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最近开始大裁员。到10月27日,约4000名员工拿钱离开了。管理层拿的补偿最多,最高有50万欧元,就是超过400万元人民币。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很惊讶。另外,许多大车企也要裁员。例如奥迪、大众、日产。这些车企计划裁掉的总人数已经超过13万。
裁员不包括中国市场。中国的奔驰日子也不好过。过去人们说奔驰,都觉得是好车、贵车。现在奔驰却在市场上大降价。
奔驰A级车直接降价10万。C级车开始就降10万。电动车降价更多。看汽车降价榜,前十名里几乎都是奔驰,只有捷豹和宝马占了几个位置。《中国汽车报》在2024年10月报道说,北京一家奔驰店为了多卖车,推出了“首付5万就能把车开走”的活动。以前奔驰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这家百年车企会这样?看奔驰自己公布的数据就知道。今年第三季度,奔驰全球卖了52万辆车,比去年少了12%。前三季度总共卖了160万辆,也比去年少了9%。赚钱更少了。今年上半年,营收是663亿欧元,比去年少了8.6%。净利润从去年的60亿欧元直接降到不到27亿欧元。利润减少了一半。
《华尔街日报》说,奔驰现在只能降价卖车。如果它不降价,市场份额会掉得更快。很多人认为,奔驰遇到问题,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转型太慢了。它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2018年,奔驰想省事,就用汽油车的底子改出了EQA、EQB、EQC这些电动车。“油改电”技术没有优点。它的续航和智能功能比不上专业的电动车。当时媒体试驾EQC时发现,冬天续航会少近30%。中控屏幕还老是卡住。很多车主抱怨:“花了买电动车的钱,得到的是汽油车的体验。”
直到2021年,奔驰才推出纯电动车平台EVA。这时,中国的电动车公司已经发展起来了。例如蔚来,在2021年4月,第10万辆车已经造好了。他们的车机系统更新了三次,可以语音控制车窗、空调,还能自动停车。中国车企出新车的速度很快,差不多一年就有一个新款。但奔驰研发一款车需要三到四年。等奔驰的新车上市,其他公司的车已经更新换代了。功能比奔驰领先很多。
五年前,如果问“花30万买什么车”,很多人都会说BBA。现在情况不同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全国卖出的车中,超过60%是15万以下的。销量前十名里,只有特斯拉Model Y和问界M8,其他车的价格都在7万到18万之间。奔驰的主要车型降价后,也只能勉强卖到20万。不降价就没有人买。一位奔驰4S店销售对《第一财经》说:“以前卖C级车赚得多。现在降价了,利润少了一半多。有时候为了完成任务,我们甚至不赚钱也卖。”
降价让奔驰赚得少了。汽油车赚得少,电动车还在亏钱。净利润直接少了一半。裁员就成了最快的省钱方法。奔驰计划通过裁员和控制花销,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到2027年,奔驰在德国的工厂还要少生产10万辆车。生产和固定成本都要减少10%。为了避免工会反对,奔驰推出了一个自愿离职方案。它用很多钱补偿员工,让他们主动离开。
这个补偿方案是“N+11”。N代表工作年限,11是固定的补偿月数。在奔驰工作3年,可以拿到4个月工资的补偿。普通员工最高能拿80万。工作30年的老员工,加上奖金,能拿到400万。工作每多一年,补偿金还能增加15%。《法兰克福汇报》写了一个离开的奔驰员工。他工作了15年,拿到了26个月工资的补偿,大约是120万欧元。他说:“虽然不想走,但是这笔钱很好。够我休息几年再找工作了。”
奔驰不只知道省钱,它也在努力转型。过去五年里,它在中国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它计划到2027年推出36款新车。其中17款是电动车。另外7款是专门给中国市场设计的。为了符合中国用户的要求,这7款车会放大中控屏幕。它们会改善语音系统,还会根据中国的道路情况调整底盘。奔驰中国区的负责人说:“中国市场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做出更适合这里的产品。”
大车企转型很慢,就像大船转向一样难。研发新车需要时间,公司结构调整也要慢慢进行。现在,中国的电动车公司不断推出更智能、更便宜的车。留给奔驰的时间不多了。我们也不能低估这家百年车企的能力。奔驰在发动机和底盘技术上仍有积累。如果它能快点转型,让新车符合市场需要,它也许还能找回以前的优势。
汽车行业的竞争一直很激烈。企业遇到困难很正常。重要的是能及时改变方向。奔驰的困境,也代表了所有传统车企转型的过程。我们相信,只要车企坚持创新,满足用户需求,无论是奔驰还是其他公司,都能在市场中立足。这也会让整个行业不断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