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事儿,聊得特别火,那就是雷克萨斯ES这款车。
过去啊,咱们一提到雷克萨斯,印象里都是那种不愁卖,甚至有时候还得加点钱才能提车的“高冷”形象。
可现在,风向好像完全变了。
到处都在传,雷克萨斯ES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松动,有的地方优惠下来,整整便宜了十几万,入门价格一下子就拉到了二十多万的区间。
这消息一出来,可就炸了锅了,上个月的销量据说一下子就冲到了一万一千多台,连老对手奥迪A4L都被它甩在了后面。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个曾经以“保值”和“不降价”为标签的豪华品牌,为什么会突然做出这么大的价格调整?
这背后是单纯的市场策略,还是受到了什么巨大的压力?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把这个事儿的里里外外给分析透彻。
首先,咱们得把这个“暴跌14万”的说法给弄明白。
如果您现在去打开雷克萨斯的官方网站,会发现那个指导价其实一分钱没变。
那这优惠是哪儿来的呢?
其实,这个惊人的优惠幅度,主要来自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在实际销售中给出的终端折扣。
尤其是一些高配车型,比如官方指导价四十多万的ES 300h行政版,在一些地区确实能给到超过十万,甚至接近十四万的优惠。
这么一算,原来一台办齐了要小五十万的车,现在可能四十万出头就能开回家,这个吸引力确实是实实在在的。
所以说,降价是真事,但它不是官方调价,而是市场竞争下经销商的自发行为。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了,也是最关键的问题:雷克萨斯为什么突然愿意降价了?
要知道,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这个压力,主要就是来自我们中国自主品牌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
您不妨看看现在三十万左右的汽车市场,那叫一个“神仙打架”。
以比亚迪汉、极氪007、小鹏P7i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产电动车,在产品力上可以说是毫不留情。
论科技感,国产车的大屏幕、智能语音交互、流畅的车机系统,体验感已经远远超过了还停留在上一代感觉的雷克萨斯。
论性能,电动车那种瞬间爆发的加速能力,是ES这种主打平顺舒适的混动车完全没法比的。
更重要的是,在同样的价位下,国产车给你的配置往往要高出一大截。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精明,越来越理性。
大家会发现,花同样的钱,我能买到加速更快、科技感更强、配置更丰富的国产车,为什么还要为雷克萨斯的品牌和所谓的“匠心”去支付那么高的溢价呢?
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这么想的时候,雷克萨斯如果再继续维持原来的高姿态,那结果只能是销量下滑,被市场边缘化。
所以,这次降价,可以看作是雷克萨斯在面对中国品牌强大攻势下,一次迫不得已但又非常及时的“战略性调整”。
它必须放下身段,用更具诚意的价格来重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当然了,光降价还不够,能让销量一下子冲起来,说明雷克萨斯ES本身还是有它独特的吸引力的。
咱们来分析一下,在优惠之后,它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主打的这套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ES,基本都是ES 300h这个混动版本。
这套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油和省心。
它不需要你像电动车一样得到处找充电桩,也没有续航焦虑,加油的习惯和普通燃油车一模一样。
但它的油耗却非常低,官方数据是百公里五个油出头,很多车主在日常市区通勤中,开出五六个油的成绩是很普遍的。
对于一台中大型轿车来说,这个油耗表现是非常惊人的。
在现在油价不便宜的背景下,常年开下来,光油费就能省下一笔可观的开销。
这种实实在在的经济性,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其次,雷克萨斯的服务和品质口碑也为它加分不少。
它提供的四年或十万公里免费保修保养政策,意味着车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除了加油和买保险,基本不用在车辆的常规维护上花什么钱。
这种“一站式”的省心服务,加上雷克萨斯一贯以来在可靠性方面的良好声誉,让很多害怕麻烦、不想在修车上费心费力的消费者感到非常安心。
他们买的不仅仅是一台车,更是一种“买了就不用操心”的体验。
此外,新款ES全系标配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了全速域的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
通俗点说,就是在高速上或者市区堵车的时候,车子可以自动跟车、自动保持在车道内行驶,能大大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
这项配置在同级别的宝马、奔驰上往往需要额外花钱选装,ES直接作为标配,也显得诚意十足。
不过,话说回来,雷克萨斯ES也绝对不是一台完美的车,它的缺点和它的优点一样突出。
最常被大家提到的,就是它和丰田凯美瑞、亚洲龙的“亲戚关系”。
它们都诞生于丰田的TNGA-K平台,这意味着它们在底盘结构和驱动形式上是同源的,全系都是前轮驱动。
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驾驶感受。
ES开起来非常舒适、安静,对路面颠簸的过滤很彻底,方向盘手感轻盈,就像一个移动的豪华大沙发。
但如果你想从它身上找到什么驾驶乐趣、操控激情,那可能就要失望了。
它和以后驱著称、强调运动性的宝马3系相比,在驾驶感受上完全是两种风格。
所以,选择它的人,一定是把舒适性放在第一位的。
另外,在空间方面,虽然它的尺寸不小,但车内的实际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宽敞,只能说是够用,和专门为中国市场加长了轴距的宝马3系、奥迪A4L相比,并没有优势。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需要澄清,就是关于“绿牌”的误解。
有些宣传中提到ES混动能上绿牌,享受不限行的政策,这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雷克萨斯ES 300h属于油电混合动力(HEV),它的电池不能外接充电,所以在国内的政策下,它属于燃油车的范畴,上的是蓝色牌照,在限牌城市同样需要摇号或者竞拍。
真正能上绿色新能源牌照的,是纯电动车(BEV)和可以外接充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这一点,消费者在购买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不要被错误的宣传所误导。
总的来看,雷克萨斯ES的这次大规模降价,是市场竞争下的必然结果。
它让那些预算在三十万左右,既想要豪华品牌的身份感,又非常看重后期使用成本和省心程度的消费者,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对于那些前两年高价提车的老车主来说,心情无疑是复杂的,车辆的保值率受到了冲击。
但对于新入场的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用更合理价格体验雷克萨斯品质的好机会。
这场价格风波也清晰地反映出,在中国汽车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永远“高高在上”,只有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倾听消费者声音,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这背后,正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提升的最好证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