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前几天在二手车市场溜达,碰上一台2017年的奥迪A6L,心里“咯噔”一下。这车我太熟了,当年可是我大学同学毕业买车的第一选择,稳重、大气、有面儿,开出去亲戚朋友都得问一句:“这车得二三十万吧?”如今呢?这台跑了13万公里的A6L,挂着“十年老友价”的牌子,才卖不到9万。不是我夸张,这价格,真有点“天塌了”的感觉。
但你别急着笑,也别急着劝退。一台BBA的中大型轿车,13万公里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保养得当,其实正当年。我围着它转了三圈,坐进去开了半小时,回来越想越觉得——这台老伙计,可能正悄悄支棱起来,成为精打细算消费者的“真香”之选。
先说外观,2017款A6L虽然不是最新设计语言,但那一身“西装笔挺”的气质还在。矩阵式LED大灯,放到现在看也不过时,晚上点亮,辨识度顶呱呱,绝对算得上“灯厂”的看家本领。车身线条流畅,没有花里胡哨的设计,但那种沉稳的商务范儿,走路都让人想多看两眼,简直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排面担当。当然,有人嫌它太“老咕噜棒子”,不够年轻运动,可你要是个30+的务实派,这气质反而更上头。
坐进车里,内饰的用料和做工立马让你明白什么叫“德系豪华”。虽然是上一代设计,但大面积的软性材质、木纹饰板、金属按键,手感扎实。中控那块可升降的MMI屏幕,虽然现在看有点复古,但仪式感满满,每次启动都像在开一台精密仪器。空间?那必须是“床车”级别的!后排跷二郎腿轻轻松松,中间地台虽然有凸起,但不影响大局。这舒适性配置,哪怕放到现在,同价位的国产新车也得掂量掂量。
动力方面,这台A6L大概率是2.0T高功率版本,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一脚油门下去,动力响应积极,城市里超个车轻轻松松。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日常代步完全够用,高速巡航更是稳如老狗。当然,你要是拿它当“驾驶玩具”去劈弯,那有点强人所难。它的调校偏向舒适,悬挂会过滤掉大部分颠簸,过减速带也不会让你“气的蹦起来”。但你要追求极致操控?那它可能让你有点小失望。
说到这儿,咱们不妨拉两个对手来比划比划。第一个是同年份的宝马5系(G30)。宝马这代5系内饰科技感提升明显,iDrive系统好用,操控也更“宝马”——方向盘指哪打哪,路感清晰。但问题来了,同价位下,5系的保养和维修成本可比A6L“油老虎”多了。而且,5系的后排舒适性,尤其是座椅柔软度,还真不一定干得过A6L。你要的是驾驶乐趣,还是全家舒舒服服出门?这得掂量。
第二个对手是同年份的奔驰E级(W213)。“开奔驰,坐奔驰”,这代E级的外观内饰,尤其是那套双联屏设计,当年可是“车界网红”,回头率爆表,绝对是“装逼利器”中的战斗机。但实话实说,奔驰的这套系统用久了,小毛病相对多点,车机反应也容易“卡顿”。相比之下,奥迪这套MMI虽然老派,但胜在稳定可靠。一个追求面子,一个讲究里子,你怎么选?
再聊聊智能化和安全性。毕竟是2017年的车,别指望它有L2级辅助驾驶满配。它有基础的定速巡航、倒车影像、主动刹车这些,但像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这些“出片利器”级别的功能,基本别想。安全性上,6个气囊、ESP、ABS这些基础配置都有,当年碰撞测试成绩也不错,但和现在动不动就8气囊、主动安全拉满的新车比,确实有点“跌冒烟了”。不过话说回来,一台不到9万的BBA,你还要求它面面俱到?是不是有点太贪心了?
最让我觉得“真香”的,其实是它的“三电”之外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奥迪的这套动力总成,经过市场多年验证,稳定性顶呱呱。13万公里对一台德系车来说,真不算啥大问题,只要保养记录齐全,换个刹车片、换个电瓶,再战五年没问题。而且,奥迪的4S店维修体系成熟,配件也相对好找,不像一些冷门品牌,修车得“等零件等到上火”。
当然,买二手豪车,最大的雷就是“前任车主怎么开的”。激烈驾驶、泡水、大事故,这些都得查清楚。建议下手前,一定做一次全面的第三方检测,别省这点钱。不然,可能就不是“真香”,而是“打脸”了。
说到底,这台17年、13万公里的A6L,就像一位阅历丰富的老友。它没有年轻人的花哨,却有着沉稳可靠的内核。花不到9万,就能拥有一台曾经象征身份的中大型豪华轿车,享受那份独有的质感和体面,你说它值不值?
它可能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智能的,甚至油耗也谈不上“燃油经济性”标杆。但它用实力告诉你:经典,未必过时;低调,也能奢华。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的老伙计,你会考虑带它回家吗?
要是你花不到9万,是选它,还是买台全新的国产A级车?
你觉得,这台A6L,还支棱得起来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