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车展,很多人吐槽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大亮点!你有没有看清未来的汽车格局?本篇进行我国车企的大盘点,再预测格局。
没有大亮点,就是最大的惊爆点:手机界的故事,正在汽车界上演。为什么这么说?
上海车展之所以没有什么大亮点,估计很多人都猜到了原因:三个女生在安徽铜陵的逝去,让车展的宣传风格变了:保守点,多测试、多完善,再上场、再吹牛!
所以,智驾宣传也低调了,新车也推迟发布了。理想没有全新车型,蔚来也还是炫ET9的跳舞,小鹏炫机器人,小米发帽子……
更低调的是,有很多不为人关注的汽车,现在如何?未来会如何:
1. 陆风汽车
销量数据:2024年1-4月销量不足千辆,主打燃油SUV,新能源转型滞后。
问题根源:产品力不足,品牌定位模糊;母公司江铃资源向福特、新能源倾斜。
发展希望:需依托江铃福特技术输血,但窗口期有限。
2. 东南汽车
销量数据:2024年一季度销量约2000辆,依赖DX系列燃油车,新能源车型市场反响平淡。
转型尝试:与比亚迪合作开发纯电平台,但进度落后竞品2-3年。
发展希望:若合资合作未突破,可能被整合。
3. 众泰汽车
销量数据:2023年销量仅1112辆,2024年后停止披露销量,2024年预计亏损8.26-12.38亿元,近七年累计亏损或达286亿元。
问题根源:依赖山寨模式(如仿保时捷、路虎车型),缺乏核心技术;产能严重不足(2023年仅生产1108辆),品牌口碑崩塌。
自救措施:尝试出口阿尔及利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但订单执行能力存疑;募资60亿元研发新能源车,但进展缓慢。
4. 航天汽车(原北汽制造)
现状:代工极石01等新势力车型,但自身品牌(如BJ212)销量惨淡,2024年无自主新车计划。
问题根源:技术老旧,缺乏研发投入,沦为代工厂。
发展希望:依赖代工维持生存,那代工畅销的品牌才活得好。
5. 银隆新能源
销量数据:2023年钛酸锂客车销量仅600辆,主攻景区观光车市场,份额不足1%。MPV年销二千多辆。
问题根源:技术路线争议(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低),市场认可度低;依赖政府采购,缺乏C端竞争力。
发展希望:董小姐进修学习汽车,强力抓研发、供应链、销售。家电业务应该让给年轻人接班。
6. 华普汽车
销量数据:2023年销量未披露,此前主打电动商用车,但未进入行业前十。
问题根源:缺乏核心技术与供应链支持,融资能力弱。
发展希望:请能人,抓研发,以义乌思维搞供应链。
7. 创维汽车
销量数据:2025年1月:斯威汽车销量为 398辆,同比下降 70.3%,环比下降 25.7%。主力车型斯威G01、大虎、G05同比降幅均超 75%,部分车型(如斯威X7)销量归零。2024年8月曾因促销政策销量冲高至 1749辆。
问题分析:目前斯威无新能源车型在售,与弗迪动力合作的混动平台进展缓慢,原计划2025年全面新能源化的目标尚未兑现。
发展希望:新能源与智能化布局缓慢,缺乏自研能力,依赖外部合作难突破瓶颈。需摆脱“低端燃油车”标签,通过高性价比新能源车型重建市场信任。
8. 风行汽车
销量数据:东风汽车2024年1月出口3546辆,商用车板块稳定,但乘用车(如岚图)表现平平,东风旗下的风行汽车的销量更是不乐观。
转型尝试:虽然岚图品牌2024年销量1万辆,同比增长150%,但风行汽车却没那么好运,虽然星海S造型漂亮,但知道的人很少。
发展希望:提升研发、提升营销水平。
9. 华泰汽车
销量数据:曾以圣达菲车型闻名,但近年退出主流市场,未公布具体销量数据,新能源车型(如EV160R)市场反响平淡。
发展希望:早期涉足新能源“三电”技术,但未形成规模化优势,2025年与大众合作未带来显著销量提升,希望在于与强企合作。
10. 金杯汽车
销量数据:曾以圣达菲车型闻名,但近年退出主流市场,未公布具体销量数据,新能源车型(如EV160R)市场反响平淡。
销量数据:2024年1-9月累计销量仅5,584辆,月均不足700辆,主打高端市场(售价20-50万元),但市场接受度低。
问题分析:自研能力不足,智能驾驶功能落后,基础配置需选装。
发展希望:与华为等强企更深的合作,提升设计,走中低端性价比路线。
11. 远航汽车
