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残月,停车场的夜色总是带点悬疑片的色彩。摄像头下那辆新亮色的旅行车,静静地停在角落,与别的车辆拉开了距离。主人轻按钥匙,车灯像眼皮一掀,打了个哈欠。旁边一对刚下班的夫妻凑过来看,听说这车才三十万出头——再低头看看APP里的余额,他们目光里那一丝“奢想”,骤然陌生却真实起来。
那是享界 S9T刚上市72小时、订单破万的夜晚。有人在朋友圈晒提车照,有人在车友群里问各种版本如何选。地铁上,买新能源想薅补贴的白领,翻着车评视频傻眼:30万的价格,配置能卷成这样?想起去年难产的宝马3系旅行版、或者门槛高冷的奥迪A6 Avant,一些老炮儿突然不说话了。谁也没想到,30万买百万配置的豪车体验,会成真得如此扎实。
客观讲,论值钱,“旗舰9系配置+至高6万首销权益”确实像给消费者扔了颗高爆闪光弹。普通合资中型车的价钱,却能拿到遥不可及的“别人家配置”,这种“性价比数学题”几乎每个人都会做——有数据、有对比、有实物体验。更狠的,是权益包还不是只会写进PPT的幌子。上千、上万的配置和个性化选配实际就砸给你,交付期还异常短暂,这在2023年的车市里就像特斯拉刚开始国产时的气势。
也许,有人会忍不住想,为什么华为造的车能不讲武德到这个程度?
我们先不急着感慨,还是捏住证据链来捋。表面看是一次洗牌,其实套路一点不简单。享界S9T的底气,部分源自“全系标准不打折”的豪横。比如来自问界M9的诸多顶级硬件,全系标配而不是“选装加价”,直接把国产新能源的“减配悖论”做了个反向演示:36颗传感器、4颗激光雷达、5颗4D毫米波雷达、9块双层隔音玻璃,这些玩意儿架在三十多万的价位,的确一脚踹翻了豪车围栏。
别的不说,静音这事儿有多难懂?大部分人一辈子不会坐进静音测试舱,但S9T把“上车即闭麦”做到日常,一路群聊都能听清老婆的叹气,没有噪声帮你兜着,是不是“豪华”?你品,你细品。
再说性能与智驾。前些年自动泊车还当高科技讲,如今享界S9T能P2P导航到全国超50万个停车场的车位,新手司机交个方向盘就能无脑代入老司机体验——理论上你再也不用找老公停车了,当然结果可能是老公在车里追着车屁股吐槽:“这导航比我还懂路,心虚。”
MagLink Mini 可拆卸移动屏,就是那种“很有用,但好像只有科幻电影才有”东西。坐在后排用“遥控板”调空调、开射影,家里的懒癌患者现在坐车都找到借口。以往只能看BBA独享的座椅加热、通风、按摩,这回连副驾都给“零重力座椅”标配,体验一回才发现自己的老腰还有救。至于标配的金刚盾级空气悬架和连续可变阻尼,谁家三十万级主打舒适、操控都做到这个地步?有些传统品牌的高级技师估计看表情包都不敢抬头。
ALPS健康座舱、星云尾灯、智能电动门、宽温域冷暖箱……这些看着有点像是抖机灵,其实却是奇迹般地精准踩中了中国家庭用户对于“生活场景”的全栈需求。你上车没异味,堆满负氧离子,下车能冰镇饮料、加热便当,顺手再晒个朋友圈,这才叫做“科技服务生活”。至于6合1底盘架构、湿滑稳定救命功能,是真正要用到时你才明白什么是工程师的良心。无奈的是,这些全系标配的堆料,很多时候过去只出现过在小众超跑或者价格离谱的进口车上。
当然,理性地扒一扒,又不难看出这玩意儿的底牌。华为出手,靠的本就不是传统车企那一道墙。从鸿蒙智能座舱到ADS4高阶智驾,再到800V高压平台、雪鸮增程系统,每一项都像是互联网公司“玩数据、卷体验”的升级打法。能做到801km纯电续航+15分钟快充,增程版一箱油1305公里,且油耗堪比日系车,这些是真技术,还是数据游戏?实际上早在手机时代,华为就在用极致堆料和自研技术创造性价比神话;如今只是把套路用到了车上,但换了个battle场地,国产豪车老对手们一下变成了“谁都不是”。
这里有个行业尴尬,那便是大多数品牌的“丐版”都靠减法赚吆喝,而享界S9T则用加法“卷出天际”。习惯了鸡肋式加价包的客户,初次接触会怀疑人生。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老用户换车发现连最基础的安全和舒适都要加钱,恐怕会回头“追悔莫及”。有业内朋友曾半开玩笑:如果卷成这样再不卖,那中国汽车产业就真的没救了。
当然,车型SKU之多,也让“选择困难症”患者直接头秃。谁让每个版本都无限接近“顶配”,导致你花少点总担心“错过什么绝世好物”,花多了又不免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智商税套路”。我的建议?理智些,“买车如买鞋,合脚才是王道”,钱包和需求协商比销量数据更靠谱。
其实,旅行车在国内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的象征,“精致、有腔调但难养活”,直到享界S9T用性价比和科技砸出一道口子。它证明了“旅行车可以走入主流,只要厂商真舍得给用户好东西”。未来会不会有更多品牌步其后尘,还是又回归堆料玩套路的老路?现在下结论其实为时尚早。
最后我想问一句,三十万能把旗舰配置、智能座舱、超长续航、大五座空间一次全体验,这到底是行业良性竞争,还是一场不计后果的军备竞赛?对白热化的国产新能源市场来说,是福是祸,买单的终归是每一个用户。只是不知道,下一个“让同级别无路可走”的车,会不会还留给你我足够的思考和选择空间?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