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觉得自个儿挺聪明,做的决定都特“成年人”,结果现实抡圆了给你一巴掌,响亮清脆。
于我而言,这巴掌的形状,特像一台法系车。
这事儿得从一个红绿灯说起。
我开着我那辆“精挑细选”的城市SUV,就是那种月销榜前几名、闭着眼买都不会错的“理财产品”。
旁边一台车,姿态妖娆地从一个烂得出奇的井盖上滑了过去。
注意,是“滑”,不是我那种“咣当”一声巨响,车身震得像筛糠,屁股差点离开座垫的狼狈。
那一瞬间,我感觉我的“精明”被按在地上摩擦。
脖子伸得老长,寻思着是哪路神仙下凡,帕拉梅拉还是S级?
都不是。
车屁股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凡尔赛C5-X。
我脑子当时就宕机了。
雪铁龙?
那个快被市场遗忘的“艺术家”?
那个我买车时压根就没进过备选名单的牌子?
这不科学。
人呐,就是这样,不被扎一下,永远不知道疼。
那根刺就那么扎下了,搞得我班也不想上了,饭也不想吃了,掉头就找了家最近的雪铁龙4S店。
那门脸,怎么说呢,突出一个朴素,跟隔壁“两田”的人声鼎沸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销售小哥看见我,跟看见了亲人似的。
我还没开口,他先说话了:“哥,来看凡尔赛的吧?我跟您说,现在买这车,那简直就是捡钱。”
我心里一阵冷笑,想起了我提车时,那个销售爱答不理的脸。
我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地问:“这车……现在落地得多少?”
他伸出一个巴掌,又伸出一个巴掌,然后比了个OK的手势:“哥,十万出头,您开走。”
我当时血压肯定上来了。
十万出头?
我那辆车的价格,够买这玩意儿一辆半了。
我感觉自己过去几个月为那几千块优惠跟人斗智斗勇的经历,像个笑话。
我开始围着车转悠,带着一种“我倒要看看你凭什么”的挑剔眼光。
有一说一,这车真不小。
四米八的车长,快两米八的轴距,往那一摆,本田CRV瞬间就显得有点营养不良。
拉开后门钻进去,腿部空间奢侈到能翘二郎腿。
销售在旁边煽风点火:“后排座椅放倒,纯平,一米九多的大床,别说拉货了,您在里面打滚都行。”
我没打滚,但我确实被那个叫PHC的悬挂给震住了。
这名字听着像啥高科技化学品,实际效果简直是玄学。
销售说,这玩意儿能自己变软变硬。
我当然不信,直到我开着试驾车,专门找了段被大车压烂的路。
奇迹发生了。
我那辆“神车”过这种路,底盘传上来的声音跟拆家似的,方向盘抖得像触了电。
但这台凡尔赛,底盘传来的是一种“咕嘟咕嘟”的闷响,像是轮胎陷进了黄油里,车身晃动有,但极其柔和,带着一股子韧劲儿。
高速上开到一百二,车身稳得像块石头,风噪路噪被隔绝得七七八八,双层玻璃果然不是盖的。
那一刻,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人车合一”,也体会到了什么叫“降维打击”。
动力,1.6T配爱信8AT。
我承认,我以前也是“排量歧视者”之一,觉得这么大车配个1.6T,肯定肉。
可开起来才发现,这套动力总成的匹配,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变速箱聪明得像个老司机,换挡悄无声息,深踩油门,动力储备比想象中足得多。
这玩意儿还是当年宝马和PSA联手搞出来的东西,底子在那儿摆着呢。
最让我心态失衡的,是这车的一些“骚操作”。
一台十万出头的前驱车,居然自带电子限滑。
据说有大神开着它,从一帮四驱SUV抛锚的泥地里扬长而去。
这简直就是不讲武德,给新手村玩家配了一把满级神器。
配置更是给得“不要脸”。
全液晶仪表、12寸中控大屏,高配车机芯片还是骁龙820A,反应速度飞快。
我那车机的卡顿,简直就是上古时代的产物。
我坐在驾驶座上,默默点上一根烟,开始怀疑人生。
我问销售:“这车……好成这样,怎么就卖不动呢?”
销售小哥一听这话,话匣子打开了,满是辛酸:“哥,还不是牌子闹的。很多人觉得法系车浪漫,但浪漫的另一面就是不靠谱,维修贵。其实都是老黄历了,您看我们保养手册,费用跟普通合资车没差。可大家不信啊,宁愿去买那些减配减得底裤都不剩的‘神车’,图个心安。”
他还透露,这次疯狂降价是在为新款的混动版清库存。
走出4S店,阳光有点刺眼。
我看着马路上川流不息的CRV、荣放们,它们像一个个穿着统一校服的学生,规矩、安全,但也毫无新意。
我们这一代人,做什么都讲究“最优解”,买车要看保值率,吃饭要看排行榜,我们被各种大数据包裹,生怕自己走错一步。
可结果呢?
我们买到了所谓的“放心”,却可能错过了一台真正有趣的、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下足了血本的“好车”。
为了那点虚无缥缈的“保值率”,我们忍受着更差的行驶质感、更廉价的内饰和更少的驾驶乐趣。
这笔账,真的划算吗?
所以,后悔吗?
废话,肠子都悔青了。
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这是一种被“主流价值观”戏耍了的感觉。
兄弟们,你们说这事儿赖谁?
赖雪铁龙自己不会吆喝,还是赖我们这些消费者太“怂”?
评论区等你们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