资本与时间赛跑。
长城汽车CTO吴会肖曾表示,智能化相关研发费用目前约占长城总研发费用的一半,长城计划每年向自动驾驶领域投入研发费用至少 10 亿元。
高阶辅助驾驶的成果也率先被搭载到魏牌上。而在智能化方面,蓝山与高山都搭载了 Coffee Pilot Ultra 智能驾驶系统,不依赖高精地图,即可实现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无论是城区闹市、窄路、乡村路还是盘山路都能随用随开。
据吴会肖微博信息显示,截至8月19日,长城咖啡智能辅助驾驶里程已超过3亿公里。
电动化与智能化的领先是魏牌进入高端新能源市场竞争的入场券,左手Hi4右手Coffee Pilot Ultra的技术策略让魏牌高山以及蓝山面对任何竞争对手都不落下风。
这保证了魏牌的市场下限。
但高端新能源市场除了技术之外,还考验着一款车的渠道运营、营销管理乃至用户维护等方方面面。
这将决定着魏牌的市场上限。
DTC模式注入新鲜血液
除去高山和蓝山两款车在产品层面给魏牌带来的变化外,魏牌也在销售端引入DTC模式,打破魏牌不会营销的怪圈。
DTC模式由冯复之主导,冯复之拥有超16年的营销经验,并先后为理想、小鹏搭建起零售布局。
履新长城之后,冯复之也不负众望,为长城汽车搭建起一套全新且覆盖全国网络的直营体系。最新数据显示,截止8月25日,全国范围内的魏牌直营门店达到460家。并且魏牌计划到年底将门店扩充到700家,并覆盖国内200+座城市。
这让魏牌在销售端与用户建立起更多的物理触点,并通过高效的服务与用户建立“心理上的链接”。
魏牌直营门店 来源:长城官方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用户买不买,或者说选不选择魏牌是第二步或者第三步,让用户真正建立信任,认知到魏牌,并且体验到魏牌的产品,这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核心。”冯复之说。
不论是用DTC模式与用户建立更多物理触点,还是与用户建立“心理上的链接”,这都不容易。
前者考验着一家公司的体系能力,后者也需要决策层对用户需求有着更敏锐的洞察。
体系力方面,长城集团给到魏牌更多的支持,“这个战略一旦确定了之后,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内部的支持,甚至更多的资源投入。”冯复之告诉未来汽车Daily。“甚至经销商都非常支持长城集团,所以魏牌的向上他们做了很多大力的支持和取舍。”
资源支持外,魏牌商业化副总经理蒲昊文还提到效率,“长城的内部效率非常高”。
高效率的具象化体现则是魏牌用一年多的时间快速建立起460家直营店,并且在人力端完成了工作方法、工作逻辑乃至管理标准的统一。
横向对比新势力来看,蔚来从2017年11月到2023年年底,其用超5年的时间完成了480家直营店的建设。与蔚来起步时间接近的小鹏和理想,在2023年年底门店数量分别为500家(小鹏包含经销商授权)和467家。
“如果没有一个非常高体系去支撑的话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务)。”蒲昊文表示。
DTC模式在用户触点端快速裂变,同时魏牌还借DTC模式按照用户的需求去不断优化服务,建立“心理上的链接”。
比如,魏牌发现蓝山用户在一段周期内全跑去青藏大环线,基于对用户的反馈和需求洞察,魏牌大概一个月左右时间完成了西部售后服务的初步建设。截至目前,魏牌在川藏、青藏、青甘大环线已经累积建立30多个服务站,能确保魏牌用户在不到两个小时之内一定能抵达现场。
再比如面对北京、上海这种早晚高峰严重拥堵的超一线城市,魏牌正探索后续推出上下班通勤试驾的可能性,接用户下班或者送用户上班。
这种与用户实际用车场景相结合的试驾过程,也能让用户更真实地体验到魏牌的产品点。
不过以商业模式的范畴来看,长城集团的体系力属于理性的管理标准,其要在卖车周期考量生产成本,乃至整个链路的成本;但“建立心理链接”更偏感性,要考虑“人性化”的因素。
两者多少会在公司利益和用户标准之间产生冲突,不过魏牌也在尽量去平衡这种理性与感性的冲撞。
蒲昊文对未来汽车Daily讲到一个特殊案例:
一位用户在约定好提车时间之后,其家人生病住院了。用户说能不能把这个车退掉,因为他短时间需要钱给家人治病。
虽然用户在提车之前,魏牌已经产生了成本,但魏牌还是为用户办理了退车。
“结果还是好的,用户上个月又选择了复购我们的高山,(这)其实是双赢的局面。”蒲昊文说。
“这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持续去做的(事情)。”
冯复之也认为,不要去套路用户过度营销,让用户觉得拥有了非常好的体验,“这是魏牌的内核。”
魏牌高山7:宁可丧失部分利润,也要把好产品呈现给用户
产品和渠道,一切都向好的一面发展。
紧接着,魏牌也将推出新车型高山7,来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新车将于9月10日开启预售。
高山7是高山8、高山9之外的产品补充,魏牌希望高山系列产品能覆盖到用户商用和家用的全部出行场景。
比如高山9更多偏向商务,多用于企业接待和高管用车;高山8宜商宜家;高山7则更偏向年轻的家庭用户。
高山7的产品力向高山8和高山9看齐,魏牌执行副总经理谭健说,高山7是30万以内唯一标配四驱、激光雷达和后排屏的MPV,并且魏牌在近期已完成双山车型3.3版本OTA,重点升级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系统。而高山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高阶辅助驾驶硬件,支持城市与高速NOA功能。
来源:长城官方
同时高山7还是30万内加速最快、转向最灵活、得房率最高、音响性能最强的MPV。
“它跟8/9的核心差异主要就体现在尺寸上。”谭健表示,高山7的车身尺寸会比8/9小一些。
这是定位使然,因为高山7的主销群体是年轻的家庭用户,而很多年轻用户对车驾驶灵活性的要求相对较高,而更小的尺寸,也可以提升高山7的灵活性、转弯性。
谭健不断强调高山7的“30万内之最”,并坚持把高山7的配置拉满,这也蕴藏着高山7的市场战略定位:开辟一个MPV家庭新时代。
并且谭健告诉未来汽车Daily,高山7并不是一款以利润为导向的产品。“宁可丧失一部分利润,也要把好的产品呈现给大家。”谭健说。
这也呼应了冯复之上文所倡导的魏牌品牌内核——真诚。
推出高山7填充MPV布局的空白,进而双山车型将在细分市场完成更密集的产品覆盖。这将是魏牌在月销破万的大关上站稳脚跟的基础。
接下来魏牌也将迎来爆发期。在成都车展上,魏牌宣布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即将面世。
这是全球唯一兼容5大动力形式的超级平台,搭载双4秒级2.0混联系统、800V混联架构以及超大混动电池组、纯电续航超400公里的混动6C电池、VLA大模型等技术。
新平台也将是魏牌发起全面反击的支撑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