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新款上市,外观变时髦,动力配置还是老样子

买车这件事说简单也挺简单,毕竟现在车市就像逛大集,啥新鲜玩意都有,说复杂也真够复杂。最近,轩逸又出新了,是日产的第十五代轩逸,还特意在国内先首发,国外朋友都还没见过实车。那问题来了,现在市场上新动力、新设计满天飞,轩逸这回依然坚持1.6L的老套动力,只是把造型整得更花活更犀利了,这事儿到底靠谱吗?

先别急着拍案下单,咱慢慢掰扯。为什么在大街上,轩逸总能见着,走到哪都能碰上?难道真的是哪儿哪都适合它?轩逸的优点其实很朴素:皮实、省油、不闹毛病,修车便宜,空间也舒服。买家大部分不是追时髦的,是不想折腾的。这年头,花十几万买车的大多数人其实很希望省心点,别出什么花头,能用到儿子结婚都没问题。

可今年2024了,提到买车能不用天天想油价的日子,一大帮人已经考虑混动、插电、甚至纯电了,要追求激情、速度、油门随踩随有的,也有一堆拼命“增程”和“小特斯拉”们在抢市场。这时候轩逸还在坚持1.6L自然吸气这一套,动力不大不小,还守着那种熟悉到甚至有点腻的CVT变速箱,是不是有点与大流作对的倔强了?

咱们再看看新轩逸的变化。最明显是外观,前脸V-motion、日行灯、格栅、锐利线条统统上马,整个效果看起来“冲”劲十足,更贴近现在审美。说句大实话,这种颜值上的创新更像是年轻化的自证:我不是40岁大叔,我也懂你小年轻。甚至连21世纪二十年代那批飙升的法系元素也往上蹭,什么羽翼状大灯、熏黑贯穿尾灯,这些潮流设计,日产全部照单全收。

那为啥不把动力也搞一把搞?混动、涡轮都没跟上,就看着丰田、本田、甚至自主品牌不停秀操作,轩逸就不心动?其实日产自己心里比谁都明白,靠轩逸拉销量,不是靠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动力表现,而是靠一批又一批追求家用可靠的买家。1.6L这台发动机,油耗低、毛病少、几年不动一次扳手,看着别人花大价钱修双离合、修混动电池的时候,自己甚至会有点小骄傲。

那如果只是外观大变,内里小修,这届消费者会买账吗?买车的人真的只看外观吗?动力、用车体验、科技配置真不重要?我觉得现实永远是复杂的。比如,大部分人买轩逸,是看中了稳定和省心;但现在“省油”不够用了,还得“省电”、智能、能车联网、能自动驾驶,新车让你挑的不是更花样,而是焦虑越来越多。

再看售价肯定不少人关心。油车轩逸之所以好卖,是因为便宜、实在。去年满大街是轩逸直降、终端优惠、置换补贴的信息,买一台简单不出错的家用车出价也能拿下,现在你新能源价格拼到骨折,油车轩逸其实空间就小了。尤其是明年新能源购置税回到5%,也就是说油车和那些插混的车价格差距缩小,插混多点钱能补贴油钱还免牌照,买哪个真的就得掂量掂量了。

轩逸外观变时髦是好事?毋庸置疑,现在小镇青年、刚毕业出来打拼的年轻人、甚至不少家庭的第一辆车,选择轩逸,看重的不是造型,是实用。现在造型再年轻,动力还是那台“省油老伙计”,其实就是在告诉你:“我还是那个轩逸,但穿了身新衣服。”你要真想体验科技潮流,看看智能座舱、自动辅助、甚至中控联网、语音助手这一堆新花活,目前轩逸还真不行,就保持着低配简单、中配小修,高配不敢往上拔太多,以防价格太猛没人追。

所以,这届轩逸,能不能“既要又要”?既能拉住老客户,又能吸引年轻粉呢?我看悬。轩逸的用户群一直就很稳定:媳妇买菜,上班通勤,爸妈舒服,三口之家踏实入门,甚至做个网约车拉拉客户都靠谱。这类人群没怎么看重0—100加速,也不会指望一脚电门推背感,只要别坏、油耗低、冷天能启动,夏天空调凉就OK。

但市场变了,插混、油电、纯电甚至混动都都在卷配置、拼价格、比科技。十几万的车,开起来还能主动刹车、L2辅助、语音连续唤醒、四屏互联、座舱秒变影厅,轩逸如果再不升级,光靠外观可真打不住如今的消费者了。

当然,这次轩逸申报了一堆选装件,比如亮黑、银色、同色饰板、轮毂、雷达、摄像头、天窗、不同B柱C柱外观啥啥都有。但说到底,这些都只是“小聪明”,决定买单的还得看动力够不够用、配置够不够新、油耗稳定不稳定,以及最现实的——价格能不能再优惠点。

说说动力,一直坚持1.6L+CVT的轩逸很“正宗”,这个组合全中国估计没人不认识它的毛病少、油耗低的好,但新鲜劲儿确实没有。现在你花个两三千再补小电机,再上一点混动,油耗还能低一大截,开起来还带点劲,轩逸一直“不见兔子不撒鹰”,只装饰不改“心”,难道只打算守老本吗?

再说下智能化。现在全网都在吹“无感解锁”“自动泊车”“全景影像”,轩逸这边依然还在中控电容屏、选装后摄像头上原地转圈,其实确实有点慢半拍。等到一大票年轻人买车,发现新出的国产新能源能干的事轩逸都做不到,这外观再帅也是“有点跟不上”。

轩逸新款上市,外观变时髦,动力配置还是老样子-有驾
轩逸新款上市,外观变时髦,动力配置还是老样子-有驾
轩逸新款上市,外观变时髦,动力配置还是老样子-有驾
轩逸新款上市,外观变时髦,动力配置还是老样子-有驾
轩逸新款上市,外观变时髦,动力配置还是老样子-有驾

那么,日产是没能力做混动?还是故意选择继续保守?我觉得厂家最清楚,卖车得赚钱,轩逸这套技术回本快、不花哨、卖得多,各种供应商、维修、保养链都习惯了,贸然拉高技术含量,怕把成本推高,又怕新技术出事,被人吐槽。毕竟上一代轩逸的保值率、可靠性、维修简单,让很多人闭着眼都愿意选。

那问题留在这。坚持不变,到底守住了什么?新的变动,又能带来多少新买家?我老觉得,轩逸这车,和“国民经济适用男”很像,踏踏实实,啥都能用,就是不太时髦。从某个角度说,这种有点慢、有点保守的升级,也给市场留了一口气,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想一上来就体验新技术的“翻车”风险。

最后再说一句,全新轩逸在明年新能源购置税恢复5%节点上线,其实日产算盘打得很明白,就是拍着良心来赌一把“油混差距不再大”的窗口,省心老牌照样有市场。等新能源便宜完一轮、补贴取消,看谁还真就会换车频繁,车市很快就会回归理性——谁会一直给自己添麻烦呢?

所以,轩逸不会消亡,甚至会卷土重来。它不会惊艳所有人,但一定会被一批实用主义者长久选择。新的一代,把衣服换得再花,总归那些踏实、老实、靠谱的内核一直都在。剩下的,是市场的答案。你还会选轩逸吗?你想它变点什么吗?你觉得大变特变的车一定更适合自己吗?其实答案,早就在每个人心里了。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