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冬季尴尬,续航缩水充电难,车主吐槽太心寒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寒风一吹,很多新能源车主的心里也跟着凉了半截。

这每年一度的“冬季大考”又来了,网上关于电动车的吐槽声此起彼伏,大家伙儿讨论得热火朝天。

明明夏天还是个能跑几百公里的“长跑健将”,怎么一入冬就变成了走几步就喘的“病秧子”?

新能源车冬季尴尬,续航缩水充电难,车主吐槽太心寒-有驾

续航里程大打折扣,充电速度慢得让人着急,这些问题就像是冬天里甩不掉的烦恼,年年提,年年有。

有数据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纯电动车主都感觉自己的车在冬天掉电特别快,甚至有两成车主的爱车续航里程直接打了对折。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难道我们花大价钱买回来的高科技产品,真的就这么“娇气”,一到冬天就闹脾气吗?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背后的原因给您聊透彻。

首先,咱们得从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说起。

现在市面上的电动车,大部分用的不是三元锂电池就是磷酸铁锂电池。

这两种电池虽然名字听起来挺复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温度特别敏感,说白了就是有点“怕冷”。

它们的理想工作温度,大概在二十多摄氏度,跟咱们春天感觉最舒服的温度差不多。

在这个温度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最活跃,电能的释放和储存效率最高。

可是一旦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新能源车冬季尴尬,续航缩水充电难,车主吐槽太心寒-有驾

您可以把电池内部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游泳池,里面充满了叫“电解液”的液体,无数个叫做“锂离子”的游泳健将需要在这个池子里从一头游到另一头,才能完成放电过程,给车提供动力。

天暖和的时候,这池子里的水是温的,游泳健将们游得飞快,活力四射。

天一冷,这池子里的水就变得像糖浆一样又黏又稠,游泳健将们在里面划动起来就特别费劲,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

它们游得慢,单位时间里能搬运的电量就少了,反映到车上,就是电池的性能下降了,感觉电量不耐用了。

这可不是空口白说,专业的实验数据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就拿磷酸铁锂电池来说,在0℃的环境下,它能放出的电量大约只有常温状态下的六到七成,要是温度降到零下10℃,这个数字可能就要跌到一半左右,到了零下20℃的东北严寒天气,可能连四成都剩不下了。

所以,当北方的朋友们抱怨说续航里程“腰斩”时,这真不是夸张,而是电池在低温下实实在在的物理性能衰减。

说完了电池自身的问题,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在冬天让电量飞速消耗的“大户”——暖风空调。

开过燃油车的朋友都知道,冬天开暖风基本不怎么影响油耗,因为燃油车的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本来就是要散发掉的,冬天正好可以被利用起来,通过鼓风机吹到车里取暖,这属于“废物利用”,所以感觉很划算。

但是,电动车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电动车没有那个热气腾腾的发动机,车里要取暖,就只能完完全全依靠电池里的电能。

目前,绝大多数电动车采用的是一种叫做PTC的加热方式,您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一个大功率的电暖气或者电吹风,通过电流让电阻丝发热来制暖。

新能源车冬季尴尬,续航缩水充电难,车主吐槽太心寒-有驾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制热速度快,一打开没多久就能感觉到暖风,但缺点也同样致命,那就是极度消耗电能。

它就像一个隐藏的“电老虎”,在您享受温暖舒适的同时,正在大口大口地吞噬着您宝贵的续航里程。

有测试表明,开启暖风后,车辆的续航里程至少会减少百分之十七,甚至更多。

这就难怪网上会出现一些车主“穿羽绒服开车”的段子了,为了省下那点开空调的电,真是想尽了办法。

一位开网约车的师傅就曾无奈地表示,冬天跑车是个两难的选择,开空调吧,续航掉得心疼,根本不敢接距离远一点的订单,直接影响一天的收入;不开空调吧,自己冻得手脚冰凉,乘客坐进来也觉得不舒服,服务体验差。

这种纠结,恐怕是很多新能源车主在冬季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续航里程掉得快,充电勤快点不就行了吗?

问题又来了,冬天的电动车不仅放电快,充电也变得异常缓慢。

夏天的时候,在快充桩上充电,可能吃顿饭的功夫,三四十分钟就能充进去不少电,足够跑上一阵子了。

可到了冬天,同样一个充电桩,可能需要一个多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背后的原因,还是离不开那个“冷”字。

新能源车冬季尴尬,续航缩水充电难,车主吐槽太心寒-有驾

电池在冰冷的状态下,是不能直接接受大电流快速充电的,这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有安全隐患。

因此,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会非常智能地先执行一个“热身”程序。

它会先用一部分电能给电池包进行加热,等到电池温度上升到适宜充电的范围后,才允许充电桩进行大功率充电。

这个给电池“暖身子”的过程,本身就需要消耗不少时间,也就直接导致了我们在充电桩前等待的时间变长了。

于是,夏天可以三五天充一次电的轻松惬意,到了冬天就可能变成一天一充或者隔天就得充电的奔波。

在寒冷的冬季,公共充电站排起长队的景象,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当然,面对这些让车主头疼的“冬季病”,我们的汽车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们也并没有坐视不管,事实上,以我们中国为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努力攻克这些难关。

针对暖风耗电的问题,一种更高效的热泵空调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新车型上得到应用。

简单来说,热泵空调不像PTC那样纯粹靠消耗电能来产生热量,它更像一个热量的“搬运工”,能够高效地将车外空气中稀薄的热量收集起来,然后“搬运”到车内,其能源效率比PTC高出好几倍,用更少的电就能达到同样的制暖效果。

目前,像比亚迪、蔚来等许多国内主流品牌,都已将热泵空调作为提升冬季续航能力的重要技术。

同时,电池预加热和智能温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很多车主现在可以通过手机APP,在出发前就提前给车辆和电池预热,不仅上车时就很暖和,而且开起来后电池也处于一个较好的工作状态。

我们国家的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新的技术标准,对新能源汽车的低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在宏观层面推动着整个行业不断进步,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产品。

对于我们普通车主来说,掌握一些用车小技巧也能有效缓解冬季的续航焦虑,比如尽可能将车停在温暖的地下车库,养成到家就充电、随用随充的好习惯,驾驶时保持平稳,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

一位驾驶电动车多年的老车主就深有感触地说,七八年前他的第一辆电动车,冬天续航也就一百多公里,出个城都提心吊胆,现在换了新车,虽然冬天续航还是会打折扣,但因为总续航里程长了,打完折后在城市里通勤代步也基本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