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7月销量跌破两万,集团压力加剧
广州这边刚下完雨,路上积水还没退。昨天在小区门口碰到老杨,他那辆雅阁停在树荫底下,说最近都不敢开远了——怕出点啥事儿,现在保养都得多留个心眼。说起广汽本田今年的日子,真是有点“闷”,连师傅修车时都感慨:“以前这牌子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8月初的时候,看了下广汽集团发出来的产销快报,整个7月份卖出去11.95万辆,比去年同期少了差不多15%。其实身边不少人早就察觉出来了,本田那股劲头明显弱了很多。这次数据一出来,本田单月只卖16033台,同比直接砍掉了一半还多。群里有人调侃,“现在雅阁和型格路上见着,都像稀罕物。”
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本田从2021年开始就一路往下滑,到去年全年只剩47万台出头,又降了一大截。今年前七个月又继续跌,将近三成没了。有一次去4S店问价,销售顺嘴一提:“我们现在主推新能源,但电动化转型确实慢点。”他自己也承认,现在合资品牌普遍压力山大。
电动化的问题,不止本田一家遭遇。隔壁邻居买传祺的时候吐槽过,“自主品牌新能源太猛啦,那些合资电动车感觉就是跟不上趟。”乘联会的数据摆在那里,自主新能源渗透率已经快75%,合资才6%左右。有师傅讲过一个段子:以前换车都是看合资,现在年轻人一听混动、纯电,就直奔国产去了。
再说回广汽本田,他们倒是出了好几款新能车型,比如那个P7,但销量嘛……怎么说呢,还得继续努力吧。有朋友之前想试驾P7,被告知排队时间短,因为“来的人少”。今年1月份因为转向机缺陷,一口气召回五十来万辆型格、皓影什么的,有些车主觉得心里不踏实,说“还是等下一批看看”。
反观同一个屋檐下的丰田,这个月居然逆势增长,上涨8%多,一个月干到58000台,把集团内部其他板块甩开不少。在微信群里,经常有人拿丰田和本田对比,“怎么感觉丰田越来越能打?”
至于自主板块,比如传祺和埃安,也没有太亮眼的数据。传祺七月份2.4万左右,同比也是往下降;埃安更惨一些,下滑超过25%。我表弟去年刚入手埃安,说续航不错,就是偶尔系统卡顿,他怀疑是不是软件优化不到位。
这些数字最后汇总起来,对整个集团影响挺大的。据听财经圈朋友聊,今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8亿到26亿之间,而去年同期还是净赚15亿。这已经延续自去年的亏损局面——据某行业杂志披露,2024年扣非净利润巨亏43.5亿元,是二十年来第一次出现这种状况。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家也没闲着。据街坊消息,这几年广汽搞“三年番禺行动”,准备通过自主品牌整合改革突围。“冯总”提出要打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还有服务体验战。他们还投钱成立华望汽车,要跟华为合作造高端车型,据说明年后才上市。全固态电池研发也在推进,有可能2026年装车。我有个做零部件的小哥透露,新技术试验阶段挺烧钱,不过如果成功,会让国产品牌地位提升不少。
海外市场也是个突破口。我舅舅常跑东南亚,说马来西亚和泰国工厂已经建成投产,当地看到中国汽车越来越普遍。他估计未来出口还能翻倍,据部分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出口同比增幅接近46%。
讲究配置方面,我注意到昊铂HT最近关注度高,不少人喜欢它那个智能驾驶辅助。不过维修师傅提醒一句:“自动泊车功能别全信,有时候识别障碍物容易误判。”实际用下来,小毛病还是得靠人工盯着点比较稳妥。有群友反馈昊铂HT空调滤芯更换周期比一般车型短一点,每次保养记得查查,不然夏天容易进灰尘影响效果。
整体看下来,无论哪个角度切进去,今年对广汽来说确实够呛。本来的销量担当——比如雅阁那些,如今单月不足两万,还暴跌超50%,拖累全局已是不争事实。而像传祺、埃安等自主阵营,也没有撑起预期中的大梁。一句话,现在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没有谁能轻松躲过去,只能拼速度拼创新,看谁先扛住淘汰赛压力吧。
前几天朋友圈刷屏的是某家二手店收购旧款雅阁,都问价格怎么突然低那么多?老板一句话:“行情变咧!”身边这些琐碎小事,其实就是整个行业变化最真实写照。不知道明年底再看,会不会又是一副新模样?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相关信息源分布于文中各处,包括产销快报数据及行业人士观点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