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

在当下,汽车行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

而回首中国汽车工业与德国大众携手走过的历程,那无疑是一部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奋斗史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段精彩的发展之路。

上海大众的诞生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做出了重大转变,从以往的整套设备引进转变为技术引进,以开放国内市场作为交换,来获取当时国内短缺的先进技术。

汽车产业也借此东风,开始积极寻觅发展的新契机。

中国汽车工业代表团不辞辛劳地考察了多个国家,经过反复比较和权衡,最终选中了愿意分享技术的德国大众。

1984年10月10日,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与大众汽车集团正式签署了合资合同,上海大众自此宣告成立。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有驾

起初,上海大众采用CKD方式组装桑塔纳。

一辆桑塔纳汽车拥有5200多个零件,这对于当时技术水平有限的工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时,上海大众制定了一个目标,即在第七年实现90%的国产化率。

但现实很残酷,就拿方向盘这样看似简单的部件来说,国内的技术指标仅有4个,而德国却有104个。

国产化的道路困难重重,但上海大众的成立,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汽大众的成立

上海大众成立几年后,德国大众的目光又投向了一汽。

当时,一汽正与克莱斯勒进行着合作洽谈,并且在引进发动机方面进展顺利,因为对方给出的报价较为合理。

然而,当谈到整车生产线时,克莱斯勒突然提高了价格,这让一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这时,大众集团CEO哈恩主动来到一汽,提出可以提供奥迪100的技术。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有驾

这对于一汽来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方案。

于是,一汽果断决定与大众展开合作。

1991年2月,一汽大众正式成立,自此,南北大众的格局初步形成。

四年后,奥迪以10%的股比加入一汽大众,开始生产奥迪系列产品,南北大众之间的竞争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帕萨特国产权之争

1996年,大众将第五代帕萨特的国产权交给了上海大众。

这一举措帮助上海大众成功打开了中高端轿车市场的大门。

上海大众的帕萨特上市后,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销售情况一片大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五代帕萨特逐渐步入产品末期,市场竞争力开始下降。

2003年,上海大众的销量达到了40万辆,但到了2005年,销量却不足30万辆。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有驾

此时,第六代帕萨特的国产权成为了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争夺的焦点。

由于一汽大众的奥迪销量持续增长,大众最终将第六代帕萨特的国产权授予了一汽大众,这款车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迈腾。

面对这一局面,上海大众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对老款帕萨特进行改进,推出了帕萨特领域。

直到2011年,上海大众才得以采用和迈腾相同的平台,与一汽大众的差距才稍有缩小。

品牌竞争与发展

为了平衡南北大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大众决定让上海大众引入斯柯达品牌。

斯柯达进入中国市场后,表现可圈可点。

2012年,其销量达到了23.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有驾

后来,为了实现2018年400万辆的销量目标,大众计划引入廉价品牌。

2012年,大众尝试引入西雅特,但市场反响不佳。

2015年,大众确定与一汽大众合作推出廉价车品牌——捷达,与上海大众的斯柯达展开竞争。

上海大众一直怀揣着在高端车领域有所建树的梦想。

2011年,大众与上汽沟通,表示要引进新平台,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C级高端轿车。

随后,上汽将公司名称从上海大众变更为上汽大众,旨在提升品牌形象。

2016年,基于MLB纵置发动机平台的上汽大众辉昂正式问世,上汽大众多年的高端车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同年,上汽与大众集团宣布引进奥迪品牌,上汽奥迪即将进入市场。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30年前一纸合约竟让中国汽车工业彻底翻身?-有驾

这一消息引起了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的强烈反对。

他们纷纷要求奥迪停止与上汽的合作。

经过半年的艰难谈判,上汽、一汽和奥迪达成协议,上汽奥迪的产品要到2022年1月才能上市销售,并且各方还需保证2022年奥迪在中国的销量达到90万辆。

又经过三年多的协商,三方最终确定上汽奥迪的产品将由一汽大众奥迪投资人网络负责销售和售后。

为了平衡各方利益,2020年10月,一汽与奥迪签署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计划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采用奥迪和保时捷共同研发的PPE纯电平台,并且该平台仅允许一汽使用。

新的合作与发展

2024年11月,奥迪发布了新品牌,并且与上汽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智己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双方将在高端新能源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南北大众在竞争中不断发展。

其间,虽存在着一些摩擦,但双方也在不断地平衡利益。

产品族谱和品牌对位逐渐趋于统一,竞争促使双方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成本得以有效降低。

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精心布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为自身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既得益于大众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也离不开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汽车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汽车产业以及众多领域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