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但凡手里攥着十万块钱想买辆家用轿车的朋友,可能都会有种感觉,就是这市场变化太快,有点看不懂了。
搁在以前,这个价位的选择题似乎很简单,大家闭着眼都会往大众朗逸、日产轩逸或者丰田卡罗拉这些老牌合资车那儿瞅。
销售人员也总会把“德系品质,底盘扎实”或者“日系技术,省油耐用”这些话挂在嘴边,听得多了,好像就成了真理。
可现在,你要是再去车市里转一圈,会发现情况完全不一样了,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改变。
很多过去被认为是“标准答案”的选择,现在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一些国产新秀,特别是插电混动车型,正用实实在在的优势,改变着大家的购车观念。
咱们老百姓买车,最关心的头一件事,肯定就是钱。
这不仅是买车时掏出去的那笔钱,更是以后长年累月用车养车的开销。
我们就来实实在在地算一笔账,看看这差距到底有多大。
就拿最常见的家庭用车情况来说,假设一年开个一万五千公里,主要是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偶尔跑跑长途。
如果选择的是一台传统的热门合资燃油车,比如1.5升或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虽然厂家标的油耗看着不高,但只要在城市里开,遇到早晚高峰堵车,实际油耗跑到百公里七八升是家常便饭。
咱们就按百公里7.5升来算,再结合现在92号汽油一升8块钱左右的价格,那么一年的油费开销就是:15000公里 ÷ 100 × 7.5升 × 8元/升 = 9000元。
这意味着每个月,你都要固定从口袋里拿出750块钱交给加油站。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同样价位的国产插电混动车是什么情况,比如现在市面上很火的比亚迪秦PLUS DM-i或者五菱星光这类车。
它们的逻辑就完全不同了。
这类车带有一块电池,可以支持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纯电行驶。
如果你家里能安充电桩,那用车成本就极低了。
每天回家花几个小时充电,用晚上的低谷电价,充满一次可能也就十来块钱,足够你跑两三天的通勤路。
这样一来,只要不是出远门,你基本可以告别加油站了。
就算你没条件充电,完全把它当成一辆油车来开,它的工作模式也更省油。
因为发动机大多数时候不是直接费力地驱动车轮,而是以最经济的转速来发电,所以即便是在电池没电的状态下,油耗也能轻松控制在百公里4升左右。
同样一年开一万五千公里,油费就是:15000公里 ÷ 100 × 4升 × 8元/升 = 4800元。
这么一算,一年下来光油钱就能省下四千多块。
五年就是两万多,这笔钱足够给家里添置好几样大件家电,或者带着家人来一次舒舒服服的旅行了。
更别忘了,插电混动车挂的是绿牌,能享受国家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光这一项又能省下将近一万块。
在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一张免费的牌照更是价值不菲。
当经济账算得如此清晰时,过去那些关于“皮实耐用”的模糊概念,在真金白银的巨大差异面前,说服力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省钱固然重要,但车毕竟是自己天天开、家人天天坐的,体验好不好同样关键。
过去我们花十万块买合资车,心里是有个预期的,那就是配置不会太高。
车内大概率是织物座椅,夏天热冬天冰;空调得手动拧,中控台上可能只有一个小小的收音机屏幕,能有个模糊的倒车影像就算厚道了。
大家也都习惯了,觉得这个价钱就该是这样。
但是,国产车企显然不想遵守这个“老规矩”,它们直接把配置拉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你花同样的钱,买到的东西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从驾驶感受上说,传统的小排量自然吸气燃油车,在市区里开起来,总感觉有点“肉”,红绿灯起步时深踩油门,只听见发动机声音变大,车速却提得不紧不慢。
而插电混动车因为有电机的辅助,起步和加速都非常轻快,踩下踏板,动力响应很直接,而且过程非常安静平顺,没有发动机的嘶吼和顿挫感。
这种从容顺畅的驾驶体验,一旦习惯了就很难再回到过去了。
在车内的智能化和舒适性配置上,差距就更大了。
现在十万出头的国产车,给你配上一个比平板电脑还流畅的大尺寸中控屏已经是基本操作,语音控制也十分智能,你可以直接用方言跟它说“我有点冷”或者“打开天窗”,它都能准确识别并执行。
像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这些功能,能让你在狭窄的地方停车时看得一清二楚,对于新手司机来说简直是福音。
更不用说像吉利星瑞这样的车型,甚至在入门款上就配备了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上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反观一些同价位的合资车,车机系统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操作卡顿,功能单一。
在空间方面,像五菱星光这样的车,用A级车的价格做出了接近B级车的轴距和后排空间,成年人坐在后排也能轻松伸开腿,舒适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当国产车把真皮座椅、座椅通风加热、高级音响这些以往二三十万以上车型才有的享受,都下放到十万级家用车上时,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最后,我们再聊聊一个大家很关心的话题:保值率。
过去,日系车、德系车保值率高,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因为在那个年代,它们在技术稳定性和市场口碑上确实有优势。
但市场是动态变化的,保值率的根本,在于二手市场的需求。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插电混动车在用车成本和驾驶体验上的巨大优势,以及其核心的电池技术经过了大量市场验证,证明了其安全性和耐用性之后,二手混动车变得越来越抢手。
你去二手车市场打听一下就会发现,现在一台车况良好的三年车龄的国产混动车,其卖价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同年的合资燃油车。
决定商品价值的,终究是供求关系。
再加上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支持,以及未来燃油车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排放标准,都让人们在做长远打算时,更倾向于选择代表未来的技术。
买车是一个家庭好几年的大额支出,考虑得长远一些,选择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产品,无疑是更明智的。
所以,今天我们再讨论十万块钱买车,已经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问题了,核心已经从过去的“买个牌子放心”,转变为“怎么花钱才能买到最实在、最先进、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