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车市像是按下了加速键,尤其是在紧凑型家轿这个细分领域。一汽-大众忽然把速腾的1.5L起售价从13.29万元直接拽到7.98万元,力度之猛,连老用户都愣了几秒。曾经被称作“大众小迈腾”的这台车,身段放得前所未有的低,终端价甚至反压到自家兄弟朗逸的头上,也和卡罗拉正面短兵相接。看着挂着7字头的标签,不少人感叹,合资A级轿车的利润空间,怕是真被压到了骨缝里。
想起十年前,第一批开速腾的人,还习惯在茶余饭后夸它“跑高速稳得像德系中级车”,那种紧致的底盘质感和品牌光环,一度让它在街头具备某种优越感。但现实很直接——上月的销量,轩逸是39002台,速腾只有20135台,不及一半。被逼到转折点的速腾,这次不仅动了价格,还在配置上做文章,全系八气囊、可选配DCC悬架,只要1400元成本就能换来可媲美中高级轿车的底盘韧性。这些细节,在懂车的人心里,是有分量的。
当然,短板也明显。1.5L自然吸气的81千瓦动力,配合12.1秒的百公里加速,和轩逸1.6L那10.9秒的成绩相比,起步相当吃亏。有人调侃“外观比桑塔纳还保守”,这种审美上的情绪劣势,很难在短期靠降价扭转。可它的后排空间依旧能给成年人留出两拳膝部余量,4791mm的车长和2731mm的轴距放在A级阵营里仍属拔尖,而那颗骁龙8155车机芯片,让导航冷启动只需2.8秒,比去年老款快了一倍,算是暗藏的技术升级。
有趣的是,手动挡的1.2T速腾其实能在10.4秒破百,比1.5L自动爽快,但市场上手动版本的渗透率不到6%。这跟用车习惯变迁有关,大家更愿意在堵车时解放右脚,哪怕牺牲一些驾驶乐趣。只是,懂驾驶的人知道,低功率自吸的平顺和高转速的耐用,跟涡轮的爆发力,各有千秋,这才是产品力讨论中常被忽略的一面。
一汽-大众这回的打法是双保险:不仅有官方降价,还把库存车贴息三年,再送四千元保养券,总让利逼近一万元。如果叠加地方补贴,有些城市的落地价甚至低过朗逸新锐高配。背后的逻辑,是让朗逸守价格体系,把速腾这张牌用来冲销量,内部消化市场换防的风险。
这样的局面,会不会像市场预期那样,在9月把速腾推回到两万五千台的月销?没人能拍胸脯打保票。毕竟,卡罗拉的混动版本正用4字头的综合油耗分流大批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只是,当一台熟悉的德系家轿忽然以7万元出头的姿态站在你面前,那份心理落差,很可能会成为一次冲动签单的理由。
夜里路过街角4S店,灯箱里的速腾静静停着,前脸依旧沉稳,像个脱下西装换上便服的中年人,少了锋芒,却依然有骨架。你很难预测它的下一步,但会忍不住多看一眼。
全部评论 (0)