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列车频繁停运,龙岩遇暴雨,乘客出行受影响

关于这趟“停运大王”的普速列车,我看到很多朋友都挺好奇,凭啥说它一言不合就停运?就像有点脾气的老哥,说走就走,说停就停,这到底是啥情况?我今儿专门整合一下自己的看法,用最直白的话跟大家聊聊,大家要是觉得有道理,不妨点个赞支持一下。

先聊聊这趟列车的身份,能称得上“停运大王”,肯定不是随随便便的普速车。它跑的是厦门北到西安这条长线,编号是K244/1次。福建的龙岩是个重要节点,晚上21:20,刚好赶上暴雨雷电,这种天气本身就给运行添不少难题。车进了龙岩八站台,光是下雨就能有一堆理由停运,估计很多老司机都见怪不怪了。

别的不多说,这趟车的运行方式就很有意思。牵引机车是南局南段管的和谐电1D0237,车底是25G型客车,乘务却是西安局西安段的,这也说明了个事,这车的运作基本属于“你方唱罢我登场”。谁都能插手,管理上的灵活性就是一大特色。这灵活,说好听点是“弹性”,说难听了其实是缺乏稳定,有点跟大锅炒菜一样,谁来谁都能把勺转两下。

普速列车频繁停运,龙岩遇暴雨,乘客出行受影响-有驾

沿途停靠站也不简单,龙岩、冠豸山南、南昌、九江、蕲春、黄州、麻城、新县、光山、潢川、息县、罗山、信阳、桐柏、西峡、商南、渭南西,一路跑到西安,全程足足2045公里,运行时间26小时43分钟,这可真不是说走就走的短途。票价这方面,硬座229,软卧389,软卧上铺要613。你要真不赶时间,这趟车算实惠,便宜了快七百块钱,跟高铁一比那就好像一个是泡面,一个是自助餐,全看你愿意吃啥。

然而,这列车被叫“停运大王”,这就不是便宜能解决的问题了。说到停运,不是那种遇到突发情况才暂停,而是明显多了点“想停就停”的随性。今天大暴雨停一下,明天某个区段检修又停一下,后天车站调整又停一下。让人弄不明白的是,别的车都费劲巴拉在调整、顶着压力继续跑,它倒像是家里有矿,“不想跑就不跑”那种。其实这背后,还是涉及到种种深层问题。

首先,普速列车本身在市场需求上已经不占优势。像厦门北到西安这种热门线路,高铁就铺满了,速度快、体验好。普通老百姓要赶路赶时间,谁不愿意快点?只有那些预算紧张或者对时间要求不高的人才会考虑普速。再一看高铁G2296那趟,13个小时票价917元;再看看Z126这趟,时间短但稍贵。有时候你想图省钱,硬座软卧都能躺,主要是充裕。但坐这样慢车,对着窗外发呆一天一夜,年轻人都熬不住啊。

再说说运营角度,不是所有一路票价便宜的车都能长期稳定存在。普速车耗能高,占线资源,管理起来又麻烦。高铁时代到来后,需求就变少了。铁路局考虑效益,遇到节假日票难卖就临时停一停,遇到雷暴天气影响安全,又能停一下,平日客流一不够,想停就停。这种“随叫随停”的作风,说白了是市场与管理压力交织出来的局面,不像当年普速是绝对主流的时候,车一停几千人干瞪眼等着出行。

有网友可能觉得这样随意停运不合理,甚至有点误伤旅客。我觉得吧,合理肯定说不上,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它的线路过长,跨省多,局与局之间管理联动还挺复杂,比起高铁的一套体系,就像家里开饭店和连锁餐厅的区别,各地自己做主,遇到点小麻烦就先“停一下”,省得后面出幺蛾子。此外,普速这些年在铁道运输里的地位确实边缘了,客流少就意味着票的钱不够维持高成本投入,铁路局本身也是一盘大棋,有时候资源轮到别人,自己就得先挪一挪。

普速列车频繁停运,龙岩遇暴雨,乘客出行受影响-有驾

之前从水牌信息我还发现一个有趣事:本身这趟车除了厦门北到西安,还套跑西安到江苏南通海门区的K60/1和K62/59次,这种“套跑”模式就是线路资源最大化开发,保证车辆不闲着。结果,弄得车次又复杂,停运起来也更有理由,车底临时分流一搞,哪个区段安排一变,再遇到检修和天气,停运理所当然。像我这样拍视频,今天光顾着拍忘了上车,也是现实中的小插曲,但其实很多旅客也碰到这种情况,你好不容易查好了车次,到了现场一看,临时停运,你还得改签或者直接放弃。

对普通乘客来说,实在是挺抓狂的。你细细算,能坐得上的车全靠运气,习惯坐普速那一拨人年纪偏大或者对票价特敏感。他们有时候一个月才出一趟远门,选的就是这种慢慢悠悠的趟车,本以为省了钱结果事到临头摆一道。有学生暑假返校,或者老人探亲,走的都是普速长线,停运变成了“家常便饭”,谁都没法提前百分百掌控。

我个人觉得,铁路部门其实可以考虑一下怎么服务这些人群。普速列车虽然夕阳西下,但之所以还存在就是补充高铁之外的选择,尤其是三四线城市。高铁到不了或高铁太贵,总得有人去打通这样的便民路径。但这“停运大王”的毛病也真不能永远拖着,旅客出门不是玩猜谜,今天开不开全靠天意。至少规划上能帮助大家多一点提前预判,而不是等到下雨检修才临时通知,要不然延续下去,很多人慢慢对普速就彻底死心了。

从经济效益角度看,铁路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肯定做什么都要盘下账来,有利就开,赔本就停。但车是公共服务,有时候应付特殊需求,多点耐心安排,哪怕实行“少量开行,提前告知”,能让大家掉坑的概率小点,乘客满意度也高点。现在的信息化水平,开不开、停不停其实都能在网上第一时间提示。但真要做到让人百分百放心,还真是个技术活。车站、乘务、调度、气象,各种系统零零碎碎协同起来,说到底还是个大活儿。

总的说来,这“停运大王”列车表面上是管理随性,实际背后却有市场、运营、气象、安全、管理联动等各种交织。对于老铁迷和那些省钱出行的旅客,确实是一条“便宜但不稳定”的路径,谁用谁明白。不管怎么讲,这样的现象其实也是某种时代的交替信号:普速列车会越来越少,但只要有人需要,它就不会彻底消失。希望相关部门在高铁为王的年代里,别忘了角落里那些需要慢车的人,多一点配套,多一点关照,少一点随意停运。这样大家出门才算安心。这趟“停运大王”,讲到这儿,算是我的一点体会,感谢大家收看,有想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

普速列车频繁停运,龙岩遇暴雨,乘客出行受影响-有驾
普速列车频繁停运,龙岩遇暴雨,乘客出行受影响-有驾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