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福特在中国捣鼓出的动静,最后全浓缩在了两个方盒子上,这事儿比进博会本身还耐人寻味。一个,是能升顶、能做饭,甚至还带激光雷达的电动露营车,叫智趣烈马,听着就像要把日子从水泥森林搬到荒郊野岭;另一个,是复刻1966年经典设计的燃油老古董,卖的是情怀。
这两个东西并排站在一起,中间隔着的是一台5.0升V8发动机的福特Mustang Dark Horse®,那发动机启动的声浪,能把人从智能座舱的幻想里直接拽回到柏油马路的现实中。这场景就很分裂。一边是迎合新能源和户外风潮,把车变成一个带轮子的智能家居;另一边却是坚守着大排量自吸的最后阵地,用最原始的轰鸣告诉你什么是肌肉车。你很难说清,这到底是一种左右逢源的精明,还是一种找不到方向的迷茫。
吴胜波,福特中国的一把手,在现场说得倒是很漂亮,什么三十而‘越’,什么在中国,为世界。话术背后,其实藏着这家百年老店最深的焦虑。三十年前,福特进来的时候,市场是一片蓝海,随便扔下一款车都能砸出水花。三十年后,这片海已经红得发紫,身边的对手一个个都像是开了外挂,从智能驾驶卷到车载冰箱。福特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百年积淀,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可能还没有一块高清大屏来得实在。
于是我们看到了智趣烈马这种堪称缝合怪的产物。它用了增程式电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妥协,既想要新能源的牌照,又舍不得彻底告别加油站。它把中国的激光雷达、智驾芯片和模块化厨房塞进了一个硬派越野的壳子里。福特似乎是想告诉所有人:你看,我既懂越野,也懂你们中国人想要的智能和新潮。这种我全都要的姿态,本质上是把选择题交给了市场。毕竟,当一个硬汉开始学着给你煮咖啡的时候,要么是他真的变体贴了,要么就是他真的有点急了。
隔壁的林肯展台,气氛就更微妙了。全新一代领航员和飞行家,依然在强调它们的舒适和静谧,什么北美小牛皮沙发,什么30向电动调节座椅。这些东西,放在五年前,绝对是豪华的代名词。但在今天,当旁边的国产新势力连座椅按摩都玩出花儿来的时候,这种传统的、靠堆料堆砌出来的美式豪华,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它就像一位穿着得体西装的老派绅士,安静地坐在一个充斥着电子音乐和潮流服饰的派对角落,显得格外体面,也格外孤独。
其实,整个福特展台看下来,最能打动人心的,反倒是那台致敬经典的福特烈马1966。它不谈智能,不谈新能源,就安安静静地停在那儿,用复古的撞色设计和独有的徽标,讲述着那个属于燃油车的黄金时代。它就像一个不会说话的功勋老兵,身上全是故事。这种纯粹,在当下这个被各种参数和配置搞得眼花缭乱的汽车市场里,反而成了一种稀缺品。
三十年,一个足够让少年变成中年的跨度。福特在中国,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开拓者,变成了一个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追赶者。它把最硬核的越野基因,和中国最前沿的新能源产业链,搅和在了一起,试图调配出一杯能让所有人满意的鸡尾酒。
至于这杯酒的味道究竟如何,是醇厚还是割裂,可能只有市场能给出最终的答案。下一个三十年,福特的故事,是V8的绝唱,还是电动帐篷的序曲?这恐怕比预测任何一场球赛的结果都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