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最近真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点燃了激情。
布加迪的展厅,直接在上海市中心掀起了波澜,这新闻一出来,我朋友圈里那些懂车的朋友,个个都炸开了锅。
可更让人血脉贲张的,是它把全球仅仅生产了40台的Divo给搬来了中国。
这辆车,可不是寻常的物件,它就像是汽车世界里的一件稀世珍宝,寻常人想一睹真容都难。
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脑子里立马蹦出的念头是: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钞能力”在现实中的极致演绎吗?
Divo这辆车,身价有多离谱?
它在2018年圆石滩车展首次亮相,那会儿,海外标价就高达五百万欧元,折算成我们的人民币,足足是四千一百五十个大洋!
这串数字,光是念出来,就能让普通车迷倒吸一口凉气。
说它是一辆车,倒不如说它是一座移动的金库,一个镶嵌着车轮的精美艺术品,它早已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
Divo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一段关于速度与荣耀的史诗。
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为了向法国赛车界的传奇人物——阿尔伯特·迪沃致敬。
这位老兄,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驾驶着布加迪Type 35,连续两次在Targa Florio这场传奇赛事中登顶,谱写了属于他的辉煌篇章。
Type 35,那可是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想想看,一百年前,那辆车在赛道上风驰电掣,迪沃坐在驾驶舱里,与风竞速,那份对极速的渴望,对胜利的执着,都被深深地烙印在了Divo的基因深处。
所以,Divo从娘胎里出来,就带着一股浓烈的赛道血统。
它不像Chiron那样,一门心思追求直线上的极限速度,Divo更注重弯道性能和整体的操控感受,活脱脱一位内功深厚、身法灵巧的武林高手,出拳刚猛,步法更是飘逸至极。
咱们先从Divo的外观说起,这辆车,它继承了布加迪家族那标志性的马蹄形前格栅,远远一看,就能辨识出它的尊贵身份。
那道横贯车头的蓝色中心标志线,仿佛是它流淌的贵族血液,高贵中透露着一丝不容侵犯的神秘感。
车头那硕大的前扰流板,看着就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它绝非徒有其表的装饰,而是实打实的空气动力学杰作,能将迎面扑来的气流精准地引导至预设的路径。
前部的进气口、发动机盖上的通风口、流畅的侧裙、以及前轮拱上的气流通道,这些部件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车身各处,它们就像是Divo身上的呼吸器官和发达的肌群,每一寸都为极致性能而生。
它们的使命,就是确保这头陆地猛兽在高速狂奔时,能够稳稳地贴服地面,不让一丝乱流影响它的前进。
那车身线条,简直像是用最锋利的激光雕刻而成,从车头顺滑地延伸到车尾,宛如一道流动的光影,将动感与优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当你凝视它,你仿佛能感觉到它随时准备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瞬间冲破空气的阻碍,跃然而出。
目光转向车尾,Divo更是将“独一无二”这个词刻画得淋漓尽致。
它的尾灯光源,设计得简直是巧夺天工,并非寻常的灯带,而是像无数颗璀璨的星辰在夜空中闪烁,充满着来自未来的科技感。
中置的四出排气管,粗壮有力,无声地昭示着它体内蕴藏的狂暴能量。
那排气声浪,光是想象,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或许真的能震颤到街道两旁的玻璃。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条宽达1.83米的固定式后扰流板,它甚至比Chiron的尾翼还要宽出23%!
这尺寸,俨然就是一架小型飞机的机翼,蓄势待发。
加之车顶那独特的NACA风道,这些精妙绝伦的设计并非仅仅为了视觉呈现,它们共同作用,能够产生高达456公斤的总下压力,这比Chiron足足多出了90公斤!
456公斤的下压力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辆车在高速行驶时,恨不得能把自己死死地按在路面上。
过弯时,它稳如磐石,让你信心倍增,肾上腺素瞬间飙升至顶点,那种人车合一的驾驭感,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拉开车门,步入Divo的座舱,其内饰风格与Chiron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细细品鉴,你会发现它更显“纯粹”与专注。
大量的Alcantara材质包裹,触感温润如新生婴儿的肌肤,又带着竞技所需的恰到好处的摩擦力。
碳纤维装饰板,纹理清晰可见,散发出一种“为赛道而生”的冷峻气息,冰冷的科技感与热血的驾驭激情,在此刻完美地交织在一起。
中控台的布局,按键的触感,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极致的奢华与人性化的考量。
为了达成严苛的轻量化目标,Divo的工程师们可谓是“锱铢必较”,车门和中控台上的储物箱,干脆一并移除!
