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最近汽车行业的降价潮有多激烈吗?我说实话,一天到晚盯着行业动态,整天想着怎么跟车粉聊天,不免对价格变动很敏感。这个趋势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去年年底,我偶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出自己新买的中型SUV,比方说某品牌三十万左右的基本款,配置算不上特别丰富,但空间够用,感觉还不错。而最近几个月,那些看似价格要跌不跌的车,突然都开始打折促销、砍价促成品了。印象中,现款车的价格调整幅度大致在2到4万左右(估算,样本有限),而且某些厂商还搞旧款换新款的政策。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发现一张照片,是我前几天跟一位修理工聊天,他说:最近进店的车,都能给我说‘价格下来了’,其实大部分车都要降个几千到几万,不少家庭都趁这波热潮换车。这让我觉得,这次行情变动背后,供应链的博弈、库存压力都很明显。你想啊,去年国内某品牌当时还在疯狂涨价的阶段,理由说元件成本上涨、供应紧张。但似乎有点退潮的意思。芯片成本、缺料的趋势逐渐缓解,车企愿意压价,去库存。
关于这个,咱们也能用点生活比喻。你杂货店里卖咸菜,暂时喂不饱供货商的仓库,想卖得快点,得降低点价。这也是车企的调控策略。但是这跟我印象中一些年前惯捂盘待涨的老套路不同,现在的汽车行业更像是在快步跑的状态,库存压力趋缓,资金需求快要把控到位。
聊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话说回来,想问问你,面对这么多价格战局面,咱们到底是要省点钱,还是要追求高配置和品牌?我有个猜测,这次降价潮,说不定还跟一些新技术的普及有关,比如新能源车带来的成本降低、传统燃油车让路。你会不会觉得,现在买车其实比你想象的更划算?
对比一下:比如同价位的合资SUV,像丰田普拉多和大众途昂。两者都在三十万级别,但实际用车体验差别挺大。普拉多强调越野硬朗和耐用,坐起来稍微偏硬,但它的底盘和悬挂更偏稳重,适合喜欢越野或乡村道路的家庭。而途昂,空间优秀,座椅舒适,配置丰富得你能想象,尤其是智能辅助挺中规中矩的,那些主动安全和辅助驾驶配备相对更智能。虽然价格差不多,但驾驶感受和生活场景完全不同。
说到配置提升,比如我一直觉得,配置这东西,大多数人其实差不多用到第三或者第四。比如这个新车配备的双12.3英寸曲面屏——我偶尔开到展厅,那屏幕反光很厉害,夜里行车容易晃眼。你会不会觉得,比如HUD抬头显示啊,甚至那个一键式按摩座椅,虽然舒服,但真用几次之后就觉得多余了?我为什么说这个?因为我觉得,车企做配置,一方面是抓技术感,一方面也在试探用户需求。前排那些带腿托的零重力座椅,你想象一下,长途飞行坐飞机还能靠腿托放松放松,开车也一样。
这次我又发现,他家用新一代混动系统来主打,结合P1+P2两电机,官方说能提速快、油耗低——大概是6.97升/百公里(估算/体感/样本少)。其实我心里琢磨:这个表现跟某些普通2.0涡轮像差不多,但实际开起来的反应,跟芯片算量也像买菜用电子秤,虽然比用人工称要准,但有时候一称偏差几毫升,实际感受差不多。
你会觉得:这是不是就是噱头?可偏偏消费者,现在越来越看重性价比了。只是我在想,让我比较关注的,其实不是这个变速箱优化或者节能策略,而是它的续航表现和空间体验。这也是我为什么对大车的偏爱——不光要大,还要实在。
你有没有试过开车时,看到身边那对父母抱着孩子,后排大椅子里满满放置新鲜水果或书包,我会想:这车空间这么大,真的是家庭出行的移动家。而且,还有一个细节算不上深想,但我觉得值得一提:这个车长达到5060mm,宽1980mm,空间确实宽到不行。放在市区,停车倒是挺方便的?还是得看配置和车位。
我还注意到,销售说:新款的空调系统,噪音控制比以前强多了。这让我想到,过去买车最头疼的,大概就是那种开空调就像开飞机一样的噪音问题。现在用双层隔音玻璃和主动降噪技术,感觉像是把噪音挂在外面,出门还能静静的听自己喜欢的歌。
其实我还在想:未来这种大尺寸、配置丰富、插电式混动的车,会不会变成炫耀的工具呢?还是说,人民的刚需还是空间、油耗和安全感?你会不会觉得:这种大型家庭SUV,明明价格还没破三十,但配置看起来像豪华车一样丰富,怎么看都像逆袭?
—(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完这些,我很想知道,未来的汽车,真的是为了个性和家庭?还是会变成便利工具和移动空间呢?对我来说,它们的使用细节才是真正有用的,比如缝隙里掉出的小东西,或是那个充电接口,平常用着用着就会被忽略,直到关键时刻用上。
我有一个奇怪的感觉:也许,很多车的实用价值靠的,就是那些隐藏的小细节。你有没有试过,那个座椅按完养生按摩,开到半路突然停掉,然后就觉得其实还挺怀念以前那个没有按摩的普通座椅的?或者那个支持蓝牙的音箱,虽然一定时间内能陪你静静几天,但用久了,也会觉得那就是噢,万一车辆出问题怎么办这种不确定的小担忧。
这次我还能想到个问题:假如你选购了这款旗舰SUV,你会不会每天都想坐在那惬意的座椅上?还是更看重它的科技加持和空间硬实力呢?或者,干脆索性直接为了品牌和颜值买单,毕竟,车的样子摆在那,谁还不爱看呢。
这样思考,我老在想:人们真正需要的,究竟只有那些可以触摸到的细节吗?或者说,每款车,不管它多贵多复杂,最后都会变成一个会说话的家庭成员,陪伴我们每天的点滴生活。
这其实就是我一直的疑问。你说,未来的大尺寸、多配置SUV,到底是为了家庭需要,还是为了自己体验?我相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才是真正让人心动的地方,不都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