销量数据:2024年营收43.66亿元(同比-15.05%),净利润3.82亿元(同比+214.06%),主要受益于宝马合作项目及新能源微卡销量增长。
业务分析:零部件业务(内饰、座椅)占主导,但销量下滑(座椅销售同比-29.85%),新能源微卡成为新增长点。作为宝马核心供应商,深度配套其沈阳生产基地,2026年宝马“新世代”车型本土化生产将释放零部件需求。
发展希望:推出吉运E6/E9醇氢电动版,计划2025年拓展海狮系列新能源车型,瞄准北方市场,但营销水平尚需提升,存在感很低。
12. 斯威汽车
销量数据:2024年销量未披露,但2023年EV6 II销量同比增长超2倍,主攻15-20万元市场。
技术亮点:推出“光储充运一体化”解决方案,800V高压快充技术领先。
挑战:品牌认知度低,渠道建设滞后,需与华为、小米等新势力竞争。
发展希望:如果营销不跟上“小小理”、如果研发没有大突破,销量难以乐观
现状:母公司吉利集团资源倾斜至极氪、银河等品牌,华普已多年无新车推出,实际处于停产状态。
发展估计:品牌边缘化,可能逐步退出市场。
13. 长江汽车
销量数据:2023年销量未披露,此前主打电动商用车,但未进入行业前十。
问题根源:缺乏核心技术与供应链支持,融资能力弱。
发展希望:请能人,抓研发,以义乌思维搞供应链。
14. 江铃汽车
销量数据:2024年销量118,724辆(同比+10.64%),主力车型驭胜系列持续发力;2025年1月销量8,828辆(同比+15.61%),但2月销量6,860辆(同比-21.50%)。
近期发展:与百度Apollo合作的智能电动车型,定位跨界SMV(SUV+MPV),配备二排侧气囊、电动侧滑门等,主打出行服务市场,2024年已交付“萝卜快跑”平台。2024年推出纯电小VAN、纯电小卡,凯运增程车型上市。
发展前景:江铃新能源将推出A级三厢纯电轿车,预计补贴后13万元起,对标北汽EU5、比亚迪秦EV,2025年下半年投产。南昌新能源基地一期年产15万辆,二期扩至30万辆,覆盖A00-A级轿车、SUV、MPV全品类。
2025年4月新势力销量排行榜如下:
零跑汽车:41039辆,同比增长173% ;
小鹏汽车:35045辆,同比增长273% ;
理想汽车:33939辆,同比增长31.6% ;
蔚来汽车:3.2万辆,同比增长150% ;
小米汽车:28000辆,环比略有下滑 ;
深蓝汽车:2.5万辆,同比增长100% ;
极氪汽车:2.3万辆,同比增长80% ;
问界汽车:1.3万辆,同比增长50% ;
阿维塔:11681辆,同比增长30% ;
岚图汽车:10019辆,同比增长150% ;
现在很多人,买车在APP上就完成了。如果人们想买车时,都没有想到的汽车品牌,那该品牌的销量能好吗?
答案是显然的:现在的汽车竞争力,完全不在于门店渠道多不多。而关键竞争力在于科技、营销。
现在的汽车界,正在复制当年的手机圈。当年的手机圈,天语、酷派、金立、联想、波导等手机店或柜台再多,与小米、荣耀、华为竞争也毫无胜算。
如今的汽车界也一样,虽然汽车需要维护保养。但也没有阻挠造车新势力的高歌猛进,即使安徽铜陵三个女生成为网络热点,也阻止不了小米SU7月销二万多辆,可见小米之强。
当科技主流涌入哪个行业,如果旧势力没有迅速采用新势力的新打法,那竞争力几乎丧失。无论是手机、汽车、家电零售、游戏……都是一样:
手机厂商纷纷倒闭,国美、苏宁、永乐、五星等家电卖场处境艰难,游戏机被网游取代,大量实体商店被电商搞倒闭……
五菱的成功,在于转型新能源汽车很及时,推出了大爆款五菱迷尔、五菱缤果、五菱星光……
同是面包车出身的长安汽车,更是更彻底的转型,推出阿维塔、深蓝,可以说是再造一个新车企。
而转型失败的哈飞汽车、金杯汽车、陆风汽车、东南汽车,几乎没有重振雄风的机会了。
行业大整顿,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会跟着排名的重新洗牌。当汽车品牌集中度大幅提升,部分城市发展很猛,部分城市很失落。城市间的贫富差距在拉大。
未来的汽车格局,将会是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小米、小鹏、理想、零跑、五菱、华为五界……等车企的天下。
既然汽车界复制当年的手机界,那大量车企倒闭也就必然的事了。
你所在城市的车企,是哪家?你认为发展前景怎么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