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堂堂一款合资中级轿车,如今能把价格拉到12.78万这个水平?这简直让人跌破眼镜,要知道,过去这类车动不动就奔着20万+去了,哪怕是最朴实的版本也是如此。现在市场真是变了天,特别是国产新能源车搅局后,整个价格体系都被迫下探。
而日产天籁,就是这场价格战里那个“跳水”最狠的代表之一。它的指导价明明挂着17.98万到23.98万,结果终端直接来了个大跳水,入门的“真心版”一口气砍掉超过5万块。
所以,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你只需要花12.78万,就能把一台车长超过4米9的合资中级车开回家。这个尺寸数据是4906毫米长,轴距2825毫米,宽度1850毫米,虽然不是同级里顶尖的,但这个价位拿到这个块头,怎么看都挺划算的。
但别以为便宜就没好货,至少在乘坐感受这块,天籁还是守住了“移动大沙发”的名声。它的座椅填充物特别厚道,坐上去那种包裹感,尤其是高配的真皮座椅,简直跟家里沙发一样舒服。
哪怕是低配的仿皮材质,舒适度也比很多同级车强不少。对于身高1米75的乘客来说,后排头部空间还有一拳两指多余量,腿部更是夸张,接近两拳四指,完全能轻松翘个二郎腿啥的。
不过,价格下来了,有些地方确实得妥协。比如这个12.78万的入门版,配置就显得有点寒酸了。手动空调、只能电动调节的外后视镜,还有那可怜的4个扬声器,跟如今配置堆到爆的国产车比,真心没有任何优势。
内饰设计也挺四平八稳的,中控台是那种Y字形结构,中间一块12.3英寸的悬浮屏还算亮眼,但左边的7英寸仪表盘不是全液晶的,看起来差点意思。方向盘倒是挺大气的三幅平底造型,手感也行。
外观嘛,现在这个版本走的是年轻运动风,大尺寸的倒梯形中网看着有点张扬,配上斜向的镀铬条,大灯也跟中网融得挺近。但这套设计总觉得少了点以前天籁那种稳重感,反倒有点像个放大版的轩逸。
这就有点尴尬了,毕竟轩逸定位偏低,天籁这么一弄,容易让人觉得掉价。侧面设计比较常规,D柱那里做了个断开处理,算是加了点个性。腰线也勾勒得有点动感。
尾部设计还算有点看头,Y字形的尾灯挺时尚立体,双边双出的排气是真的,虽然不大。整体外观不算惊艳,但低调点作为家用车也说得过去。轮胎方面,入门版配的是215/55 R17的胎,考虑到价格,倒也能理解。
动力上,天籁有2.0L和2.0T两种选择。2.0T版本数据挺漂亮,243匹马力,371牛米扭矩,可惜配了个CVT变速箱,总觉得没完全发挥出它的潜力。
但话说回来,卖得最好的还是2.0L版本,最大马力156匹,峰值扭矩197牛米,同样是CVT变速箱。这套动力组合,性能确实一般,但胜在技术成熟可靠,而且油耗表现是真的优秀,百公里综合油耗只有6.5升。
所以,当这样一台尺寸足够、舒适度在线(特别是座椅)、动力够用且省油的合资中级车,把价格拉到12.78万的时候,你还会纠结它是不是有点像轩逸,或者低配配置低吗?
毕竟,过去一年天籁卖了73400辆,年底单月甚至破万(10235辆),说明市场对它这个价位还是认可的。在价格面前,很多所谓的缺点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这波“一跌到底”,是无奈,还是策略?或许只有销量能给出最终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