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文离场前交出140万辆成绩单:通用中国这波操作,或许暗藏合资品牌翻盘的最后一张底牌
上任才一年半就调走,何思文这个节骨眼上的职位变动,多少让人品出些味道来。2025年第三季度,通用在中国刚连续四个季度盈利,销量同比涨了10.1%,这位总裁就被调去管全球出口业务了。圈内人都懂,没做出点眉目,谁会给你升职?何思文手里那张王牌,叫上汽通用五菱——上半年出口12.6万辆,新能源车占比28.5%,同比暴涨147.6%。你说巧不巧,他的新岗位就是管出口的。
开了十几年合资车的老司机大概都记得,通用在中国市场腰斩那阵子有多狼狈。现在140万辆的销量摆在那儿,增长9.7%,听着不算惊艳,但要搁在几年前那个低谷期,这数字足够让不少人重新审视一下这家百年车企了。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藏在新能源那条线上。通用的新能源车已经连续十个季度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销量占比首次超过燃油车。别克微蓝7、凯迪拉克锐歌这些车型,在路上见到的频率明显高了。不过真正扛大旗的,还得说五菱那边——占了通用在华总销量六成以上,宏光MINIEV这种小车,下沉市场吃得透透的,东南亚那边也卖得动。
约翰·罗斯这个接棒的人,履历值得琢磨。他之前管凯迪拉克,推电动化的同时还搞F1赛事营销,CT5-V Blackwing F1 Edition那种限量版车型,6.2L V8发动机配碳纤维套件,专门钓性能车玩家的胃口。现在让他来掌舵中国市场,大概率是要在高端化上再使把劲。凯迪拉克锐歌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量同比涨了60%,在豪华电动车这块,似乎找到了点感觉。
说到电动化,通用在中国做的本土化调整,比表面上看到的要深。奥特能平台落地8款车型,电池管理系统能无线升级,底盘防护层加厚应对国内路况,座舱接入华为鸿蒙。新推出的“至境”子品牌首款轿车L7,碳化硅电驱,续航800公里,直接对标蔚来ET7。通用跟宁德时代在武汉合建的电池工厂已经投产,磷酸锰铁锂电池成本比三元锂低20%。这些动作连起来看,不像是应付差事。
别克GL8这个老面孔,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涨37.4%,连续三个月破万。商务接待、家庭出行,这车在国内的地位,短期内大概没什么车型能撼动。某种程度上,GL8就是通用在中国市场的现金牛,稳定输血让品牌有底气去试错新东西。
渠道这块的变化也挺明显。通用新建了50家城市展厅,专门卖新能源车,同时让传统4S店转型做售后服务中心。何思文任内推的AR远程诊断系统,据说把售后成本降了40%,客户留存率提升15%。经销商库存压力小了,厂家和渠道的关系自然就松快些。
通用2025年通过新能源车积分交易拿到了三亿多元,五菱缤果每辆车能贡献0.8到1.2个积分。国家推“以旧换新”政策时,别克蔚蓝6提供2万元置换补贴,第三季度订单涨了25%。这些细节操作,看着不起眼,加起来就是利润。
不过风险也摆在明面上。高端进口平台道朗格5月份暂停引入新车,雪佛兰太浩因为关税涨了30万,这价格谁买?凯迪拉克XT系列上半年销量跌了19.5%,燃油车库存还得慢慢消化。电动转型如果跟不上节奏,上汽那边可能就要掂量掂量继续投入的必要性了。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通用把中国团队开发的“逍遥”混动架构输出到墨西哥工厂,用在雪佛兰探界者上。五菱的微型电动车平台技术,也在考虑给印度市场用。以前都是全球技术往中国输,现在反过来了。这变化背后的逻辑,玩车的人自己体会。
开车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合资品牌从辉煌走向平庸。通用这次能不能真正站稳,还得看接下来几年的动作。市场不相信情怀,只认销量和利润。何思文留下的这副牌,约翰·罗斯能不能打好,2026年的财报或许会给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