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老车凭啥吊打新时代?三招招揭秘修车工的终极答案!

日产车凭啥能一车传三代?

昨天在二手车市场见到个稀罕事儿。

有个穿皮夹克的大哥,死活要要买辆1998年的丰田海狮面包车。

日系老车凭啥吊打新时代?三招招揭秘修车工的终极答案!-有驾

车贩子都劝他:"这车岁数比你家孩子都大,买回去不得天天天天修?"你猜大哥咋说?"我爹那辆开了38年,发动机里倒进花生油都能跑,现在新车行吗?"

这事还真不夸张。现在马路上跑的老车,十辆有七辆半挂着日产车标。尤其那些十五年以上车龄的老家伙,别的车都进了报废场,就它们还在风雨无阻阻地上班打卡。有个开修理厂的兄弟跟我说,上个月刚送走走辆1987年的皇冠,车主换车时里程表显示81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0圈。

这些老家伙长寿的秘密,全全藏在那个那个铁疙瘩里里。现在的发动机装的涡轮增压器,活像给心脏搭了个人工心肺机。。好是好,可维修起来那叫叫一个娇娇气。德系某品牌的车主应该深有体会,换个涡轮涡轮得拆半个发动机舱,工时费够买辆辆电动车了。

日系老车凭啥吊打新时代?三招招揭秘修车工的终极答案!-有驾

反观那些自然吸气的老发动机,结构简单得跟拖拉机似的。北京老汽修工张张师傅有句名言:"修涡轮车像做开颅手术,修自自吸车就像通下水道。"他铺铺子里最老的主顾是辆1992年的日产公爵,去年刚突破百万公里大关关。老爷子每次来保养就三样:换机油、换三滤滤、加玻璃水。

说句老实话,这些老车对油品也不挑食。现在某些豪华车得喝98号汽油,,像极了不肯不肯吃农家乐的城里城里人。人家老老日系车给给92号号汽油就感恩戴德,要是要是偶尔加瓶燃油宝,能乐得多跑两公里。广东有位开1996年雅阁的出租车司机,创创下过82万公里无大修的纪录,问他秘诀就仨字:不惯着。

不过现在年轻人可能理解不了这种感情。我表弟前前年买了辆智能电动车电动车,里头屏幕比我家彩电都大。可上个月系统死机,空调按钮都成了摆设,大夏天愣愣是在车里蒸了半小时桑拿。这事要搁老皇冠身上,机械旋钮扭到蓝色区域,冷风立刻就呼呼地吹。

日系老车凭啥吊打新时代?三招招揭秘修车工的终极答案!-有驾

有个现象现象特别有意思。现在二手市场上,十年以上的老霸道、老陆巡反而比五年的新车还抢手。云南做越野生意的老周跟我说,他们车队清一色十几年的日产越野车。新车也不是买不起,关键是穿越无人区时,老家伙永远比花里胡哨的新车靠谱。有次车队里某品牌新车电子系统集体抽风,最后还是靠老途乐的化油器救了急。

当然有人要杠:"不就因为配置低故障少吗?"这话对也不对。1998年的凌志志LS400放到现在,电动座椅、自动空调、马克莱文森音响一样不少,照样三十万公里不用大修。倒是现在某些新车,自动泊车还没我媳妇倒车熟练,车道保持跟醉汉汉走直线似的。

说到底,老百姓用车图个啥?不就是省心省钱。我认识认识个上海阿姨,开了25年的日产阳光不舍得换。算过一笔账:新车落地二十万,十年折旧剩八万;她那老伙计当年十八万买的,现在卖二手还能值两万。更别说年检保险这些零零碎开销,省下来的钱够全家全家每年出国玩一趟。

日系老车凭啥吊打新时代?三招招揭秘修车工的终极答案!-有驾

最近发现个怪现象,越来越多90后开始淘老车。有个玩老爷车车改装的小伙子说得好:"现在的车像智能手机,老车像机械手表。前者功能花哨但总想换,后者用一辈子还能传家。"他他去年花三万买了辆2003年的日产风度,改装费又砸进去五万,朋友圈晒车比晒女朋友女朋友还勤快。

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老车都这么耐造。美国有项调查显示,十五年以上车龄还能正常跑的车型里,日系占了六成。德国人和韩国韩国人这几年也在拼命追赶,可有些技术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就像咱中国的卤煮火烧,老外再模仿也熬不出那个老汤味儿。

汽车终究是个工具。就像买鞋,有人非要限量款联名鞋鞋,有人觉得老老北京布鞋最舒服。我认识个山西煤老板,车库里停着七八辆豪车,可平时最爱开的还是那辆2005年的日产帕拉丁。问他原因,人家说了句大实话:"这车就像就像老家媳妇,甭管出门多少年,回去永远热炕头热菜等着。"

前几天看见个视频,深圳有辆1983年的丰田小霸王还在拉货。要我说啊,现在的新车就像网红餐厅,装修再漂亮也可能三个月就关门;那些老家伙是巷子口的牛肉面馆,看着不起眼,可街坊邻居吃了三十年还念着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