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NWT150买早了,新本ADV150或成9月最大黑马
每次行业里有新车发布,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它背后那些供应链的小博弈。你知道吗?去年在上海车展,看着那些展车,心里就琢磨:这次新车型是不是在用一些花哨但成本低的供应链方案?反正我每次拆车或修车,发现很多车上的核心部件,基本上就是从几个大厂拼凑出来的。中国市场的价格战,到了这个地步,不拼最低价,可能连生存都难。
我今天开车出门,路上碰到老李,开了个五羊本田NWT150:这车用料挺实在嘛,不怎么费油。我笑着说:估算你这车百公里油耗在3.2到3.8L之间(体感/样本少),真不赖。老李吓一跳:还真没留意。其实我多半猜的,毕竟一线修理工频繁接触,不会告诉我假数据。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新本的ADV150,这次要硬刚几天没见到的对手,光从外观看,犀利的设计应该能吸引不少年轻人。配置更丰富,比如多通道ABS,牵引力控制这些,都是它亮点。比起同价位的力帆KPV150、同行的他们,ADV150的差别其实挺明显——用料可能差不多,但调教、细节处理,确实区别大。
这让我想起,去年看到一个修理店老板说:这些中国车,成色还行,但细节上真区别不大。我猜,国产品牌如果不在技术上多下点功夫,光靠价格战,终究走不了太远。可是你说,国内消费者是不是其实更看重看得见的配置和设计感?那么新的ADV150,便是机会。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好像拍了辆车的侧面照片,车身上那条细长的LED灯带,特别引人注目。其实硬要说,研发端像是在用拼布式布局:成本控制在心里,无非就是选用几款成熟的零部件,然后拼接出一辆看起来还不错的车。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我们平常买衣服,搭配拼接裤子一样?我自己也这么觉得。
也不是说国产车就没亮点,只是他们没有像本田一样,能在供应链上获得大厂的青睐。我偶尔会想:如果国产品牌像吉利、长城那样,能和供应链中那些核心供应商建立更深的合作,是否能带来质量和技术的飞跃?还真不一定。更多时候,供应链的利与弊,像极了市场里的拼盘拼盘,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碎片。
说到这,我不得不问:这次新本ADV150的研发,是不是以前就和大厂合作了?还是用的自家的孵化器技术?我觉得,价格这么有杀伤力,背后必定有大厂的配合——可能有部分零件是外包,但整体调校,肯定还是他们自己操盘。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国产车的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它们把供应链拆散重组的结果。
我对这个市场的感觉,就是:越在高端,越离不开大厂。像本田、雅马哈这样的品牌技术力强,供应链是他们的秘密武器。现在传统供应链的局限在于:如果整个产业链都在拼价格,哪个质量能最稳定?我觉得,消费者其实不太在意技术内幕,只要车子够省油、够拉风、够便宜就行。
其实说到这里,国内一些品牌也在试图切入一个更高端的供应链环节,但我一直有个猜测:他们是不是还没找到真正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觉得,要做到像本田那样,设计出来的零部件在不同零售渠道都能大批量供应,实在是门大学问。
回到这次新ADV150,犀利的设计和丰富配置,我敢打赌,至少能让一部分看脸的年轻人掏腰包。再加上它刚好满足城市轻度越野、休闲的需求,简直就是有趣而实用的结合体。是不是有点让人期待:这车会不会带领150级别踏板走一波新风向?我觉得其实还早。市场的变化,从来都不是线性规律,更多像个盘旋的烟圈。
自从去年盯着小型踏板市场,我就发现:用户对于个性和配置的关注明显提升。去年我试过一辆国产复古,某些细节还挺精致,但总觉得差点意思——可能是用料还是技术不过关?或者设计不够犀利?我还记得那天,售货员偷偷告诉我:你喜欢的这个款,后续会有升级。心里突然一动:是不是国内厂商都在玩要你买新车的套路?可别被套路骗了。
说到这里,我想问:如果你是品牌方,会优先对哪个环节下功夫?是产品研发、还是供应链?还是整车工艺?我自己其实挺迷茫的,但直觉告诉我,最重要的还是用户的感受。一台车,能不能用得顺行、懂你喜欢的样子,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大概这也是我喜欢拆车和观察的原因。车上的每一块塑料、每一寸线条,都是设计师和供应商手里的拼图。某天,突然发现,自己对车的喜欢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到了那些拼块的用心——不论是真材实料还是光靠包装堆出来的花哨。
下一款车型,市场上的黑马,是不是会来自一股创新的小力量?还是我们都在等本田的那个暗器?我觉得,可能都在潜伏,只要眼睛尖,能发现那些细节差别。像刚刚那辆ADV150的细节灯带,或许在市场上,说不定就起了差异化的火花。
写到这里,不由得再看一眼屏幕上的价格数据:这款车预售价大概在1.1万到1.2万(估算/样本少),比起国产品牌的普遍1万左右的价格,有一定溢价空间。从心算来看,百公里油耗大概在3.5L,高速行驶成本也就5元左右。省油又实惠,放到现在差不多算是有人喜欢的平衡点。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说的有点跳跃吧?好像广告打得太多,但其实这就是我平时的节奏——不停地在思考:为什么这些变化会出现?未来会不会变成标准配置?或者,消费者会不会变得越来越挑剔?这个我没细想过,只是用感觉抓住了市场的一部分。
有没有可能这台新车带来一场价格+配置的革命?我不敢百分百确定,但至少我觉得有人在努力。能不能像我那个朋友说的,这次的ADV150,可能真得跟以前不一样——这句话,倒让我多留个心眼。
没想到吧,关于供应链、设计、市场变化,都是那么微妙,像车里那一颗颗螺丝,装着不同的故事。下一次路上,带我去骑骑那个新黑马,或者让我看看到底哪个小细节能让我心动,也许会发现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