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神仙打架"还能打几年?行业洗牌倒计时已经响起
段永平前些日子说了大实话:"电动车这行当迟早要大洗牌,现在各家造车跟复制粘贴似的。"这话听着糙,细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您瞅瞅满大街的车,甭管是二十万的"高端货"还是十来万的代步车,加速踩电门都跟坐火箭似的,方向盘打得再溜也感觉不出多大区别。那些鼓吹"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车企,说白了就是把手机厂商那套玩法搬过来——堆配置谁不会?
技术同质化催生行业大逃杀
眼下造车新势力还在死磕智能驾驶,可特斯拉的FSD在国内落地缓慢,蔚小理自研的系统又卡在量产门槛上。倒是华为的鸿蒙智行开始玩"集团军作战",把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这些技术打包给合作车企,连Momenta这种算法公司都开始抱团取暖。这架势像极了当年手机行业的"安卓阵营"——芯片用高通、系统用安卓,最后活下来的只剩几家巨头。
传统豪车加速"大撤退"
宝马奔驰奥迪的日子越来越难熬,去年在中国市场销量集体跳水。反观比亚迪,光是今年一季度就卖出去100万辆,纯电动车销量直接碾压特斯拉。更狠的是吉利,靠着星愿这种不到10万块的电动小车,三个月卖出26万辆,硬生生从特斯拉手里抢下市场份额。那些还在坚持"油改电"的老牌车企,就像拿着诺基亚功能机对抗智能手机,迟早要被拍死在沙滩上。
全球市场暗流涌动
欧洲那边纯电动车突然回暖,大众ID.4三个月卖出15.2万辆,宝马i3销量翻着跟头涨。可特斯拉在欧洲混得风生水起时,今年一季度销量暴跌38%,反倒被大众、宝马这些老对手反超。美国市场更邪门,特朗普政府一上台就砍补贴,特斯拉股价直接跌掉三分之一。反观中国车企,靠着泰国、印尼这些新兴市场疯狂扩张,上汽在泰国建的工厂今年产能就要突破10万辆。
行业洗牌倒计时启动
现在造车就像参加烧钱游戏,研发自动驾驶动辄百亿起步,小鹏、蔚来这些新势力还在亏损泥潭里挣扎。反观比亚迪手握1174亿现金,吉利也有533亿储备,这就好比在赌桌上,有人拿着筹码继续加注,有人却连下注的本金都凑不齐。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要占40%,但能活下来的中国品牌可能不超过五家。
消费者正在用钱包投票
看看现在的停车场,五菱宏光MINIEV和特斯拉Model Y肩并肩,雅迪电动车和九号平衡车抢地盘。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与其为花里胡哨的配置买单,不如选个质量靠谱、售后方便的品牌。就像买手机,当年诺基亚用户转投苹果时才明白:系统生态比硬件参数重要得多。电动车行业的终极较量,终究要回归到"好用不贵"这个最朴素的道理。
(数据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中国青年网、国际能源署)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