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新能源车普及,仰望U8秀黑科技,越野门槛变低

在路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有点麻木了?别人主打一个零百加速,主打大屏、主打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套路,你看来看去都差不多,就像别人怎么卷,你也怎么卷。可是这回,比亚迪整了个新花样,拿出高端品牌,甩出个“仰望U8”,还搞了个什么“横着走”的越野体验赛场,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

开篇先问一句,越野车真的需要这么多黑科技吗?我们常规理解,越野车就是皮实耐造、能爬山涉水、不怕折腾。可新能源上来就扔出个“原地掉头”,还有个“应急浮水”——这些东西是不是耍花样?还是说,这玩意儿改变了越野游戏规则?

先聊聊四电机独立驱动这事。“易四方”听起来挺科技,实际开起来的确不一样。你想想,一般的越野,遇到35度碎石坡,燃油车得挂上低速四驱,还得琢磨啥时锁止前后桥。老手还好,新手那操作,容易就干停了。可U8直接扭矩到车轮,“啪啪”一脚下去,就爬上去了。880kW的总功率,真不是闹着玩的。还别说,遇到交叉轴,燃油车有时候一个轮子悬空,得靠机械差速锁慢磨,结果U8一分配扭矩,基本没废话,轮子连续,“嗖”下去了。

但这时候问题来了,车重2.9吨。你想象下,一个“胖子”飞奔上山,虽然力气大,但脚下悬挂吃不消。极限路段时,悬架的行程就够呛,你甭管底下多强的电机,这体重在那儿摆着。老派的牧马人、普拉多,那是甩着身板打滚。U8呢,靠的是科技弥补天生的“胖”。你说谁更有趣?见仁见智吧。但得承认,这个方案,新手确实友好,傻瓜操作,不怕新手手忙脚乱。

再说说那个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应急浮水模式”。这个噱头一出来,大家不淡定了。毕竟以前看过国内外各种新闻,车开进河,司机都蒙了。这回U8说自己能在1.2米深的水里漂30分钟。说实话,这块宣传挺吓人。但如果真遇上那种极端情况,这玩意真能救命。试下来,车身的确密封,电机位置一点水没有,确实能顺流慢慢挪。

但说真的,别把自己当两栖装甲车了。官方其实说了,这玩意就是应急,一旦用完,赶紧回厂检修密封,不然下回可能真得当船坐了。30分钟那也是“极限漂移”,水流一大,车马上走偏。你和那些专门为涉水设计的越野车一比,比如路虎卫士人家说900mm涉水,U8是安全,但还谈不上“水陆两用”。你真以为能像军舰横渡长江?也就是比个心安。

回到公路上,仰望U8给所有越野车主提了个醒:豪华有余、矫健不足。简单说,在路上你坐U8那叫一个舒服。空气悬挂能自动调整高低,过烂路不哆嗦;隔音做得让人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高速路,窗外风噪被关在外头,音响一开,小资气起来。但是一到连续弯,车体侧倾就出现了。说白了,“重”是最大短板。转方向盘,这虚位比宝马X7明显,后面车屁股有点“不跟人”。和奔驰G级、宝马X7那种公路王者比起来,U8还是更偏旅行。

还有一点,新能源越野用电不叫掉电,是像喝可乐那样“咕咕咚咚”的掉。一般城市出行,续航还好;可要真跑到荒野,你别指望电池还能撑几个小时。越野工况掉电速度是公路的2倍,开玩笑说,没带增程器,等于拿命冒险。所以厂家良心提醒,真上无人区,燃油增程器备好了没?怕掉队,提前想好退路。

街头新能源车普及,仰望U8秀黑科技,越野门槛变低-有驾
街头新能源车普及,仰望U8秀黑科技,越野门槛变低-有驾
街头新能源车普及,仰望U8秀黑科技,越野门槛变低-有驾
街头新能源车普及,仰望U8秀黑科技,越野门槛变低-有驾

看完仰望U8的一通秀操作,我忍不住想问一句:我们心里的“硬派越野”,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传统的越野,强调的是机械可靠,简单、粗暴,不怕坏。现在的高端新能源,讲究科技感、智能化,把一切变得容易,现实变得“无比优雅”。这之间的差距,归根到底还是“安全感”的来源——从手感、机械、踩在地上的那份踏实,到数字化、智能、电子带来的那种省心,给人的感受真的不一样。

其实你想想,现代人开车进无人区,真的冲着未知去冒险吗?更多时候,大家是开着“大玩具”,寻找一种差异化的体验。不管技术怎么发展,心里的那点“小担心”还在。U8的“原地掉头”、“浮水”黑科技,就是抓住了用户的心理,把“万一”变成“有备无患”。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这样的黑科技,是不是变相降低了越野的门槛?以前的越野,玩的是“人-车合一”,是体力、脑力和经验。现在,科技武装你到牙齿,新手一上来就能横着走。这样到底是好还是坏?说实在的,对普通人来说,自然是好事。没人会嫌自己的装备厉害。就像手机有了夜景、美颜,谁还要拼命学摄影?但老炮们可能会觉得,乐趣变少,挑战没了。以前是人战胜自然,现在像是在“开外挂”。

当然,你想得开点,这也是社会进步。越野本来就是不断发明新装备的游戏。能把“黑科技”应用到极致,也是一种创新。一辆200万的中国新能源越野车,能把全球高端品牌都拉到同一个牌桌上,这已经很牛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中国品牌正在重新定义豪华与极限。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体验完仰望U8,到底适合哪些人? 按我看,这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汉之选”,更多是给有钱、有好奇心又对安全极度敏感的那拨人。城市里用它代步有点大材小用,但开着它去露个营、穿插个边境自驾,再用上几个黑科技当个谈资,那面子、里子都到位了。你要是手头宽裕,还真值得体验一把。

但是,归根到底,仰望U8教会我们一个道理:科技可以让冒险更安全,却无法替代人内心对挑战的渴望。装备再牛,最后走上无人之地能否扛住险情,还是得靠你自己的判断与胆量。黑科技带来的便利,是锦上添花,但不要把技术当成万能盾牌,把自己变成了“啥都不懂的驾驶员”。

写到最后,我还是喜欢问一个问题:我们开车,到底是在享受挑战,还是在追求安全感?科技的进步,让越野变成一种“可以靠谱的浪漫”,但内心的强大,是任何装备都给不了你的。仰望U8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选择,但别忘了,开车上路的是你自己。至于能不能“横着走”,或者说想不想横着走,那都是你故事里的桥段,且行且珍惜吧。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