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说的就是奔驰A级这款车。
本来大家都以为它快要停产,跟我们说再见了,结果突然传来消息,说它又能多活好几年,至少要生产到2028年。
这一下子让很多人都觉得挺意外的,这来回反转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奔驰自己变了心意,还是被现在的市场情况给逼得没办法了?
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从奔驰全球的计划,到咱们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都挺值得聊一聊的。
这事儿得从今年早些时候说起。
三月份的时候,有消息明确说,奔驰高管确认了,现在市面上卖的这一代A级车,不管是两厢的还是三厢的,都准备要停产了。
这个消息当时听起来也挺合理的,因为奔驰这几年一直在喊着要全面转向电动车,要把重心放在更高端、更赚钱的车型上。
像A级这种入门级的“小奔”,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就成了奔驰转型路上需要被舍弃的一部分。
毕竟,奔驰A级在美国市场早就因为卖得不好,在2022年就退出了,只在欧洲和亚洲一些地方还继续卖。
所以大家觉得,它在全球范围内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也是迟早的事。
可没想到,才过了短短几个月,情况就完全变了。
有国外的汽车媒体报道说,奔驰改主意了,决定延长A级两厢版的生产周期。
虽然三厢版的确实是按计划停产了,但这个两厢小车却得到了“续命”的机会。
这一下就让之前的停产说法变得很尴尬。
当然,奔驰这么做肯定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背后有它的现实考量。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虽然奔驰自己很想快点全面电动化,但市场和消费者还没完全准备好。
尤其是在欧洲,那里对这种小巧的燃油车需求量还挺大的,如果奔驰直接不卖了,那这块市场就白白送给别的品牌了。
而且,奔驰自己的电动化转型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之前定下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条件允许的市场就只卖电动车。
但今年奔驰的最高领导,就是那个叫康林松的首席执行官,他的说法就变了,变得更灵活、更实际了。
他说公司会调整战略,不再那么“一刀切”,而是会根据市场情况,让燃油车和电动车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共存。
说白了,就是奔驰发现,步子迈得太快容易扯着,还是得两条腿走路,一边发展电动车,一边也不能把卖得还不错的燃油车给扔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留A级这款能跑量的车,来维持住销量和市场份额,就成了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毕竟,研发新的电动车需要投入天文数字的钱,这些钱也得靠卖车来赚,而A级就是能贡献销量的“现金牛”之一。
不过,A级这次“续命”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首先,为了给更赚钱、订单都排到后年的新款CLA车型腾出生产线,奔驰把A级的生产从德国的工厂,转移到了匈牙利的工厂。
其次,还有一个大难题摆在面前,就是欧洲马上要实施更严格的欧7排放标准。
这个标准对汽车尾气的要求非常高,现在A级用的这套发动机,能不能通过升级改造来达标,还是个问号。
有消息就说,性能最强的AMG A35和A45这两款车,很可能因为它们的2.0T发动机过不了欧7这关,未来会被停售。
所以,A级虽然多活了几年,但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再把目光转回咱们国内,奔驰A级的故事就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更能反映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变化。
想当年,2018年北京奔驰刚推出国产长轴距A级的时候,那可是相当风光。
它比奥迪A3和宝马1系国产化要晚,但它很聪明,学到了一个精髓,就是“加长”。
它的轴距做得比两个对手都长,后排空间一下子就大了不少,正好就抓住了中国消费者最看重的一点。
那个时候,国内的新能源车还没现在这么火,大家买车还是首选燃油车,豪华品牌的入门车特别受欢迎。
奔驰A级凭借着品牌和空间的优势,一年卖了将近七万辆,把宝马1系甩在后面,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但是,这几年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国产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十几万、二十万的价位,你能买到各种各样的国产电动车或者混动车,它们配置高得吓人,大屏幕、智能语音、辅助驾驶都给你配齐了,加速还快,用车成本也低。
这么一对比,奔驰A级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除了那个三叉星徽的车标,它在产品力上似乎没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优势了。
它的1.3T发动机被人说动力弱,内饰虽然看着还行,但跟国产车的科技感一比,就显得有些落伍了。
市场的反应是最直接的。
以前要二十好几万才能落地的奔驰A200L,价格一路下跌。
前段时间,很多地方的4S店为了清库存、冲销量,给出了非常惊人的优惠。
网上到处都是消息,说全款落地价已经降到了十八九万,甚至有销售喊出了“落地17万左右”、“首付3万开走”这样的口号,还送保养、送贴膜。
一台奔驰,卖出了普通合资品牌紧凑型车的价格,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背后,就是国产车崛起带来的巨大压力。
当消费者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时,即便是奔驰这样的豪华品牌,也必须放下身段,用降价来换取市场。
从销量数据也能看出来,奔驰A级今年的销量和去年、前年相比,下滑得很明显,这也证明了它在市场竞争中确实是越来越吃力了。
所以,综合来看,奔驰A级“续命”这件事,其实是奔驰在全球战略和地区市场现实之间做的一种平衡。
在全球层面,奔驰意识到纯电之路不能走得太急,需要燃油车继续帮忙稳住阵脚,所以保留了在欧洲还有市场的A级两厢版。
而在中国市场,虽然国产长轴版的A级还在卖,但它面临的处境已经非常艰难,只能靠大幅度的降价来吸引那些对奔驰品牌有执念、但预算又有限的消费者。
它从一个豪华品牌的“敲门砖”,逐渐变成了一个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挣扎求存的角色。
这个过程,也恰恰是中国汽车市场从品牌导向转向产品力导向的一个缩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