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心里可能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疑问,就是打开手机看新闻,到处都在说新能源汽车怎么火,销量怎么高,好像明天燃油车就要从马路上消失了一样。
就连华为那位敢说话的余承东也早就放话,说纯燃油车的时代正在加速结束,建议大家尽快淘汰。
可是一出门,一上路,尤其是在早晚高峰堵车的时候,前后左右一看,绝大多数还是挂着蓝色牌照的燃油车,绿牌车虽然越来越多,但要说占了主流,好像还差得远。
这就让人犯迷糊了,到底是新闻说得太夸张,还是我们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捋清楚。
首先,咱们得承认,新闻里说的那些数据是真的,一点没掺水。
就拿最近的汽车销量排行榜来看,那真是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市场的变化。
在6月份的销量榜单前十名里,新能源车占了八个位置,把很多我们以前耳熟能详的合资燃油车都给挤下去了。
只有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这两位“老熟人”还坚守在榜单上,但名次也已经掉到了第八、第九,看起来有点孤单。
如果把时间再拉长一点,看近半年的数据,情况也差不多,销量前十名里,燃油车就剩下吉利星越L、朗逸和轩逸这三款,而且排名也都不算靠前。
这已经不是偶然了,这说明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在新车销售这个环节,也就是大家掏钱买新车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新能源车,燃油车的吸引力正在快速下降。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余承重说的燃油车正在被淘汰,确实正在成为现实。
这个趋势如果再持续个几年,那后果可想而知。
那么,这就引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既然新卖出去的车大部分都是新能源了,为什么我们感觉马路上还是燃油车的天下呢?
其实这道理很简单,关键在于两个词,一个叫“保有量”,一个叫“增量”。
“保有量”就像一个大水池里已经存了多少水。
根据统计,到2024年,咱们国家汽车保有量超过了4亿辆,其中燃油车就有3.53亿辆。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是过去几十年,我们国家千家万户买车的历史积累。
这些车都还在正常使用,没有到报废年限,自然每天都在路上跑。
所以我们眼睛看到的,是这个巨大的“存量市场”的真实反映。
而“增量”呢,就像是往这个大水池里新注入的水流。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股新水流,大部分都是新能源车。
这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和人们最新的选择。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巨大的游泳池里装满了蓝色的水,但现在,工作人员开始往里灌注绿色的水,而且灌得又快又猛。
短时间内,你可能觉得整个池子还是蓝色的,但只要这个过程持续下去,过个两三年、三五年,你再看,池子里的水肯定会慢慢变绿,最终绿色会成为主流。
现在马路上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正处在“水色”变化的过渡期。
过去买的燃油车还没到退休的时候,但新加入的成员越来越多是新能源,此消彼长之下,公路上的景象变化只是时间问题。
那为什么大家突然之间都这么喜欢新能源车了呢?
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它是好几个优点集合在一起,正好打动了现在的消费者。
第一点就是开起来的感觉真的不一样。
很多人第一次开电动车,都会被那种安静和平顺的感觉惊讶到。
因为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车子启动和加速都特别快,而且一点顿挫感都没有,就像手机滑动屏幕一样丝滑。
车里也特别安静,以前开车总能听到发动机的嗡嗡声,现在开电车,反而是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声成了最主要的声音。
这种高级的驾驶体验,在同样价位的燃油车上是很难找到的。
第二点就是智能化。
现在的国产新能源车,车里的那块大屏幕已经成了标配,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你可以跟车子对话,让它帮你导航、放音乐、开车窗,甚至讲个笑话。
很多车还带自动泊车功能,对于停车困难户来说简直是福音。
还有越来越成熟的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上能帮你控制车速和车道,大大减轻了长途开车的疲劳。
车子不再仅仅是个交通工具,更像一个智能的移动空间,一个会思考的伙伴。
相比之下,很多传统燃油车的车机系统就显得有些落伍了,反应慢、功能少,体验上差了一大截。
第三点,也是非常实在的一点,就是省钱。
这个账大家都会算。
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晚上用低谷电充电,一度电才几毛钱,充满一次也就几十块,能跑个四五百公里。
而燃油车加一箱油,现在得三四百块钱,跑的里程也差不多。
对于每天都要开车上下班,或者跑网约车、跑业务的人来说,一年下来光油费就能省下一大笔钱,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诱惑。
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比如买新能源车免购置税,在一些大城市还不限行不限号,这些便利和优惠也促使很多人做出了选择。
当然,咱们也得说句公道话,新能源车也不是十全十美,它也有不少让人头疼的缺点。
最突出的就是续航问题,尤其是在冬天。
北方的朋友体会最深,天一冷,电池的性能就会打折扣,官方宣传能跑500公里的车,到了零下十几度的天气,能跑个300多公里就算不错了。
这种续航的不确定性,让很多需要跑长途的人心里没底。
还有就是在高速上开车,电耗会明显增加,跑得越快,电掉得也越快,续航里程缩水更厉害。
节假日高峰期,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长队的景象,也确实劝退了不少人。
充电设施的分布不均也是个大问题。
在一线大城市,充电桩随处可见,很方便。
但你要是开车回老家,到了三四线城市或者乡镇农村,想找个充电桩就没那么容易了,有时候找到了还是坏的,非常耽误事。
此外,还有一些看不见的成本。
比如保险,同样价格的车,新能源车的保险费通常要比燃油车贵一些。
再比如保值率,一辆车开个三五年想卖掉,新能源车往往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贬值得更快。
这些都是大家在买车之前需要考虑清楚的现实问题。
总的来看,虽然新能源车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取代燃油车的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这背后其实是我们国家整个汽车产业的一次巨大转型和历史机遇。
在过去燃油车的时代,我们的核心技术比如发动机、变速箱一直受制于人,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跑。
而到了新能源时代,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领域,凭借着完整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一下子冲到了前面。
像比亚迪这样的国产品牌,现在已经把车卖到了世界各地,让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制造刮目相看。
这就像几十年前,国外的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一样,只不过这一次,轮到我们给世界带去惊喜了。
这个过程,正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悄然但又迅猛地发生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