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版本减少,理想高配成标配,买车选择变简单

谁敢说买车不纠结,看看现在的汽车厂商,活脱脱把选择题变成了送分题!

新车版本减少,理想高配成标配,买车选择变简单-有驾

新车的版本,一夜之间学会了“减法”,让人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家都知道,前几年买辆车,那叫一个头大——不仅得在几十个品牌里挑,还得在一个品牌的N个型号里做选择,型号下面还有五六个版本,每款的配置堪比餐馆菜单,从蘑菇油麦到蒜蓉粉丝,总让人怀疑自己是去吃饭还是买车。理想汽车最近倒是“理想”了一把,7月29日推出i8的时候还分Pro、Max、Ultra三个版本,价格32.18万元到36.98万元不等。原本以为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挑剔”,结果上线一周后发现,98%的客户只对高配感兴趣,剩下的低配和中配就跟鸡肋一样,连咬的欲望都没有。

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看不上低配版本,这车企还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版本干嘛?于是,高配直接变成了标准配置,直接定价33.98万元,还把冰箱、音响、超充电池一次性标配了。这样的话,手里攥着三十来万,直接上高配,好不痛快!据说门店的咨询、试驾人数都上去了,订单目标是9月底交付8000至1万台,这种效率真比以前开会还靠谱。

其实不少厂商也学会了“少即是多”的真谛。大牌的东风本田S7,瞄准两版一出;蔚来的ES8主打行政豪华和签名版本,特斯拉那边也是Model3和ModelY只留了两个配置版本。汽配市场显然玩起了精细化操作,以前是大杂烩,现在讲究“小而美”——但你细品,这“减法”其实是“加法”:标配直接干到顶,选装包也玩的花样多,消费者不用再面对花里胡哨的版本表做选择题,麻烦少不少。

北京陈先生买新能源车的历程,活脱脱把“选择恐惧症”演绎得有声有色。本来想着一家家体验,特意去跑了好几个门店,结果对比下来,心态差点崩了。他直言,新能源车就应该主打续航长短,别的配置给人选装,谁爱啥就买啥,车企别在版本上瞎折腾。

蔚来北京区域总经理沈泓也表示,像ES6这种“标配即满配”,大家点点APP,选个电池大小和一些个性化配件就行。简化操作把玩车门槛降下来,用户反馈都不错,销售数据也很给力,看得出来单一版本反而能“通吃”市场。那么问题来了,厂商为啥之前那么爱搞五花八门版本?这背后其实全是市场盘算——燃油车时代讲究人群覆盖,穷人用低配,富人用高配,价格拉得长才能圈住更广的客户面。李子文研究员分析,“多版本”策略能占据更多细分市场,但容易搞得企业自己的定位标签不清,最后谁都不买账。

新车版本减少,理想高配成标配,买车选择变简单-有驾

这几年新品牌和新功能像下饺子一样冒出来,年轻消费者很在意品牌个性、形象标签。多版本玩来玩去,最后容易让产品定位变模糊,反倒失去了本来投射的人群。比方说,一个一心造家用的厂商去推运动版车,听起来很美,但受众根本不买单。相反,如果把主力配置全都高水准标配,直接给客户传达一句话——来我这儿别挑了,选了就“顶配”,这种做法有利于品牌突出核心竞争力。

当然,精简版本对厂商也不是光省心那么简单。产品版本少了,零部件供应链没那么复杂,生产线切换效率高,企业成本管控也有了实打实的成效。李子文指出,五花八门的配置让工厂像打怪升级,东一锤西一棒,大伙都快晕了。而精简后,各自分工明确,对标价位也清晰,完全不用再担心自己的某一个版本跟别人撞车撞得满头包,企业就能牢牢占住自己的市场区间。经销商更是拍手叫好,之前各个型号都得存点货,结果卖不动的积压一仓库,现在资源都能聚在好卖的版本,库存压力直接减轻,省出的空间搞售后和改装,客户服务都能升级。

新车版本减少,理想高配成标配,买车选择变简单-有驾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目前汽车品牌和车企数量一大把,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这样做精简,差异化竞争能更明显,成本降了不少,品质管控也更直接,对消费者体验提升明显,预计未来新车上市时这种策略会慢慢成主流。你说精简版本划算不划算?有人可能还在怀疑,版本少了会不会买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口。其实只要大件、关键配置全都跟上,选装包也是越做越细致,服务更加贴心。正如沈泓说的,蔚来把帮助用户降低选择门槛当作头等大事。平台精简之后,销售人员不用在门店和客户费三小时解释不同版本哪个座椅更舒服,哪个音响更响亮,直接把精力放在体验和服务本身。

年轻人买买买效率高得惊人,J.D.Power发布的报告显示,95后最关心服务效率,试乘试驾能秒速接待,这体验值直接爆表。厂商也意识到,留住客户得靠服务和细节,不是靠复杂的选项去绑架人家,随着版本精简,售后和改装都能变成主力业务,职能会更聚焦。

你说精简版本会不会牺牲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其实只要生产平台模块化、敏捷度高,选装配件和个性化功能一样可以丰富。车企其实都在琢磨,如何抓住目标人群,弄出别人找不到的细分款式,配置高保底,选装可升级,用户一样能在基础上“造”出自己的独一无二。比如外观、内饰、户外功能,谁有自己特殊想法都能加进去,充分满足“我就是要不一样”的想法。

到底是消费者变懒了还是车企聪明了?或许是大家终于厌倦了选配琐碎的“自助餐”,回归干脆明了的“吃饱模式”。选择不再是考试,是拍板买单。你觉得现在汽车行业能把精简做到底吗?精简之后的服务和个性还会有保障吗?车市敬请期待,欢迎你在评论区畅聊“买车减法”体验,说不定下个版本精简的,就是你心仪的哪一款!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