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趴的身姿、流畅的线条、软顶敞篷设计,不久前还在贴满伪装贴纸的测试车里,比亚迪腾势Z敞篷版已经向全球跑车市场发出了挑战书。 据最新曝光的谍照和经销商消息,这款车预计定价在40-60万元区间,拥有媲美百万级超跑的性能参数。
腾势Z敞篷版的出现,意味着国产汽车品牌正式向一直被保时捷、宝马等豪华品牌垄断的敞篷跑车市场发起冲击。
这款车不仅具备400kW的最大功率和3.2秒的百公里加速能力,更搭载了线控转向、云辇-M底盘等传统超跑才见的黑科技。
车身低趴如趴在地上的猛兽,前脸采用大嘴式进气格栅,机盖上的“挖孔”散热槽不仅实用,更增添了攻击性。
软顶敞篷设计是这款车的灵魂所在。 与硬顶版不同,敞篷版为给顶棚收纳留空间,甚至没有安装固定尾翼。 这种设计思路巧妙平衡了美观与实用性。
隐藏式门把手、导流孔和宽体肩线的设计,使风阻系数估计能低于0.23。 无边框车门和21英寸铝镁合金轮圈搭配黄色刹车卡钳,进一步强化了运动气息。
从整体造型看,腾势Z敞篷版有着保时捷911的既视感,但设计语言更现代,更具科技感。
400kW的最大功率和3.2秒的百公里加速能力,让这款车的数据甚至超过了特斯拉Model S。 这意味着红绿灯起步时,它能轻松超越大多数燃油跑车。
引人注目的是其线控转向系统。 这项技术取消了方向盘与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改用电子信号控制。
带来的直接好处是方向盘可以折叠收进仪表台,不仅碰撞时更安全,还能为驾驶座腾出14%的空间。
云辇-M底盘系统通过磁流变技术实时调节悬挂软硬,路面颠簸时悬架自动变软保证舒适性;激烈驾驶时悬架立即变硬提供支撑。
全线控底盘配合易三方技术,使整车的操控潜力得到彻底释放。 这些技术据说来自于售价168万的仰望U9的下放,对比亚迪来说是一次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示。
腾势Z敞篷版最受争议的可能是其预计40-60万元的定价区间。 这个价格比小米SU7 Ultra顶配版的52万定价高出8万,也远高于名爵MG Cyberster的31.98-36.58万。 仰望U9同平台的技术下放到一款价格减半还多的车型上,从技术含量来看确实不算过分。
比亚迪凭借自研自产三电系统、底盘和碳化硅电控等核心部件,形成了成本控制优势。 目前百万内的敞篷电动跑车市场几乎是一片蓝海,腾势Z巧妙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比保时捷718、奥迪TT、宝马Z4等燃油竞品,它在性能参数上具有明显优势。
比亚迪正在通过腾势Z实施品牌向上战略。
所有中国车企的终极目标都是品牌高端化,以前在10-20万价位内卷,现在终于有品牌敢挑战50万+的高端市场。
名爵MG Cyberster上市不到一年累计销量就已突破1000台,跻身同期国内跑车市场前三名,这证明国产跑车正在获得市场认可。
据市场研究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敞篷跑车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电动敞篷跑车的增长将成为一大亮点。
腾势Z正好踩在了这一市场风口上。 60万元价位的消费者对品牌调性的要求很高。 比亚迪能否在售后服务、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软实力上满足高端用户期待,将直接决定腾势Z的成败。
敞篷车在中国的实用性受气候限制较大,夏天太晒,冬天太冷,只有春秋两季较为适宜。 花60万买一辆一年只能用几个月的车,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硬顶+敞篷的双重选择策略很聪明。 不同用户有不同需求,硬顶版适合日常通勤,敞篷版则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从今年4月上海车展的概念车,到短短三个月后量产伪装车就上路测试,这种速度远非“PPT造车”可比。
据经销商消息,9月首批量产车已下线,四季度就能交付。 与燃油超跑相比,纯电动的腾势Z在使用成本上有明显优势。 没有机油、变速箱油、火花塞等定期更换项目,日常保养成本大幅降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