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第四代逸动上市了,刚刚发布,这事不说两句,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键盘。其实一开始看到那个指导价(8.79万—9.99万元),我就有点惊讶,因为这两年车市生态变得太魔幻,哪怕燃油车也在智能化、科技感上拼刺刀,而价格又不能太虚。你说现在买车图啥?是图面子,图出行,还是图智能体验,还是又得图便宜?每家厂商都挖空心思想给你找理由,换句话说,车已经不仅仅是个“交通工具”,甚至都快成了个“大号移动智能终端”了。
逸动系列是不少人青春记忆的陪跑者,十二年前第一代上市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国产轿车,还能走多远?可他真就一路熬下来,还能改款到第四代。问题来了,咱现在市场上,对燃油动力车型还有没有那么大耐心?可以坦率讲,燃油车买的人不少,但眼光、需求也越来越刁钻,智能化配置、科技氛围一点都不能含糊,那是进步,也是新“内卷”。这次长安第四代逸动就在智能上,好像下了很大的功夫。
先问一句,你真在意座舱智能化还是只是随大流?我觉得很多厂商对这个事都特别执着,可能是被手机、智能家居带节奏了——只要能跟AI扯上关系,能多接几个大模型,似乎就能让消费者有了新“身份认同”。这次逸动搭载了号称最新的“天枢智能座舱”,还用上了聪明的蓝鲸3.0动力系统。你会发现,不管你是不是汽车发烧友,哪怕你觉得“买车还是要铁皮厚、发动机好”,别人也先给你整点“语音大模型”、几块大屏幕、氛围灯,怼进你的购车清单。
而这智能化底层逻辑是什么?是不是觉得你已经习惯了和手机说话、和家里音箱喊话,那么车也必须能对你“秒懂”?现在已不是那种“你按个按钮,他给你开个窗”的年代了,是你可以随口说“导航去隔壁小龙坎”“车窗开一条缝”“座椅热起来”“放点悲伤的歌”,它立马就能听懂。而逸动这回直接内置了AI大模型语音系统,主打一个“免唤醒”,什么意思?不用喊“你好某某”,直接说话就行。有哪怕一丝一毫卡顿或迟钝,估计就会被用户骂出声。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种智能座舱,是不是从“智商税”慢慢变成“刚需”了?有车以后,不是会开车了就行,而是你和它能不能互动,你会不会习惯于“指挥”一辆车。长安这回没光靠噱头,手车互联做得琢磨挺细,什么CarPlay、HUAWEI HiCar、荣耀、小桐都集成,覆盖安卓和iOS系统,理论上,你的手机能干的,车机差不多也能干。而且还搞了个14.6英寸+10.25英寸的双屏,像极了“家庭影院”,再加上“百变桌面”,这玩意能让你胡乱自定义,免得大家都一个样,至少个性点。
我又想了想,除了智能和科技配置,买车还很看脸。逸动第四代搞了个新设计风格,号称“纵横万象”,听着挺玄的,其实说白了就是造型欣赏标准升级了。如今车的长、宽、高比例也得有讲究,短前悬、长后悬,还有俯冲姿态,说白了就是让车身显得更流线、更运动。尾部有个显眼的电动尾翼,还有明星脸的V波涟漪前脸和“运动宽尾”,甚至还专门整了三个颜色:一个冷门时尚灰,一个常规冰晶白,一个冲动的蓝。喷漆都用上“三涂两烘”流程,听着像做工艺品,这一套下来,确实比老逸动“土气感”甩开了不少。
喜欢灯光的朋友肯定会留意,这回所有车型不玩虚的,前后贯穿式LED光柱加上发光徽标,科技感满满。前大灯88颗LED球,尾灯直接堆到102颗,晚上点着能当路灯的氛围,哪怕不喜欢音乐都能欣赏灯光秀。更离谱的是,这车停下后还能直接和网易云音乐联动,外面来一出“光影随旋律起舞”,你在路边秀一下“灯光秀”,路人说不定都以为是电动车。
说回实用层面,买车你不得不考虑空间。但这事其实也有套路——车身尺寸就在那里,轴距拉到2765mm,后排空间算宽,最大储物空间能到1250L,随便搁点行李,野餐装备,也能应付。更大细节是居然还分了28处储物格,简直是“杂物患者”的福音。无麦K歌,能让你在车上尽情嚎歌,顺便有50W无线快充、256色氛围灯、8扬声器、全景天窗、座椅通风加热。说真的,这些功能都像是“兵马俑”一样往里堆,能不用但必须有,否则销量直接又掉一截。
性能怎么说?关键在那套“蓝鲸3.0动力”,1.5T发动机顶着动力输出,峰值扭矩310N·m,最大141kW,这个数值对于这个价位来说都不错。不玩虚的,用上了所谓的500Bar超高压直喷,你要是天天佛系通勤,根本用不上这么大劲,但偶尔激动一下也不慌。
大家选车,最怕安全不到位,逸动这方面挺直白地上了不少配置,车身用上了方舟笼高强度钢材(1500MPa),高强钢比重竟然能做到77.2%,这个比例在同级不算低,更玩实用,标配六安全气囊+540°全景影像+高清记录仪,有个碰撞预警等等,还配了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这些功能现在成了“门槛”,不配就丢分,配全分当然还得看实际表现怎么样。
关键点还是价格。发布当天官方指导价不到10万,而且配套七重购车权益,现金券一减,最低只要7.29万。你琢磨一下,这生活物价年年涨,车价竟然能降到这个份儿上,还能包那么多功能,真不是三年前会发生的事。你可能觉得“是不是要亏本卖、能不能用住”,但现在市场声浪就是冲低价、卷配置,谁实在谁能活下去。
有个问题绕不开,当下燃油车市场是不是在撑最后一口气?新能源车普及得越来越快,甭管你是不是喜欢纯电,厂家也都准备着“油电双修”或者干脆往新能源转。逸动搞燃油车,还没停止纯电化变革,这次智能体验做到极致,也像是在给最后的燃油车型拼一下智能化“尊严”。你能想象,过不了几年,咱们每个人手里的家用轿车,也可能都变成“智能移动空间”,不是“加油站见”,而是“充电站聊天”,车里面娱乐、工作的边界都模糊掉。
无论怎么说,长安第四代逸动上市,确实在“高性价比、智能化、运动颜值”上给出了答案。你看,年轻人买这种车,一半是家用,一半是耍帅,一半又不想太贵,在哪都能自如选择。问题是,如果你固执于“只买电动车/只买BBA”,那逸动你的确不会是首选;但你想要10万内买辆刚好合适的、空间还OK、智能又不拙,逸动能处于“能看能用不掉价”的档次。
行业不断变,自主品牌玩的更猛。长安的底气在于“我就是要卷”,卷智能,卷设计,卷配置,卷价格。你以为车企会互相克制吗?不会。只要市场有一点腾挪空间,就会把能玩儿的全堆砌上去,拼到最后看谁耐心强、脑子清楚。这事你没得挑,买车就是权衡妥协,年年都有新配置新体验,只看你愿不愿意尝鲜,还是抱守经典。逸动的这一次升级,也许不是完美无缺,但在当前的十万级燃油轿车里头,该有的它全给你了——这已经是你能期待的“大白话解决方案”了。
总之,这一代逸动不是给你重大惊喜,但能让你“一步到位”,满足基本所有想法。车企卷到这个程度,难道不好吗?起码用户有了更多自主权,厂商真正在把“用户体验”当回事。哪天你想换车,逸动这种“老品牌新活法”,也算是市场里的一抹安心色。你同意吗?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