就连音响系统,也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只为从每一克重量中榨取性能。
这无异于在向世人宣告:驾驶这辆车,你无需携带任何繁冗杂物,只管沉浸于驾驶本身,享受那份极致的纯粹。
它比Chiron足足轻了35公斤,这35公斤并非凭空消失,而是布加迪工程师们在底盘和悬架系统上精雕细琢、反复优化的成果。
每一分减重,都意味着更快的响应速度、更敏锐的操控体验,以及更直接的驾驶回馈。
发动机舱内,蛰伏着一颗猛兽般的心脏——那台与Chiron共享的8.0升四涡轮增压W16发动机。
高达1500马力的最大功率,这究竟是何等概念?
我琢磨着,你一脚油门踏下,感觉就像被一头巨象在身后狠狠地推了一把,瞬间便弹射而出,快到让人反应不及。
匹配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速度快得你几乎无法察觉,动力输出绵延不绝,咆哮着撕裂空气,向前冲刺。
最高车速虽然限制在380公里/小时,比Chiron的420公里/小时略低,但你仔细思量,380公里/小时,那是什么速度?
那已是陆地飞行的速度了!
只差一步,它便能腾空而起。
在这样的速度下,你感受到的不光是风的阻力,更有时间被拉伸的错觉,整个世界都化为一道模糊的光影,让人仿佛置身于科幻大片之中。
Divo,它不仅仅是一台代步工具,它更是对汽车工程极限的追寻,对速度与激情的炽热颂歌。
它代表着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一种对梦想的坚守。
依我看,能拥有它的人,必定是对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对品味有着极高要求的人。
这与其说是购买一辆汽车,不如说是将一件流动的艺术品揽入怀中,是实现一个能驰骋的梦想,是对极致境界的执着攀登。
它能唤醒你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向往,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冲动。
当你双手掌控方向盘,感受着它澎湃的动力、精准的驾驭感,你会由衷觉得,人生就该如此,活得轰轰烈烈,活得卓尔不群。
古人云:“志存高远,方能致远。”
Divo,正是这种对极致志向,在现代工业美学中的具象化呈现,它如游龙般穿梭于天地间,独步于车坛巅峰。
最近这段时间,布加迪在中国市场可谓动作频频,一波接一波。
Divo登场,此前Tourbillon亦曾亮相,如今上海展厅又盛大开业,这清晰表明,布加迪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已显著提升。
全球顶级的超豪华品牌,将更多目光投向这里,这意味着我们中国的富裕人群日益壮大,消费能力持续攀升,对顶级奢侈品的鉴赏力与追求也水涨船高。
这不仅是布加迪看到了咱们的消费潜力,更是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的深切认可,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今年八月份,布加迪还推出了一个名为“Solitaire”的超高端定制服务项目,首款定制车型名为布加迪Brouillard。
据说,该项目每年最多仅接受两台定制化车辆的生产制造。
这简直是将“稀缺”二字演绎到了极致!
每年仅有两台,那得是何等尊贵的客户才能享有此等待遇?
这已然不是在定制一辆车,而是在定制一段传奇,定制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象征。
这种极致个性化,无疑是对金字塔尖消费者最顶级的呼应。
布加迪Divo此次中国首发,不光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极致盛宴,更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市场已然成为超豪华品牌不容忽视的战略要地。
它让普通人也能近距离感受那种极致的汽车工业魅力,体验那种对速度、对艺术、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即便这辆车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驾驶,甚至无法触摸,但仅仅是看着它,聆听它的故事,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这,就是汽车的魔力,它不仅是冰冷的代步工具,它更是承载着人类对速度、对美、对极致想象力的无限可能,是人类探索自身极限的又一个证明。
你说,这道理,是不是再明白不过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