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V全球30年荣耀款9月22日正式上市,新增多款外观配色,中控屏升级至12.3英寸,配置同步提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说起CR-V,得先承认这车影响力挺硬核的。光是全球卖了30年,这成绩放哪儿都能拉胯。刚听说9月22号要上全球30年荣耀款,中控屏一口气升级到12.3英寸,确实抢眼。那天我站在展厅外,看着那台刚到的试驾车,销售说:这次配色多了不止三五个,换个颜色开街也新鲜。还带点调侃:要不就是买车送颜值。

说实话,颜值升级不容易,但背后那套技术运作更精彩。老实说,这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我都有点看腻了——同价位的SUV里,不多不少全是这个排量起步。但为啥CR-V坚持不上2.0T?我的猜测是,东风本田更想靠混动系统来覆盖性能需求,毕竟2.0T油耗和维修成本它担心高点(估算,仅个人感觉)。混动耗电又不是省油,供应链那边一旦电池价格动摇,整车成本就跟着起伏,像是做菜时辣椒价格翻倍,得重新考量菜谱。

本田CR-V全球30年荣耀款9月22日正式上市,新增多款外观配色,中控屏升级至12.3英寸,配置同步提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这批荣耀版CR-V配置趋于均衡升级,但底盘和悬挂好像没多大动作。和同价位丰田RAV4比,后者在悬架调校上明显更软,过坎时舒服多了,CR-V却挺硬的,适合城里快节奏但不耐受路面坑洼。你们觉得,开车那么累,硬悬挂真的能接受吗?

说到油箱,心里总嘀咕:为啥不加个大点的油箱?现在这份量,18.59万起步的燃油版只能勉强跑个400公里,长途去岔路口还得频繁加油,挺讨厌的。插电混动版呢,那电池容量17.7千瓦时,理论纯电续航73公里(WLTC工况,样本有限),实际感受肯定打折扣。短途倒是够用,但要是想着拿它跑高速,真的有点不靠谱。

本田CR-V全球30年荣耀款9月22日正式上市,新增多款外观配色,中控屏升级至12.3英寸,配置同步提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驾

前两天和朋友聊起这车,他一句直白:真的还是买加了‘油电’的混动吧,省心。我曾经有点太看重燃油动力,现在想想,也许东风本田这策略是想把混动推上来,毕竟供应链被锂电池牵着鼻子走,想少管点油机升级,先把电驱搞定。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混动系统成本升级了,售价竞争力怎么保持?这事儿很有意思。

顺带提一句,内饰升级这块真是没感受到诚意。悬浮中控屏大了,系统也热乎,但那塑料感还是一股熟悉的廉价感冲击眼球。对比起同级别本田思域的内饰,CR-V的细节纹路和按键手感还差点意思。这事,让我多少有点小失望,不知道你们开车时在意这点儿不?

顺便问一句,现在鬼子车这个标签还管用吗?我周围不少人买日系车,反而更信任它们的耐用和保值,但也有人翻白眼说:买车还得面子,谁要说这事儿呢?我自己就挺矛盾,觉得车质量还行,品牌形象嘴上抱怨,心里又能接受,这心态挺复杂。

本田CR-V全球30年荣耀款9月22日正式上市,新增多款外观配色,中控屏升级至12.3英寸,配置同步提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驾

还有一个细节让人想吐槽——座椅调节,很标准,没啥花活。走到这,我自嘲一句:买台车还能这么纠结座椅吗?不过那些一线研发的哥们儿说,座椅结构决定舒适度,就像做饭,锅底一热不均整盘菜都要翻车。理解了这点,倒也不难理解为什么CR-V没那么多豪华配件。毕竟,这车定位是平民荣耀,越野套件?别闹了,城市SUV而已。

录个粗略计算,燃油版CR-V平均油耗大概7.2升/百公里,折合下来,每公里油费约0.7元,算上折旧和保险,百公里总成本大约在1.5元上下(体感+样本有限)。你说,这成本对一辆20万级SUV算不算合理?

本田CR-V全球30年荣耀款9月22日正式上市,新增多款外观配色,中控屏升级至12.3英寸,配置同步提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驾

荣耀版CR-V这次能赢得市场,颜值和科技升级有功,但我很怀疑它在动力和舒适上下的功夫值不值得那个价格。毕竟,买车就是买个用着顺手、心里不抵触的东西。你会为一块大屏幕多花钱吗?或者,你更看重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比如座椅材料,油箱容量,还是那能否真正省油的混动系统?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田CR-V全球30年荣耀款9月22日正式上市,新增多款外观配色,中控屏升级至12.3英寸,配置同步提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展厅里那台黑色CR-V。阳光透过玻璃,车身的烤漆在微微闪烁,握着方向盘的手感冷冰冰的,仿佛在告诉我这车的故事还没说完。你们呢?买车时会不会像我这样,对那些细枝末节格外敏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