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那个和卡宴同平台的大众途锐,那个能越野能商务的全能选手,那个低调到骨子里的 “西装暴徒”,居然要停产了!5 月 26 日,大众官方宣布:途锐将于 2025 年底前正式停产,全球累计超百万的销量神话就此画上句号。消息一出,网友瞬间炸锅:“这不是‘爷青结’,这是‘爷青坟’啊!”
高光时刻:2002 年首代途锐横空出世,凭借 W12 发动机和全地形能力,直接干翻宝马 X5,成为欧洲富豪的 “低调标配”。2010 年引入中国后,途锐更是以 “低调奢华” 人设圈粉无数,甚至被调侃为 “成功人士的隐形名片”。
销量滑坡:2023 年全球销量仅 3.2 万辆,不足巅峰期的三分之一。中国市场月均销量不足 500 辆,连自家兄弟途昂都打不过。
清仓甩卖:目前终端价格已从 55 万直降至 40 万,部分经销商甚至打出 “最后一台现车” 的旗号,堪称 “车企版清仓大甩卖”。
底盘黑科技:标配空气悬架 + 托森差速器,越野模式下离地间隙可升至 289mm,轻松碾压路虎揽胜运动版。
豪华天花板:15 寸中控屏 + 30 色氛围灯,座椅按摩力度堪比专业 SPA,连奔驰 GLE 都直呼 “内卷王”。
安全神话:连续三年获得欧洲 Euro NCAP 五星评级,车身钢材强度达 1800MPa,比同价位 BBA 高出 20%。
国产化缺席:途锐坚持进口身份,起售价高达 55 万,而国产奥迪 Q7 起售价仅 45 万。消费者直呼:“加 10 万买 Q7 不香吗?”
电动化失速:当宝马 X5 插混版满大街跑时,途锐仍在啃老本。2024 年才推出混动版,销量却不足竞品的十分之一。
价格屠刀:奔驰 GLE 终端优惠 8 万,宝马 X5L 官降 5 万,途锐被迫卷入价格战,利润率从 15% 暴跌至 3%。
品牌落差:花 50 万买大众,不如加 5 万上保时捷卡宴。消费者吐槽:“开途锐去谈生意,总被当成司机。”
设计守旧:三代途锐设计语言几乎没变,被网友调侃为 “大众套娃的终极形态”。
智能化落后:当特斯拉都用上 4D 毫米波雷达时,途锐还在玩 “机械挡把 + 物理按键”,车机系统流畅度堪比老年机。
欧盟 2035 年禁售燃油车政策落地,途锐的 3.0T V6 发动机排放超标 30%。大众若投入 20 亿研发成本升级排放,不如直接砍掉车型更划算。
途锐搭载的 12 颗博世 ESP 芯片,因俄乌冲突导致供应链断裂,2024 年产能下降 40%。大众高管坦言:“与其等芯片,不如停产保利润。”
大众 ID. 系列电动车型研发需要 200 亿欧元,而途锐年利润不足 5 亿。资本市场施压:“要么砍掉途锐,要么股价腰斩。”
Z 世代购车最关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而途锐的 “三大件” 优势在他们眼中毫无吸引力。某汽车论坛调查显示:60% 的年轻人认为 “途锐就是大号捷达”。
福特福克斯、马自达 6 相继停产,本田冠道销量暴跌,燃油车市场正在经历 “大逃杀”。大众砍掉途锐,本质是向资本市场妥协,为电动化转型让路。
二手途锐价格逆势上涨 20%,情怀党们掀起 “末日收藏” 热潮。某二手车商表示:“现在收一台 2015 款途锐,转手就能赚 3 万。”
途锐的退场,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汽车工业变革的缩影。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正是抄底途锐的黄金窗口期,但也要警惕 “情怀溢价” 背后的风险。
抄底指南:优先选择 2023 款 3.0T 车型,清仓价约 45 万,比新车省 20 万。
避坑要点:要求 4S 店提供 “第三方检测报告”,重点检查变速箱顿挫和空气悬架故障。
长期持有:建议购买延保至 8 年,避免后期维修成本过高。
你认为途锐停产是战略失误,还是时代必然?来评论区聊聊,我赌一包辣条 —— 十年后,途锐会成为下一个 “保时捷卡宴初代” 收藏神车!
参考资料:
汽车之家《大众途锐停产:一个时代的终结》
懂车帝《途锐参数配置表》
齐鲁壹点《燃油车的 “最后一公里” 究竟驶向何方?》
抖音百科《爷青结(网络热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