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合资车”越卖越便宜了,国产车越来越贵?

2023年,上海某国产新能源展厅里,一名车主指着销售质问:“买车时说遮阳帘免费,现在解锁要6000块?”销售回答:“硬件是您的,软件得付费。”这一幕,与2017年雷克萨斯销售要求“加价8万提车”如出一辙。十年过去,收割消费者的主角从合资车换成国产车,套路却更狠了。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合资车”越卖越便宜了,国产车越来越贵?-有驾

2015年,雷克萨斯通过区域联盟操控华东4S店,强制ES300h车型加价5万。浙江车主提供的录音显示,销售称:“不加3万装潢费,系统直接锁单。”三年间,这一操作让雷克萨斯多赚47亿,而2019年的8761万罚款仅是其单月利润的零头。2021年,湖南车主刘大华的东风日产后视镜维修费高达1.2万元,法院调查发现该部件成本仅800元,厂家通过垄断供应渠道抬价15倍,最终判决却以“无法证明市场支配地位”驳回诉求。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合资车”越卖越便宜了,国产车越来越贵?-有驾

当国产车宣称颠覆行业时,问题暴露得更彻底。某国产30万车型的成本拆解显示:电池占37%,智能座舱占29%,底盘研发仅3%。对比宝马i3底盘研发占比超15%,国产车的“高端化”依赖冰箱、屏幕等表面配置。某品牌宣称“L4级自动驾驶”,实测雨天高架匝道识别错误率达61%,夜间漏检行人43%,毫米波雷达遇大雾直接失效。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合资车”越卖越便宜了,国产车越来越贵?-有驾

2022年,某品牌车主发现车辆预装遮阳帘,使用需支付6000元解锁费。协议条款注明:“硬件所有权归用户,功能激活权归厂商。”订阅制更隐蔽:某品牌方向盘加热按季收费266元,十年累计支出比买断价高213%,不续费则限制空调风速。广东二手车商透露,某品牌因智驾权限绑定首任车主,二手车收购价暴跌50%。车企以“数据安全”为由,实质逼迫用户放弃流通。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合资车”越卖越便宜了,国产车越来越贵?-有驾

监管并非无作为。2024年新规明确硬件预装功能不得二次收费,某品牌连夜下架“座椅震动付费包”。宁德时代推出电池健康区块链系统,打破车企数据垄断,某品牌试图阻挠后被工信部约谈。173名长沙车主破解车机安装第三方软件,迫使车企开放部分接口。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合资车”越卖越便宜了,国产车越来越贵?-有驾

现实案例依然触目惊心:2024年特斯拉Autopilot被曝误判白色卡车为“天空云层”,90%事故因驾驶员过度信任系统;北京夫妻因“买国产智能车还是合资燃油车”闹上法庭,法院指出“消费分歧折射价值观冲突”;南京某车企工人抗议智能化质检标准飙升300%,但培训时间压缩80%,最终企业恢复人工复检;上海小区因充电桩安装爆发49次投票冲突,住建局强制预留20%公共桩位。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合资车”越卖越便宜了,国产车越来越贵?-有驾

刘大华在败诉判决书背面写道:“今日笑我螳臂当车,明日万人破局拆墙。”消费者的反击从未停止:拒绝为伪高端买单,抵制订阅制陷阱,用脚投票打破数据垄断。市场的公平,永远建立在警惕与对抗之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