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啊,说白了,市场变得越来越敏感,尤其是像宝马7系这种旗舰级别的轿车。你曾经经典的D级豪华车,现在变成了价格战、消费者心里要啥自行车的状态。8月销量才611台,哎,真是惨到我都觉得它们可能要考虑原地转型。
我身边一朋友,是豪车收藏家。上个月刚刚还犹豫要不要换一辆新7系,结果路过展厅,看见那车的前脸,说实话,我当时都想告诉他:这怎么看都不像豪车,像个圈圈灯。你试想,环形光耀格栅+分体大灯,这设计要么你喜欢,要么就反感,反感的人多,销量自然就受影响。
我突然想到,似乎外形是硬伤。你问我:是不是拿A8L或S级比起来就差得远?答案偏偏是嗯,有点差距。环形大灯+辨识度高是它的弱点,但更关键是气场。我翻了翻一些资料,过去的7系霸气侧漏,现在变得吃癫。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设计师是不是这次没怎么用心?或者说,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追求成本节约,放弃了那份霸气外露。
而价格也不是个事儿。735LI从91万跌到60多万,落地不到七八万。六七万的变化,连我那开宝马十年的人都觉得有些天方夜谭,说实话,这价钱变化让我怀疑,是真的降了还是市场早已把7系的价值打了个折扣?我自己算了个粗值,百公里油耗大概在12-15升左右(样本少,不太确定),油耗差不多是1.5元/公里。这样算能不能接受?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省点钱,能多去旅游几次。
我还记得,一个销售说:宝马在中国市场,还是得看人家颜值和品牌感,有钱人都喜欢低调奢华,但这次7系那样的外观,真说实话,我都慌。其实我心底也在嘀咕:难道是设计师开了会,保护了客户的看脸惯,才决定这外形?或者,国产车崛起,把豪华车的门槛一下拉低,7系压力很大。更别说,现在的客户,买车不光讲配置,安全、颜值、使用感都得硬气。
说到安全,真得说,客户很看重。就我那朋友,他出门在外只要车安全稳妥,比什么配置都重要。为什么我觉得宝马全系配置都在走下坡路呢?比如那四驱系统,23款的减配挺明显的。以前顶配全四驱,现在只出现在某些特别版本。我还记得修车师傅说:辆车要耐用,不是只看配置表,重不重、平衡感强不强,很关键。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发现我那朋友之前还拍了辆X5的内饰图,那真是满满的档次感,坐进去就像在皇宫。反观7系,摆在我面前的就是个豪华大玩偶。内部大概率用了仿皮、合成材质,唯一真皮墨迹也是被舍弃了。以前那种大面积真皮包裹的豪华,现在变成半真半仿。这让人觉得,豪华不在于豪华材料,而在于用料的心思。
谈到配置,倒还得说,现款7系的娱乐系统又升级了。后排巨幕大屏,鹤立鸡群。我问这屏幕用起来疼不疼?答曰:看起来像科技秀,但长时间用会不会卡?这个就得等用的人多了,才能知道了。
你说,客户真在乎这些细节么?这问题我怎么回答,都说安全第一,但其实很多人还会盘算:油耗、保养费、未来的残值。留个猜测——我觉得国产车出口带来的价格压力,让豪车厂也不得不打折促销。你说,这种压价策略真是单纯为了抢份额?还是变相示弱?我自己都不太清楚。
还有个事——我记得上次有客户问我:既然7系这么难看,配置又缩水,价格还能算合理?我笑了,然后回答:关键是安全,他们更看重的是坐在后排的那份安心感。不然怎么解释,有些人宁愿买国产豪车,宁愿少花点,也要追求看着舒服,坐着安心。
这让我想到,国产车的崛起,确实让高端豪车压力变大。奔驰的价格比7系高出不少,但销量还不错。为什么?品牌感、颜值、配置,很多消费者年轻化了。你看,有事在路上,听到有人说:钱在不同人手里,价值观不同。那7系的真的就只能尘归尘土归土吗?还是说,啥时候它会迎来新一轮的翻身?这个问题。真挺难说。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经常琢磨,豪华车的核心是什么?安全?颜值?还是那份身份的象征可持续?可能都不是。也许只是那摸得着的质感和无形的信任感。相信我,以后如果7系能在外观上多下点心,配置多用点料,把豪华感重新找回来,说不定还能扭转局面。
可是所有的低价都像一场无声的比赛。市场变了,消费者变了。他们的心理不再单纯追求品牌标签,而是买得到、用得着、心里舒服。
最后问一句:你觉得,那辆80万左右的7系,真正打动你,不是因为它的什么配置,而是那份曾经的豪华还残留在心底?还是说,它早就变成了一个价格标签上写满了折扣的符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