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常说“金九银十”,意思是每年九月和十月是买东西、卖东西的旺季,特别是对于汽车这样的大件商品。
往年一到这个时候,各个汽车厂家都跟打了鸡血一样,销量蹭蹭往上涨,到处都是一片红火的景象。
但是,今年这个九月,感觉有点不一样。
最近出来的九月第二周,也就是从8号到14号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看着数据吧,大部分车企的销量确实比前一周涨了,可整个市场给人的感觉,却不是那种热火朝天的兴奋劲儿,反而透着一股子紧张和压力。
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这旺季到底还旺不旺?
这车市的水,到底有多深?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份榜单背后的门道。
首先得看那个稳坐第一把交椅的,比亚迪。
这一周卖了6.48万辆车。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排在它后面的好几个品牌,销量加在一起,可能都还没它一家多。
上一周它的数据是5.20万,这一周直接蹦了一万多辆上来,这个增长速度简直让人咋舌。
现在不管你看哪个销量榜,只要是关于新能源车的,比亚迪基本都是雷打不动的第一名。
它就像班里那个永远考第一的学霸,而且是那种各科成绩都甩开第二名一大截的学霸。
为什么比亚迪能这么厉害?
其实道理也简单,你看它的产品线,从十几万的秦、海豚,到二三十万的汉、唐,再到更高端的仰望,几乎覆盖了所有价格区间。
你预算多有得选,预算少也有得挑,总有一款适合你。
再加上它自己造电池,很多核心技术都攥在自己手里,成本控制得好,所以在现在这个价格战打得这么厉害的市场里,它就显得特别有底气,能稳稳地站住脚跟,还能不断往上冲。
看完第一名,咱们再来看看榜单上另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品牌,五菱。
它这一周卖了1.84万辆,成绩相当亮眼。
五菱的车,特别是像宏光MINIEV这样的小车,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不够“高大上”,但它解决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当很多人还在为十几万、二十几万的购车预算发愁时,五菱用几万块钱的价格,给出了一个能遮风挡雨、方便快捷的代步方案。
这就好比吃饭,有人喜欢山珍海味,但更多人需要的是经济实惠的家常菜。
五菱做的就是这道最受欢迎的家常菜,所以它的销量一直很稳定,因为它牢牢抓住了中国最庞大的普通消费群体。
每当大家抱怨车太贵买不起的时候,五菱的数据就在那儿摆着,提醒所有人,亲民路线永远有市场。
再往中间看,特斯拉和吉利这两位,表现得就非常“稳”。
特斯拉这一周卖了1.54万辆,比上一周稍微多了点。
作为一个外来品牌,特斯拉在国内一直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它的产品不多,就那么几款,但每一款都很有竞争力。
它不太喜欢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就是靠产品和品牌说话,销量一直很稳定,说明它的忠实用户群体非常庞大。
吉利呢,作为咱们国内的传统汽车大厂,转型新能源的步伐也是非常扎实的,这一周卖了1.49万辆。
吉利的长处在于家大业大,旗下品牌多,从吉利本身到领克、极氪,产品布局很广,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不追求一时的爆发,而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接下来,就是竞争最激烈,也是最有看头的一个区间了,这里简直就是一场大混战。
咱们先说最近热度最高的小米,第一款车SU7上市后,确实是赚足了眼球。
这一周,小米的销量达到了0.98万辆,比之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这个势头很猛,很多人都觉得小米这条“鲶鱼”把市场搅活了。
不过,咱们也得看到,小米现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牌的热度和前期的订单积累,它能不能把这种势头长期保持下去,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跟小米形成直接竞争的,就是华为加持的问界。
问界这一周的销量是0.86万辆,和小米差距不大。
这两家可以说是现在新能源市场里最受关注的新势力,一个靠的是互联网思维和强大的粉丝基础,一个靠的是华为深厚的技术底蕴和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
他俩的竞争,未来肯定会越来越精彩。
再看看曾经的“蔚小理”三兄弟,现在的情况就有点复杂了。
理想和小鹏,这一周的销量都是0.81万辆。
理想汽车前两年可以说是风光无限,靠着精准的家庭用车定位,打出了一片天。
但现在,很多人感觉理想的产品更新速度有点慢了,来来回回就是那几款车,大家有点审美疲劳了。
在竞争对手层出不穷的今天,如果不能持续拿出新东西来刺激市场,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小鹏汽车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销量比之前有所回升,但总感觉还在努力寻找突破口,想回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还需要加把劲。
曾经并肩作战的三兄弟,如今各自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这也说明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有多残酷,稍微一松懈就可能被别人赶超。
除了这些大家熟知的品牌,榜单上还有像零跑和深蓝这样的“潜力股”。
零跑这一周卖了1.3万辆,深蓝卖了1.03万辆,成绩都相当不错。
它们可能在宣传上没有那么高调,但凭借着不错的产品力和有竞争力的价格,也默默地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
这也告诉我们,这个市场不是只有声音大的才能活下来,只要用心造车,找准自己的位置,同样能分到一杯羹。
总的看下来,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今年的“金九银十”有点“虚”呢?
其实并不是说市场不行了,你看大部分品牌的销量都是在增长的。
关键在于,现在的市场环境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是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谁都能分到一块;现在是蛋糕就这么大,你想多吃一口,就得从别人碗里抢。
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每个品牌都绷紧了神经,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所以,虽然数据在涨,但每个厂家感受到的都是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种压力之下,所谓的“旺季”狂欢,自然也就变成了步步为营的阵地战。
这场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显然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阶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